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文化冲击下秦腔艺术发展的思考

秦腔又叫“梆子腔”,民间俗称“乱弹”或“恍恍子”(因其以枣木梆子为乐器,击节时发出“恍恍”声而命名),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被称为“秦”,所以谓之“秦腔”。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秦腔”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关于秦腔的起源至今仍有争议,目前最多的说法是“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正因为经过了如此长时间的发展,秦腔独具其艺术魅力。

一、秦腔,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

由于基础设施的问题,秦腔的演出条件和场地条件非常有限,无论在灯光还是音箱上都受到了很大限制,然而观众又很多,秦腔演员为了照顾到后面的观众,所以使秦腔在脸谱和声腔等方面的发展上独具特色。
(一)完全符合传统美学要求的脸谱

脸谱,是戏剧艺术中角色外形创造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手段,秦腔的脸谱总体风格粗犷、豪放、古朴、雄健。无论从勾脸的范围还是脸谱的颜色,乃至在脸上的构图,都是完全符合传统美学的要求的。它既有抽象之美,又有强烈的象征的含义。

1、脸谱的颜色

秦腔脸谱对颜色的运用与三秦人民的审美心理有密切的关系,秦腔脸谱中颜色大致有红、白、黑、黄、蓝、绿、紫、金、银等色。它们象征性地显示忠奸善恶,烘托人物的个性。在秦腔脸谱颜色运用上,金银色多用于表现神仙僧道,如如来佛等神话人物,秦腔剧目中的秦始皇和孔子也用金来表现,以示千古一帝和至圣贤师的尊严以及人们的景仰之情。通常以红表现忠义、耿直,如“黑脸包公”及英勇鲁莽的张飞;白多表现专横奸诈的权贵卿相,如曹操、秦桧,有“白脸奸贼”之称。黄、绿、蓝色多表现于性格彪悍、猛勇顽强的英豪如单雄信、马武等。刻画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角色,在秦腔中所运用的脸谱的颜色和搭配原则是不一样的,正是由于在这种既灵活又相对固定的颜色的搭配原则的驱动,秦腔的脸谱独具其特色,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2、勾脸的范围

秦腔勾脸的人物非常广泛,从文武将臣、帝王霸主、忠烈义士到绿林好汉、奸佞小人、贩夫走卒、神仙僧道、妖魔鬼怪等等。在正常生活中人各一面、舞台上自然是人各一谱。在花脸行当里分为大花、二花(包括武花、娃娃花、杂花等),还有三花(即丑行)。大花多表现像包拯、徐彦昭等带黑、白满须,身份高贵、稳重、威武的角色;二花多表现像张飞、马武、单雄信等性格粗旷、勇猛彪悍的角色,带红、黑扎须,插鬓毛;三花脸谱主要勾画不同形状的豆腐块并且多表现性格幽默风趣的角色。在统一的谱式原则下,演员也可以按照自己对角色的理解,结合自己的脸型和表演特点,对脸谱进行大同小异的创造,如包拯,按照剧中不同的情境,两腮或黑或紫或灰青,使脸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想象力。在秦腔传统戏中,同一人物却往往用不同的行当或不同的脸谱来进行表现,即一人多谱。比如秦始皇在《博浪沙》中用大花脸扮,勾泰山眉,带黑满须;在《大政宫》中用二花脸扮,勾双旋眉谱,戴茬茬须、插鬓毛。这是根据人物不同的规定情境、年龄身份变化以及行当的搭配等原因所致。其他如程咬金在有的戏中是花脸扮,有的戏中却是丑角扮演。杨五郎在《五台会兄》中是大花脸,而在《金沙滩》中却变成了武小生。另外还有旦角净扮如《湘江会》之钟无艳、《蛟龙驹》之崔秋娥等;净角俊扮如《大报仇》之黄忠、《杀船》之肖恩等;生角净扮如《盗宗卷》之刘长、《殷桃娘》之项羽等。

3、脸谱的构图

秦腔的脸谱大致分为泰山眉脸、通天柱脸、整脸、斜旋脸、大白脸、半截白脸、阴阳脸、意象脸等脸谱形式。构图有对称、有均衡。如泰山眉脸、通天柱脸、整脸都属于对称,大多是用来表现庄严、稳重的人物,如包公、徐彦昭等。属于均衡构图的像斜旋脸、半截白脸、阴阳脸,多表现粗鲁、凶悍的人物,如屠岸贾、单雄信等。整个脸谱构图一般分为7个部位,即眉、眼、鼻、嘴、脑、膛、腮。通过夸张、变形、象征增强了表现力,寓意传神又给人以装饰美感,并且在构图过程中注意到了脸上各器官的功能与各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脸谱在构图上达到完美的要求。秦腔的脸谱就如同一张民间艺人画在脸上的艺术品,无论从整体感觉还是细微的构图构思,无论是从人物形象刻画还是气氛的渲染上,都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要求,以至于秦腔的脸谱对后来其他戏剧艺术脸谱的产生与发展形成深远的影响。

(二)秦腔拥有天籁之音的声腔韵味

作为民族艺术瑰宝的中国戏曲,在其发展流变过程中最活跃的元素就是声腔。秦腔,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至今仍以“腔”称,足见其在声腔方面的独特造诣。秦腔的声腔包括唱腔和念白两部分,有其独特的韵味风格。其念唱技巧包括四声阴阳、尖团清浊的字音规律和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等。念白可分为韵律化的“韵白”和自然白、押韵以“十三辙”为准,根据汉字的声调值安排旋律的走向,要求依字行腔,以腔带字。字的四声不同,形成了唱腔的高、低、断、连,连贯起来就成了秦腔的旋律。另外,秦腔演员在充分保持本剧种的念唱韵味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行当,又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个人念唱韵味风格。

