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井笑泉二人,一位78岁,一位75岁,同为老银川人,因痴迷秦腔,二人退休后一位忙于创作秦腔新段子,一位忙于采访整理银川秦腔发展史。二人皆是记者因不同采访而结识的老戏迷,他们三句话不离秦腔,无论采访话题是什么,最后都会绕到秦腔上来。听他们讲的多了,银川秦腔历史便渐渐清晰生动起来,那时你或许会明白,秦腔于银川这些耄耋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艰难岁月发自心底的呜咽之声,是吼到心里的情爱恨仇,是和生活连为一体的传统艺术。

“大戏园子”——觉民学社
口述人:井笑泉,75岁,现居银川

解放前,银川城里百姓的娱乐活动很单调,只有秦腔和人们的生活最近乎了。当年不足3万人的银川城里,恐怕没听过、看过秦腔的人只有少数。说起看秦腔的地方,人们莫不提“大戏园子”。

“大戏园子”就是老百姓对银川城闻名遐迩的秦腔班子觉民学社的俗称。觉民学社位于现银川新华百货大楼购物中心处,1935年,对秦腔情有独钟的国民党宁夏建设厅厅长魏鸿发相中此地,并从兰州、西安等地分批招募来沈和中、席子才等40名秦腔艺人组建觉民学社。觉民学社得名依据来自孟子《万章》篇中“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但老百姓觉得这个名称太文绉绉的,便叫它“大戏园子”。

觉民学社坐南朝北,一入戏园门,有一道影壁墙,戏台和影壁墙相对,戏台下是戏池和包厢。除此,戏园子大门的上方,还有一个东西走向的木板阁楼,楼上看戏没凳子,卖的是散票(站票),票价便宜,观众多是城里的老百姓和庄稼汉。

觉民学社经魏鸿发一番精心打点,票房收入稳中有升,当时主政宁夏的马鸿逵看着眼红,1936年,便接管了觉民学社,对外宣称票房收入全入了宁夏省财政厅的账目。接着,马鸿逵还把自己的亲信派到觉民学社担任要职,达到控制学社和学员的目的。

为了笼络人心,马鸿逵曾给觉民学社他喜爱的几名“戏娃子”娶妻,并为他们举办集体婚礼,当天在新华街上敲敲打打,场面很是热闹。此外,马鸿逵还把觉民学社艺人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依人头按“中华民国”4个字依次排列,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觉民学社老艺人的名字后面,都有“中”“华”“民”“国”,如杨觉民、赵守中、张景华等。

1949年宁夏解放,觉民学社更名为人民剧院。第二年,人民剧院又更换了牌子,成立了银川剧团。1953年,觉民学社原址被拆除,替代它的是它东侧的一座水泥钢架架构的现代剧院——银川剧院(现已拆除)。

兵营戏班——庚辰俱乐部
口述人:井笑泉,75岁,现居银川

老银川人对觉民学社熟悉,但对银川城里的另一个秦腔班子——庚辰俱乐部或许不太了解。我在整理银川秦腔史那段时间里,有幸结识原庚辰俱乐部的元老、著名武生王兴邦先生(2013年过世),庚辰俱乐部唱戏的岁月是王先生一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庚辰俱乐部成立于1940年,是马鸿逵的二公子、国民党宁夏保安处处长马敦静专为马家兵营娱乐开办的一个官办秦腔班子,因为那一年正好是农历庚辰年,所以俱乐部取名为庚辰俱乐部。成立之初,俱乐部并无专职演员,都是从兵营里选调上来的士兵,挑选演员的标准也很简单,能吼几嗓子就会被选中。

庚辰俱乐部最初设在原新城(现西夏区)西花园处的“将军楼”里。“将军楼”是清末一个叫常连的将军为自己建造的一座花园式宅院。庚辰俱乐部里教戏的老师是从觉民学社请来的,每次去请老师,马敦静都会派马车去接,教完后,再用马车把老师送回老城(现兴庆区)。请来的老师个个都是觉民学社技艺超群的秦腔名角,为师严谨认真,经他们一番调教后,庚辰俱乐部也培养出了不少秦腔人才,当年活跃在银川秦腔界的“后起之秀”程建章、王兴邦、王安、钱森等人都出自庚辰俱乐部。

解放后,庚辰俱乐部的艺术命脉得以延续,与“新华舞台”京剧社合并更名为“人民京剧团”,在新华街最繁华地段上的云亭纪念堂(现东方红购物广场)演出。1951年,“人民京剧团”又更名为“宁夏人民剧团”。为适应广大百姓需求,剧团演员基本都唱秦腔,除了演出经典传统剧目,那时还赶排了不少新剧,像《小二黑结婚》《画皮》《孟姜女》等。随着“宁夏人民剧团”的壮大,丁醒民、张贵荣等一批外地的秦腔大腕也相继被吸引到银川,加入到“宁夏人民剧团”队伍中。

1954年,银川市划归甘肃省管辖,成立银川专署。“人民京剧团”被银川市文化局接管,剧团更名为“银光剧团”。1958年,“银光剧团”和“银川剧团”(前文提及的觉民学社前身)两团合并,成立了宁夏秦腔团一团和二团,从此银川秦腔戏剧史拉开了新的一幕(戏剧网www.xijucn.com)。

大篷车——送秦腔下乡
口述人:孙海,78岁,原银川市秦腔剧团党支部书记兼团长

由于时局原因,银川秦腔曾在相当一段时间沉寂。直到1978年,银川文化馆在接受了5个原宁夏秦腔剧团的演员和部分设备、服装、戏箱后,决定重整旗鼓,成立“秦腔演出队“,挑头做这件事的就是我。当年为了庆祝自治区成立20周年,我们要创排新剧《李闯王》,但是演员缺口在60人左右。于是我们就去请以前老秦腔剧团的人,像名角康振中、杨振中都是那段时间,被我们重新请回来的。《李闯王》作为宁夏成立20周年向中央代表团的献礼剧目,演出后收获好评。中央领导得知银川原有的秦腔剧团已撤销,便建议恢复。同年年底,银川市秦腔剧团正式成立。

1984年,我正式调入银川市秦腔剧团,当年的团址在现在的新华东街红花渠边,剧团只有几间土房子,排练条件也很差,也无演出场地。没办法,为了谋生,我们开始下乡演出。那时候下乡演出,演一场就200元,演员往来都由对方派卡车或拖拉机来拉。当年,银川市秦腔剧团的足迹遍布全区,盐池、固原、甘肃、内蒙古。

随着剧团影响力越来越大,银川市秦腔剧团在政府支持下于1985年迁到现在的西塔戏园。“家”稳了,秦腔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电视、电影、流行音乐的涌入,秦腔等传统剧种渐渐不受关注。我们不得不又开始送戏下乡,好的是,那时我们有了大篷车。大篷车其实就是一种卡车,到了演出地后,可以把车的后车厢展开当舞台。大篷车的运用在当年算是全国的一个文化创举,后来各地才纷纷效仿我们的做法。大篷车不仅为我们收获了秦腔剧团的安身立命本钱,而且还在西北五省区为我们赢得了极广的声誉。

如今,西塔戏园子还是银川秦腔演出的主要阵地,我时常还会去那里听戏,看着舞台上涌现的一批批银川秦腔界大腕、新秀,我的感慨也往往比平常人更多一些。来源《银川晚报》

银川秦腔史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