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秦腔的水利大师

身为普通水利水电工人,我有个比较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尤其对西北地区盛行的秦腔情有独钟,平时喜欢秦腔录音、录像、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收藏与研究。今年是秦腔界现存最古老的剧社——西安易俗社成立百年,我在参阅资料时发现易俗社历史上有一位兼职的剧作家,他的主要身份居然是一位水利大师。他就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李仪祉先生。

李仪祉(1882-1938),名协,字宜之,后改仪祉。陕西省蒲城县富原村人。生于光绪八年,自幼热爱科学,十七岁入泾阳崇实书院求学,后又到三原宏道高等学堂深造;二十三岁入北京京师大学堂学习德文与自然科学;二十八岁入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土木工程科学习,辛亥革命发生后,曾一度辍学回国,1913年再次赴德国专攻水利工程,获“特许工程师”称号。1915年回国后,将终生献身于祖国的水利建设。

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造福了三秦人民。另外他著有《水工学》、《水力学》、《潮汐论》、《中国水利史》等数十部作品,对我国水利事业从理论到实际都作出重大贡献。
李仪祉先生在水利史上的地位与成就已有公论,本文主要讲述一下这位水利大师和秦腔艺术之间的情缘。

与戏曲结缘,与李仪祉先生的家庭有关,其父李桐轩、其兄李约祉均为著名秦腔剧作家及戏曲教育家。

李桐轩(1860~1932)名良才,字桐轩,号莲舌居士,著名剧作家、戏曲教育家。前清关中大儒,1905年参加陕西同盟会,民国时被聘为陕西修史局总纂、省长署顾问、省政府顾问,全国语音统一会会员。1912年,与孙仁玉等人发起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被推选为第一任社长,后长期担任名誉社长。易俗社和其它传统江湖班社最大的区别是它主要编演新剧,对于以前的传统剧目也是做过改编以后再上演,以此达到戏曲教化社会的作用。李桐轩先生虽担任社里行政职务,但同时担任编剧工作,先后创作了《一字狱》、《天足会》、《亡国痛》、《人伦鉴》、《鬼教育》、《强项令》等大小剧目40余部,是秦腔史上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

李约祉(1879~1969)名博,字约之,后改约祉,别号金粟逸农,著名剧作家、戏曲教育家。继承父志,曾担任易俗社社长、评议长、教务主任、编辑主任等职。他先后创作《算卦骗人》、《千字鞭》、《假斯文》、《庚娘传》、《优孟衣冠》、《韩宝英》等剧目数十部,并在任社长期间组织学生远赴武汉演出一年半之久,将秦声远播长江两岸。

民国十年易俗社负责编辑出版的《易俗社第一次报告书》的序言里,李桐轩先生曾提到创建易俗社的初衷,“君子务其大者、远者,小人务其小者、近者。吾侪小人学识,不足与知国家事,所以尽国民一份之义务者,惟是呕心血、绞脑汁以开导愚民而已。 … … 姑以戏曲营业既得资本以次渐及于实业,使偏国中皆南通焉。夫然后吾侪之识,分尽大愿偿矣,虽然匪知之艰行之惟艰,我社友其各本不忮不求之心,具忍辱精进之行,以共济焉庶有豸乎。”当时,知识分子认为国事维艰,主要在于民智未开,可以利用戏曲寓教于乐的特殊形式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由此可见,前贤创办易俗社的宗旨就是“启迪民智、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受父兄艺术思想的熏陶,李仪祉先生早年就加入同盟会,寻求救国之道,后虽然从事了水利工程,但用戏曲改造社会的思想却一直贯穿在他的一生,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秦腔剧本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仪祉先生编写的剧本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复成桥》、《卢采英救夫记》和《李寄斩蛇记》,这三部戏均由易俗社于1930年前后排导上演。这三出戏故事结构条理清楚、人物性格鲜明,体现了他作为科学界编剧严谨求实的特点。这三个剧目后收录于《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七集内。

《复成桥》为大本戏,共十四回,有易俗社著名老教练赵杰民先生排导。按易俗社报告书的记载,该戏宗旨为“戒贪色”。是作者在1916年在南京河海工程水利专科学校执教时根据流传已久的故事创作,在剧中塑讲述了前清一位忠厚老实的少年书生薛永,被社会市侩和封建官吏欺诈的故事,在离奇的故事之中寓有惩恶劝善之意。