秦腔的发音遵循陕西人的语言特点,它是通过历代艺术家的长期舞台实践和经过无数前辈艺人的研究与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富有艺术效果的声韵系统。正是这套声腔声韵艺术系统,丰富了秦腔的声韵艺术的规律性。

“韵味”适宜是戏曲化的歌唱技巧所创造出来的戏曲声乐的最高的形式美。它依靠产生的意境,形成氛围,来表达某种思想情绪。秦腔的声韵韵味就是字韵与声腔的完美的珠联璧合,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美,它体现了秦腔的语言节奏韵律特点,运用韵白语言的音乐性,使其产生汉语语言特色的节奏和韵律。运用韵白的音乐性,是指对称均衡,调和铿锵的韵味特色。它比其他的语言形式更具特色,更耐人回味。充分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旋律艺术美。

二、新文化冲击下无力反抗的秦腔

自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这一雄狮开始苏醒,文明古国开始踏上了创造新的辉煌的道路,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外国文化的冲击下,在新文化的潮流中,中国的传统的音乐区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以至于生存都成为一大问题。这一西部最大的,倍受百姓推崇的并且拥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古老剧种,在新文化的潮流中遭遇到异常的寂寥、冷落,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他的作品《秦腔》中描绘的人民痴迷秦腔的景象恐怕已经看不到,现在在秦川大地上虽然仍有一部分的自由团体形式的戏班,但是干的几乎全是为农村、婚嫁、丧葬、竣工、开业等等之类的助兴性质的事情。想看一场正规的、高水准的秦腔对好多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妄想了。为什么会有今天的状况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比如上世纪80年代,当时社会的生产力还不是多么先进,科技也很落后,老百姓工作单一,并且娱乐方式很有限,所以扎戏台看戏等方式还是很受欢迎的。但是,如今娱乐方式多样化、多元化,并且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空闲时间很少,相对封闭,再加上人民审美观的变化,所以一定程度上使秦腔受到影响。

再次,现代社会的音乐形式多种多样,使人眼花缭乱的音乐的轮番侵蚀,使人的听觉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比如老年人喜欢戏曲和他们年轻时代的歌曲小调,中年人喜欢70-80年代的歌曲或电影音乐,到了当代青少年,他们整天挂在嘴边的卿卿我我的、带有叛逆风格的歌曲却成了主流,甚至不会唱周杰伦的歌、不认识罗志祥的舞蹈就成了不懂艺术。当代的中学生开始追赶新文化的潮流,而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的态度是不管不顾,甚至是到了厌恶的程度。

第三,现在各种媒体对新文化偏爱,以至于举办各种与新文化相关的大量的各形式的文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打压了传统文化,比如年年举办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等,更加剧了人们追星的势头和一举成名的功利心的肆虐。很多人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迷恋新文化创造新文化,以至于使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造成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第四,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全国倡导推广普通话,这一举措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方言的发展,而中国好多方言的存在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的戏剧更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比如:山东的吕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梆子戏,更为经典的就是秦腔。如果方言这一文化被破坏,就等同于传统戏剧的基础被刨除。它何以继续存在?

第五,各地方政府的保护意识不是很强,现在山东吕剧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秦腔也是同样。在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也未见得当地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并且农村的城市化建设,对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挤压。

第六,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为了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方针,各学校的音乐课本上虽然有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这一类板块,课堂效果却是不尽人意的,一个原因是范围过大过于笼统,另一原因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责任在老师,一些中小学的老师自己本身就不热爱中国传统艺术何以给学生讲得有声有色?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七,由于秦腔的戏迷越来越少,以至于相当一部分秦腔演员被迫转业,而放弃秦腔,使秦腔不但少有新的血液注入,更是雪上加霜。秦腔人丧失了创作新剧目的兴趣,导致失去更多的戏迷,进入恶性循环。

三、秦腔应如何突破困境,再造辉煌

经济科技政治的飞速发展是件很好的事,但它对中国秦腔这一类传统文化造成大打击应该是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解决秦腔现在的困境的方法肯定是有的,需要我们自上而下行而有效地保护与开发。

从政府方面讲,国家将秦腔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是什么。保护秦腔是最基本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各级政府相关机构更应该加强对秦腔文化的保护,甚至联合周边相关地区进行规模性保护。

从媒体方面讲,应该举办各样与振兴秦腔文化相关的活动,为秦腔的腾飞做好舆论支持。比方说最近几年一直在举办的“西秦腔”研讨会,西北五省联合举办的“秦腔文化艺术节”等等。

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我们老百姓要做的,要本着吸取精华的态度接受我们古老的秦腔艺术,乐于欣赏,善于欣赏。不要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潮流,要知道,最经典的仍然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保护好自己当地的秦腔文化,在落实国家普通话的同时,不让民俗文化被城市化彻底侵蚀,我们只有不断地为秦腔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彻底地切断一个恶性循环并使其变成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地推动秦腔艺术的发展。

此外,秦腔应该认识到本身存在的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推陈出新,要不断地吸取精华,不断地注入新的变现方式,比如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在声、光、电等方面的结合,不断地加快自己改革创新的节奏,不断地推出新的内容、新的演出剧目,在不断满足人们对娱乐的要求的同时,创造更多经典的反映中国文化的剧目。让世界了解中国。不断地提高演员的艺术造诣能力等等。树立品牌意识,使秦腔融入到新文化的潮流中。

结语

秦腔这一古老而又经典的剧种,经历了无数的辉煌后,正在经历着一个多元化的新文化的冲击,如今放在秦腔面前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秦腔能否在保持其精华的同时,克服当今的新文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得以发展,其实最终的决定权在我们当代的每一个中国人手里。不要让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传统艺术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不要让我们的秦腔再默默地对全国人民唱她自己为自己写的“苦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