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浏览时,看到有的网友发贴提问:如何学唱秦腔?本人以为这可是提出了一个不好回答的大题目。因为它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另外,本人也经常去UC秦之腔和陕西戏曲房间,听网友们唱秦腔,有的人随着伴奏唱的非常专业,有的无伴奏清唱,不论唱的好与不好,但都非常勇跃的排麦演唱,有的人开上视频,真是声情并茂,给人一种特别的享受,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有这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学唱秦腔,的确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听到网友们演唱,除了唱的比较有专业水平的好者之外,其他的,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嗓音很好但唱的不和弦、不跟板;二是有的唱腔很到位,就是低八度;有的一句好,一句差不稳定,有的分腔不合适,拖腔不到位;有的人气息调整不好,不知在那换气。本人是一个秦腔戏迷,同样能听会唱,但还是想对学唱秦腔这个大课题,谈谈个人几点浮浅的看法,全当抛土丕引玉,与网友们共同讨论。
一,学唱秦腔,要对秦腔的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唱的戏曲四功之首,秦腔和其它戏曲一样,且又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舞台综合艺术,它的唱就是一种独特的声乐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音乐自成系统,音域宽广,调式独特。声乐与器乐相结合,就形成了秦腔特有的高亢、激昂、宽厚、洪亮、悲苍、欢快、愤慨、颂扬等情感极为丰富的戏曲唱腔。所以学唱秦腔,就是学习这一戏曲的声乐艺术。只有感到学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掌握这一艺术的过程,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才能学好。
二,愿意学唱的网友,肯定是喜欢上了秦腔,那就要多听多看,现在舞台上的秦腔演的太少了,那就在网上和电视上多看,也可以多看光盘,但本人认为要学唱腔,还是以听为主,把一些名人名唱段反复的听,从听的过程中能争取懂得一点板式,懂得一点唱句的分腔,听出来不同的板式的板头过门,唱句之间的过门,比如说:你就就把像以唱为主的《花亭相会》,《庵堂认母》,《探窑》,《辕门斩子》,《三堂会审》,《周仁悔路》,《苏武牧羊》,《刘备祭灵》全折及有学唱必须的唱段音频考在MP3里面,不受时空的限制,听它个百儿八十遍,直到把唱词都能背下来,声调都能哼出,这样就为学唱先打好基础。
三,学习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学一段就巩固一段为此:
(一)是要先哼后唱:就是先小声的是唱非唱的哼唱,从中撑握曲调变化,先来个神似;
(二)是要先短后长:也就是先学短唱段,例如四句(六句、八句)二六齐板,如:周仁唱的“我夫妻结发来伉丽和好,怎舍得恩爱情鸾凤相交。她慷慨替人死谁能到,青史上留芳名千古德高。”;《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还有四句慢齐:如:《三回头》吕鸿儒唱的:“实可怜我女儿太得薄命,……。”
(三)是要先简后繁;也就是先唱板式单一的唱段,后再学唱一段唱中板式多变的唱段,这一点不必多说了。
(四)是要先板后散;也就是说,先唱有板有眼,节奏明确的唱段,如欢、苦音慢板,二六板,慢双锤等,再学唱散板,如有的网友前面唱的很好,但最后以留板结束时就没有唱好,还有像垫板及代板的第一句,这些都是散板,自由度大反而不好掌握,只能多听多唱多练。
(五)是先清唱后跟弦,一个是跟卡拉OK伴奏,一个是跟实际的器乐伴奏,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跟前者可唱上去,可是一跟板胡就唱不上去了,也就是不和弦,这中间有个练唱的过程,因为现在秦腔一般是F调,对于男声来讲不费一点劲是唱不上去的,同样要多练唱。
(六)要先少而精,后再向多段发展;也就是不要那一段都想唱、都想学,结果那一段都没有唱好。在我们的自乐班里,有的成员认准了几段反复唱,越唱越好,什么时候都能拿出去,可是有的人每次来都想学唱新段子,结果学的唱段很多,但那一段也唱的不精,需要唱的时那一段也拿不出去。所以先选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唱的,也有兴趣的男(女)声唱段,三、五段认真的学唱,反复的唱,通过这几段达到:把声唱上去,板路能跟上,声腔能和弦,而且能把前、中、后的过门及拖腔全总熟练自如的掌握了,就能举一反三,越唱越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