文化社秦腔班社。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兰州共和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因租赁定西城隆庙的戏箱(相传定西县的城隆爷为文夭样),取文字为头.社名遂定为文化社创始人为文汉臣,在兰州双城门外活动,并首创夜场演出。中间曾一度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福利社合并,一度改名为文化福利社。1951年改为集体所有制,先后椎选于海如、刘金荣、牛利民为社长。在马坊门(今兰州永昌路百货大楼)修盖简易剧场日夜出。曾招收一批男女学员。1955年在民间职业剧团普查登记中,牛利民当选社长。1956年与兰州市新光秦剧社合并.改名文光秦剧社。195,年转为国营,组建兰州市秦剧团。文化社是兰州本地的“老班子”,解初都是本地秦腔演员,主要有吴德育、李海亭、杨汝霖、梁培英、马炳南、赵福海等。以演出甘肃流派秦腔剧目为主,主要有《火焰驹》、《黄花山》、《游西湖》、《黄金台》、《大雪山》、《三闯碧游宫》、《黄河阵》、《血诏带》、《太湖城》、《破混池》、《花线带》、《木秘剑》、《辕门进酒》、《小别母》、《王魁盘城》、《卖华山》等。后吸收了大量陕西籍演员,如傅荣启、刘金荣、党玉亭、王定秦、萧正惠等,排演了《狸猫换太子》等连台本戏。从此,文化社打破了“老班子”的格局,甘陕演员同台演出,上演剧目随之发展为陕甘特点兼收并蓄,丰富多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排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白蛇传》、《反徐州》、《小二黑结婚》、《白毛女》、《刘胡兰》等。这时的主要演职人员有王晓玲、刘金荣、牛利民、党玉亭、周正俗、李景奎、岳钟华、王兰玉、李屏卿、魏牡丹、李寿平、王定秦、杨金民、韩玉兰、张月华、梁培华、梁培英、吴德育、张砚芳、于海如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