《卢采英救夫记》也是十四回大本戏,同样由赵杰民先生排导上演,由易俗社第三期著名旦角张秀民先生主演。其宗旨为“表彰奇女救夫”。该剧是根据作者在西欧留学时采集到的西班牙民间故事编写而成,讲述了一位传奇女子卢采英在险恶环境之下搭救丈夫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对待爱情忠贞不二,且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女中丈夫形象。该剧不光有异国情调,也有中国民间特色,在西安上演后颇受群众欢迎。时人评价曰:“以游学欧洲,见闻广,所编戏融会中西,提醒青年处甚多,《卢采英》其特著者也”。

《李寄斩蛇记》为四回小本戏,虽篇幅不长却是作者的代表作。剧中记东越庸岭山有一个大蛇,盘踞山谷,食人无数。被巫师以为神灵立庙祭祀,每年要用一岁的女童作为祭礼供它食用,惟有贿赂巫师银钱可以幸免。有一女子李寄,年才十二,聪明勇敢,自告奋勇,求供祭品,利用机会用一把剑战胜毒蛇,揭穿了巫师的欺骗妖术,保卫了一方治安。该剧创作后由易俗社著名老教练陈雨农先生精心排导,演出后大获成功。作者身处西北,其时当地迷信盛行,他在主持修“泾惠渠”时为了节省开支主张拆除破庙利用旧砖,遭到了当地区长利用迷信思想煽动民众反对阻拦此事。因此他创作这个剧目,企图利用舞台教化启发民众思想,破除迷信,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李仪祉先生不光利用工作之余创作剧本,而且经常到易俗社看戏,而且十分着迷。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不少教练与演员,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其中与著名演员号称“须生泰斗”的刘毓中先生的交往堪当一书。

1934年秋,李仪祉先生去甘肃黄河上游实地勘察,9月20日正值刘毓中先生领班的兰皋演出。刘毓中先生是易俗社第一期学员,是早期毕业的高材生,在20年代已红遍大秦,其时他已经离开易俗社多年,自己组班新声社为社长。这样一位已经毕业多年且名利兼收的著名演员,在异地遇见了当年母社老社长的公子,二位故友重逢。刘毓中为了表达对李仪祉先生的敬重和对已故社长李桐轩先生的怀念,特此为他演出李桐轩先生的遗著《一字狱》,李仪祉对此颇为感动,当即赋《皋兰新声社刘毓中演<一字狱>》诗一首:

“刘生慰我西来意,为我表演《一字狱》。此本先君昔日之杰作,贫生演之极活跃。先君昔掌易俗社,最爱刘生品艺卓。欲为小品鸣不平,刻心镂骨制此曲。曲中慷慨好义之一人,无以名之名曰万人杰。初以大义规友朋,今人罕见此直节。始以诸生抗王侯,薄海奇冤代昭雪。终则不忘故旧交,寡妇孤儿勤抚恤。昔在汉皋演此曲,观者尽为其掩泣。刘生树帜歌新声,领导之下尽名角。写出宦场之阘茸与诡谑,写出义士烈士之奇迹。刘生技艺尤进,格调称双绝。动如山岳移,歌如金石裂。嗟余丧病两载余,丝竹之声久不接。为感刘生拳拳意,倾耳细听神惋侧。如聆先君之教诲,如抚先君之手泽。曲终余音犹绕梁,不觉青衫斑斑湿。”
文中讲述了其父创作《一字狱》的初衷和剧中要表达的精神,记录了该剧在当年武汉演出时的盛况,赞誉了刘毓中的表演艺术以及对他深情厚谊的感谢。年迈多病之时,在异地他乡遇见故知,观看先父之作品,先生可谓感慨万千,因此观剧犹如聆“如聆先君之教诲,如抚先君之手泽”,不由他老泪纵横。字字含情,句句动容。

文中也提到他患病两载有余,回陕后于1938年先生由于积劳成疾而逝,享年五十七岁。为报答这位水利大师造福三秦的丰功伟绩,关中父老在泾惠渠旁为他修建了三十亩地的陵园,他的同学于右任先生尊他为“科学界之大师”,并亲为陵园大门撰写对联:“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先生可谓不朽。

在李仪祉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为表达对这位和我有共同爱好的同行前辈的敬意,特将其事迹略述如上。观者若知水利行曾有此大师,我愿足矣!

参考文章:
1.王鸿绵《水利大师不忘地方戏曲——记李仪祉先生的秦腔剧作》西安艺术,1993年第六期;

2.1921年李约祉主编《陕西易俗社第一次报告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