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易俗社在西安这片厚重文化底蕴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美誉远播华夏,使享有“中国多种戏曲鼻祖”之称的秦腔被世人所熟知、热爱和推崇。2014年3月13日,西安易俗社被文化部命名为非遗保护单位,一个世纪风雨的洗礼过后,易俗社愈加熠熠生辉。
2014年3月13日,西安易俗社被文化部命名为非遗保护单位的授牌仪式在百年剧社易俗社内举行。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和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雍涛从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手中接过印有“保护单位(易俗社)”几个大字的铭牌,在众人的见证下,易俗社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秦腔保护单位。
秦腔近代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贾平凹曾在他的散文《秦腔》中形象地写道:“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
秦腔被世人誉为中国多种戏曲的鼻祖,它源远流长,极为古老。在繁衍和发展的过程中,剧目繁多,班社林立,人才济济。20世纪初期那场波及全国的戏曲改良运动后,最终以剧社形式沉淀下来的,除了成立于1912年7月1日的西安秦腔剧社易俗社,还有同样成立于1912年的川剧改良著名班社——四川成都的“三庆会”。然而“三庆会”在活动了30多年后,因各种原因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易俗社则已经走过了100个春秋,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社,是解剖、研究我国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及秦腔艺术的“活标本”。
1912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他们认为,“戏剧之于社会,为施教育之天然机关”,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喜欢这种艺术形式,通过看戏的潜移默化,使广大没有文化的观众得到启迪,受到教育。由此产生了“以协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办社宗旨。
诞生于五四运动前、辛亥革命后的易俗社,是一个带有浓重近代戏剧特征的秦腔社团,创办人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王伯明等“本地文人士大夫”,带着中国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同盟会员的双重身份,基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救赎需求,利用秦腔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编演新戏曲,培养新人才,试图利用文学艺术干预社会生活。
这些剧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前的37年时间里,编演了500余部大小剧本,或提倡民主科学、或讥刺不良习气、或抨击政局时弊,从劝剪发辫、戒女子缠足、戒吸鸦片、戒婚姻骗财、戒迷信鬼神、提倡学习科学文化,直至有关国家存亡、民族兴废的大事无不涉及。处处重视到“社会教育效果”。暗合了当时广大民众的心理需求和观赏需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所谓的“易俗名剧”,几乎都出自这一时期,剧本质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软玉屏》为例,该剧是范紫东先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法制意识和生命平等意识。此剧一经演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范先生曾回忆道:“本剧初演在民国六年十月。次年春,在曲江春便酌,座中有警察厅第三科科长谓余曰:‘阁下所编之《软玉屏》演出后,就把我忙煞了。’余曰:‘此剧与君何涉?’科长笑曰:‘近三四月,本科所收案件,计三分之一皆虐婢之事也。我传婢主到案,先问他看过《软玉屏》没有。其中看过的居多,也有没有看过的。我说,你先把这戏看了再处理,大约年长者皆勒令出嫁,幼者酌量处置,先生此剧造福不浅。’余曰:‘就是对不起仁兄。’一笑。”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软玉屏》演出后已经极大地影响到当时人们的家庭生活,特别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女性解放起着一定作用。范先生“歉意一笑”的背后,应为心底无比的欣慰,他的戏剧作品能起到这样的社会作用,正是先贤们当初创办易俗社时所期待的。
近代秦腔艺术的“博物馆”
易俗,取自“移风易俗”,易俗社最大的贡献,就是对秦腔文化和艺术的移风易俗。文化艺术不能成为凝结了过去的实体,它是在现实中不断流动的。秦腔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既有趋进作用,又时常成为一种定型的非常顽固的旧思想,给时代的发展变革带来很大的滞后作用。
易俗社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紧跟时代的脚步,在秦腔艺术上大胆改革,刻意求新,自成流派,对古老的秦腔艺术和戏曲事业做出了经典的继承和大刀阔斧的进取。
它第一次把剧社和革命紧密联结在一起,突破供人取乐,为己谋生的狭隘圈子,明确提出了“组织新戏曲社,编演新戏曲,改造新社会”的主张,认为“改良即是革命,革命即是易俗”,把“开发民智”的民主精神作为办社宗旨,把秦腔剧社办成了社会教育事业,与江湖班社有了本质的区别。
它第一次在秦腔剧社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剧目建设,以剧社为中心,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组成庞大而稳定的创作队伍,对编辑资格的取得、任职时间、报酬等做了明确规定。
它第一次建立了文化、业务和训练相结合的戏曲学校性质的剧社,创造了一套相当科学的训练方法,前院后校实践带学习的培养人才,使其成为德、艺、学皆能的演员,改变了过去艺人无文化之苦和封建师徒制的人身依附。
它第一次在戏曲界建立了导演制度,制定了完整的艺术生产秩序和舞台监视制度。由老先生讲述该剧历史背景、人物故事内容,了解这一切后,方能参加排演,使演出做到严肃、认真、细腻、整齐,“传神感人”,一改江湖班社台下说说台上见的排练方式。
它第一次为秦腔走入剧场作了不懈努力。易俗社一经成立,便进入剧场售票演出,为了剧场演出,他们在演唱技巧、表演方法、舞台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弥补、创造和有效改革,以满足社会新的审美要求。
它第一次在戏曲界建立了报幕制度,社《章程》规定,本社演出时每演一出,先由开场生(相当于现在的报幕员)说明梗概,使观者知道宗旨所在。
它第一次用戏曲形式移植演出了反映科学实业兴国、外国名人名著的作品及民间故事的戏,大大丰富了秦腔剧本的内容。
它第一次改变了旧戏班的“名角制”的习俗,创立了“整体艺术”审美制度,全场角色都为剧情故事而表演。
这些独有的贡献,成为后人研究近代秦腔发展轨迹的重要凭证。
易俗社在中国近现代戏曲史上的历史地位的确立,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它把自己的剧目和演出,深深地同社会历史、民族命运紧密联结,是在时代变迁、思想衍化、社会动荡中确立的。
一百年来,它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果,留下了诸如《三滴血》、《软玉屏》、《夺锦楼》、《游龟山》、《柜中缘》等经典名剧,它培养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其中有较大影响并形成各自艺术特色的前辈名家包括刘毓中、刘箴俗、王天民、孟遏云、肖若兰等,当今的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伍敏中、郭葆华、张保卫、宋百存、任炳汉、毛文德、戴春荣、惠敏莉、王科学、冯永安、李淑芳、薛学慧等。
易俗社,作为全世界最古老的剧社,作为秦腔近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对整个秦腔艺术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走上艺术惠民的全新道路
如今的易俗社进入了一条全新的轨道,正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经典剧目传承、市场经营和公共服务的发展道路。易俗社现在不仅几乎每天都有演出,而且连续三年坚持惠民演出,以低票价大力普及秦腔艺术。
在3月13日,西安易俗社被命名为非遗保护单位的授牌仪式上,国家文化部非遗保护司司长马文辉说:“易俗社在剧目的创作上,在人才的培养上,在剧院的管理上都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和完善的机制。易俗社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于我们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部一直关心易俗社的发展和建设,文化部授予易俗社为非遗保护单位,就是希望从国家的层面来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很好地进行研究、梳理、解读、传承和发展易俗社的戏剧文化,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表示,百年来易俗社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独特地位,特别是对秦腔艺术的开拓创新,对秦腔传统的继承弘扬,对秦腔文化的移风易俗,对秦腔核心价值的发掘和构建,形成了历百年而不衰的秦腔艺术精神——“易俗精神”,其本身就满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