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戏演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记王军武和他的陕西唐梨园秦腔影剧院
秦腔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陕西人民薪火相传的精神食粮。在三秦大地上,有着人数众多的秦腔从业人员,更有着难以计数的秦腔戏迷。21世纪初,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陕西的秦腔演出团体也经历了一次嬗变式的整合,这是秦腔艺术保护和发展的一次契机。当然,整合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意味着有相当一批演员将告别他们喜爱的秦腔舞台,告别那些喜欢他们表演艺术的观众。为了保护和延续这些艺术人才,陕西省文化厅退休干部、原陕西省秦腔“振兴办”主任王军武拿出所有家当,于2007年初一手创办了陕西唐梨园秦腔影剧院。
提起王军武,那可是秦腔界里家喻户晓的名人。还是20多岁的小伙子时,他曾怀揣65元钱,骑一辆自行车跋涉千里到山西文水搜集素材,并写出自己第一个公演的秦腔剧本《刘胡兰》。他1976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也一直跟秦腔打交道,不仅担纲陕西省秦腔振兴办主任为陕西秦腔发展呕心沥血三十年,而且还身体力行创作了《铁树开花》《再等两年》《半夜鸡叫》《送水》等一大批秦腔剧。唐梨园成立后,王军武经过认真思考,决定把演出的主阵地放到广大农村,因为唐梨园秦腔影视剧院从硬件上与一些大的演出团体无法相提并论,没有实力在城市演出市场上进行角逐,在同样拥有雄厚戏迷基础的县城、农村,大的演出团体往往由于预算大、舞台效果不能保证等原因而不愿意去。于是,王军武把大的演出团体无暇承担的“建设新农村下乡百场巡演活动”牢牢抓住,排演了《永不褪色的军装》《农家大嫂》《传家宝》《村官麻辣烫》《追鱼》《好军妹》等,反映孝道、鼓励学好向善、表扬新农村新风尚的现代戏及一些经典老戏,先后深入咸阳、渭南、宝鸡及西安地区演出数百场。
几年来,王军武带领着唐梨园的演员们常年奔波于山野小道,田间地头,把嘹亮的秦腔送到新农村的广场戏台,角角落落,让秦声、秦韵、笙乐管弦响彻在三秦大地,满足秦腔爱好者的渴望之情,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秦腔“武工队”。
王军武深知,要让唐梨园生命长久,靠吃老本是行不通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是增强造血功能,培养更多为群众接受和喜爱的秦腔演员;二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创作一批满足群众精神需要的新剧目。而要造就尖子演员,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传承关系,即尊老、靠中、扶青、携幼,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布局,成为一个一辈传一辈的阶梯结构。就像农村集市上的高灶子,依高低次第排有三组锅,前锅有水、二锅要满,三锅要储存。一次烧水,三锅不同受热,目的就是能够保证持续不断地供应热水。为此,王军武打破常规,把那些身怀绝技,有艺术造诣和丰富演出经验的老同志请来,为中年帮力,为青年撑艺,在艺术上把关,把戏曲精神,把四功五法程式上的东西通过口传心授、演出示范、传帮带给中青少演职员。实践证明,这样做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韩振育导演带出了青年导演杨凯、王升堂带出的徒弟李海潮、卫赞成带出了几个小演员、马桂英带出的学生王鸿等都已崭露头角,初现端倪。还根据演员发展不同阶段,不失时机地给中年演员张勤学在人民剧院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了《鲁迅在西安》、《高平关》、《火焰驹》(分饰了李彦贵与李彦龙两个角色),使其名声大振。经过六七年的历练,龚丽、王鸿、刘志政、邵英、杜苍元、李群等一批中青年演员已挑起大梁,成为团里的台柱子。
剧目创作上,为了保证秦腔音乐的纯正,唐梨园专门选调聘请在基层工作,坚持传统、又注入时尚元素的闫可行、刘五雄等作曲家为新写的五个现代戏谱曲,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了编演现代戏和突出办院的特色,唐梨园开业时在西安人民剧院演出了眉户现代戏《爱情公正》外,还相继引进了常州的现代小戏《传家宝》、《追鱼》和本省的《村官麻辣烫》、《农家大嫂》、《兄弟饭馆》及大型现代戏《好军妹》、《不能公开的秘密》、《花为胜者开》等进行了公演。为易俗社百年社庆编演秦腔戏《古调独弹记》,去年冬季又编排了反映优秀共产党员、援藏干部楷模张宇英雄事迹的秦腔现代戏《格桑花》,反映彬县改革开放业绩的《豳风歌》,还将排练反映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秦腔现代戏《刘志丹》等,以实际行动配合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英雄模范人物的行为滋养广大党员群众的心灵和树立开拓奋进、勤奋有为、不负众望的一代新风。
唐梨园创办七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成长为西北秦腔演出领域的文化品牌,走过了坎坷不平的崎岖道路。回首几年来的历程,王军武心里总是五味杂陈。既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更有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种种心酸。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衷心祝愿王军武和唐梨园秦腔影剧院今后的路越来越宽,并在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