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电影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平静生活,恩师的嘘寒问暖和那熟悉的眼神与动作,仿佛时间又回到了十年前,过往的一切又历历在目……
自从放弃了进入戏曲研究院学习的机会,我就慢慢淡出了秦腔舞台,久而久之和我最崇拜的李小锋老师也失去了联系,现在想来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如今的我很少在同学面前唱秦腔,去KTV也仅仅是唱唱歌而已,因为周围的朋友很少有人喜欢这门艺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让身边的年轻人去喜欢,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用李小锋老师的话安慰自己,“秦腔是有文化的人的艺术,是成年人的艺术,是经历了人生辛酸苦辣、经历人生沧桑沉淀下来的人的艺术”。所以有时候也挺矛盾的,周围很多朋友都喜欢看美剧听国外的歌,也许他们的思想比较前卫,可我就是对美剧没太多兴趣,从小就听着老祖先留下的秦腔长大的我,对秦腔的感情真的很深,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这可能与人生的经历有关吧。秦腔让我走上舞台,走进戏迷朋友们的视野,使我童年的人生经历与众不同。所以我相信秦腔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很多年以后再回过头来品味那些年的那些事,一定是美好而温馨的。就拿现在来说,我的手机里有70首歌,而秦腔有278段。偶尔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也总喜欢一个人戴着耳机听秦腔,从那沧桑的旋律中寻找灵魂的慰藉。所以不认识我的人可能觉得内心世界比较丰富的人都比较内向,其实我还好,生活中还蛮开朗的。
对于我的恩师李小锋老师,我想不用太多介绍,西北五省的戏迷朋友都非常熟悉,对他们来说,李小锋这个名字如雷贯耳,无人不知,也许很多戏迷朋友都不清楚李老师到底得过多少奖,又有多少头衔,但这不重要,荣誉是大家对李小锋老师这么多年来不懈努力的肯定,重要的是李老师给戏迷朋友呈现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比如《华亭相会》、《周仁回府》、《打柴劝弟》、《祝福》、《白逼宫》等等,随口一说就能说出好多,而这些经典的作品才是李老师给戏迷朋友最好的礼物,会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虽然很久没有联系我师父李小锋老师,但我一直以来关注着李老师的新闻动态,听说李老师的《周仁回府》拍成了电影版,真的非常期待,希望能早日看到这部戏曲电影。这次听说李老师在西北政法大学放映这部影片,我真的特别兴奋,为了早点见到师父,所以早早地就来到了西北政法大学。
放映前李老师在台上的讲话让我觉得特别亲切,熟悉的人熟悉的声音突然出现在眼前,那种激动真的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我发现有些事情不会因为你不去想它就会忘记,无论过去了多久。在观看电影《周仁回府》的时候,我的思绪一瞬间回到了那些年李老师给我指导唱腔和动作的画面,正是由于李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我的刻苦努力,才会凭借《悔路》一段戏让我在桃李杯神童秦腔电视大赛荣获第一名,在首届陕西省戏曲小梅花奖大赛荣获一等奖,在首届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中荣获金奖,而李老师也因此被评为了大赛的园丁奖。甚至想起了三岁第一次登上秦之声时说的那句“我是跟李小锋的磁带学的,我把李小锋叫师父哩”逗得全场观众开怀大笑。原来一切都过去了这么久,突然感慨万千……
看了电影版的《周仁回府》,真的感觉挺震撼的,以前在电视上看甚至在现场看,那种感受和在大屏幕上看电影给人的感受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对于电影版的《周仁回府》,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1、传统的《周仁回府》是以舞台剧的形式出现,观众看到的都是舞台的整体效果,演员通过略显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尽量让观众时刻和舞台上的演员有一个很好的互动。而电影版和传统舞台剧最大的区别就是更加注重人物细节的把握,特写式的拍摄手法更加考验演员的功力和对人物情感的把握。而在这部电影里,每位演员对人物的把握都非常到位,值得肯定。
2、剧情更加紧凑,传统的舞台剧受到了时空的限制,使原本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必须通过前后两折戏来表现和交待,而在电影里,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后期剪辑制作使《悔路》和《回府》两折原本很长的戏通过穿插的方式同时给观众表现清楚,有利于未曾看过这出戏的观众了解剧情的发展脉络。
3、音乐的处理真的为这部电影锦上添花。这部戏曲电影并不是简单的把戏曲舞台上的音乐伴奏原封不动移植过来,而是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例如剧中奉承东走路时的一段背景音乐运用了现代的音乐形式,有点类似于鬼子进村的音乐,更好地反映了人物当时的心态,使整个画面诙谐生动。再比如为了烘托气氛,将《哭墓》最后的一段背景音乐提到了前面的一折戏里,更凸显出周仁对于痛失爱妻的悲愤之情,有利于控制整个剧的氛围。
4、在《夜逃》和《哭墓》两折戏里,通过穿插回忆过去周仁和妻子的甜蜜生活,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使整个剧的情感达到一个高潮,凸显出李兰英不怕牺牲、舍己救嫂的人格魅力和周仁重义气却也不舍爱妻的矛盾心理。
5、整个电影只是实景拍摄,但是保留了戏曲里唱念做打的必要元素,只是让观众更有一种身历其境的感受而已,如果纯粹地以古装的形式拍摄仅仅保留秦腔的音乐,那么整体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6、以电影形式传播戏曲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一部好的戏曲电影挑选一流的演员,一流的乐队、一流的后期制作,这就成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文献级资料,就好比老电影《三滴血》、《火焰驹》和《梁秋燕》。如果仅靠下乡演出的形式来传播戏曲,每天演出演员的身体肯定吃不消,而且不能保证每场的演出水准都是一样的,而通过电影的形式保留下来通过重复的放映可能更有利于优秀剧目的传播和推广。
当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这部电影也有一点点不足之处,比如周仁在回府时妻子李兰英打开房门的那一瞬间和妻子的四目相对伴着音乐转着进入家门这个情节在电影中适当弱化了,个人觉得没有舞台版进家门那一瞬间传神。还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夜逃》完了之后和《屈打》之间衔接太过直接,哥哥杜文学突然由犯人一下变成一位官老爷,初次看这部戏的观众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这个情节,个人觉得两个画面之间应该加上一句“几个月后”或者“一年后”更好一些。
总体而言,《周仁回府》这部数字电影是成功的,算得上是秦腔未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呈献给戏迷朋友们。
这就是我对于电影版《周仁回府》的一些看法。
看完电影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观众已经热泪盈眶,这既是对电影的肯定,也是对每一位演员的肯定。
散场后,李老师看到我特别热情,得知我在建大上学后说“离戏曲研究院这么近的都不跟师父联系,师生缘不能断啊”说的我既感动又惭愧,以后一定常和师父联系。晚上送我回学校的路上我们聊了很多,我甚至觉得这是在做梦,十年没有和师父这样聊过了,那种感觉很微妙,说不出是兴奋还是激动,或者两者都有吧。
无论我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点永远不会变。所以我从来没有叫过李老师,我还是习惯叫师父,而且会永远称李小锋老师为师父!
2013年11月16日凌晨
2000年我和师父李小锋
2013年我和师父李小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