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受尽了饥饿熬煎……”在曲剧诞生地登封市颍阳镇李洼村,几个小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随口哼唱《卷席筒》唱段,这在当地并不稀奇。

3月4日,登封市玉皇庙村,一座搭起的简陋戏台子,一群妆容精致的唱戏人正在台上悠扬婉转地唱着戏,配上那惟妙惟肖走台和动作,一场精彩绝伦的戏曲正在燃烧,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登封播报 刘俊苗/文 胡建邦/图

登封“会”多,村村有戏唱

登封人爱听戏。“俺村有会类”这是登封当地的方言,每年正月,这句话就在亲朋好友之间相互传送,就意味着村里要邀请唱戏的进村,为村民唱上3天戏。

其实,在登封每年每个村在固定的时间段都有这样的“会”,也有的村这样的“会”一年中有两次、甚至三次,每当村里有“会”,亲朋好友都会前往,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饭后一起听上一会儿戏,戏台子周围还有很多地摊和小吃。

为什么登封的村落会有此种景象,正是因为登封是曲剧、豫剧河南两大戏种的诞生地。为此,村民都喜欢听戏,喜欢自己家乡的戏。

听听家乡戏,村民乐开怀“金正月,银二月,沥沥拉拉到三月”。每年自正月起,剧团开始进入演出黄金季节。记者来到玉皇庙村登封市第一曲剧团演出现场,在距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戏台子前,村民们各自带着小板凳,已经整齐地坐在那里,等待着开戏。

随着“咚锵锵”的声音响起,戏台子上的帷幕拉开,观众就开始叫好,村里的叔叔阿姨看戏时那股子热情和激动,可是连年轻人都要佩服的。看,现场还有很多人站着看戏,有些则直接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甚至还有的人挤不到台子前,就直接坐在台子后听戏。

“曲剧是咱登封自己的戏,符合咱们的一些习俗,听着简单易懂。并且戏曲伴随了我的青春,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听戏的,如今的年轻人都是听歌的。”今年年近50岁的袁女士说,她只要知道家附近哪有戏台子,就会过去看戏,并且打小就听戏,这么多年了,早就习惯了,平时没戏的时候,自己也会在电视上看戏。

走到哪儿唱到哪儿,为曲剧文化献身

登封市第一曲剧团团长王长坤,出生于君召乡,离颍阳镇李洼村仅10余公里,自小受曲剧文化的影响,王长坤对曲剧“入魔”。

王长坤18岁出师,去外地开始曲剧生涯。“你赶紧回来吧!要不然曲剧就绝生了。”随着老家曲剧老艺人的呼喊,王长坤回到登封,办了登封市第一所曲剧戏校,培养了一批曲剧爱好者。

戏校倒闭后,王长坤带着一部分学生外出谋生,继续传唱曲剧。王长坤说,许多村给他打电话,“我们想听听咱自己的家乡戏,但是我们村给的钱少,你们能来给我们唱戏吗?”每当这时候,王长坤总是二话不说,带着团队就去。

王长坤说:“我们的戏曲班不图赚钱,只要能生存下去,就要唱下去,如果我们不唱,登封人自己唱曲剧的就更少了。”

登封李洼成曲剧诞生地

关于高跷戏如何演变成曲剧,记者驱车来到登封市李洼村,见到了该村72岁老曲剧人李全忠。

1926年阴历四月初七,汝州市高跷班关遇龙和李洼村合演高跷戏,因为当天下雨,没法踩高跷演出,为此,村里搭建一个台子,直接脱掉高跷,登上台演出。自此,高跷戏演变为曲剧。

曲剧在李洼变身,如今走在李洼村门口,门头上书写“李洼村曲剧发源地”。该村村委边上还立了一通石碑,上书:颍阳李洼河南曲剧登台圣诞之碑。


  如今李洼村人,连3岁孩童都会唱几句。“我们村每天都有自己组成的戏摊,几个人聚在一起,有干完农活的人,走到戏摊旁,家都不回,先唱上一段再说。”李全忠说,村里边的曲剧文化生活非常丰富。

说到曲剧以后的发展,李全忠说他们这一辈儿年纪都大了,需要培养一批年轻人,但是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虽说会唱几句,但是都不愿意深入学习传唱。

面对李全忠的困惑,为曲剧付出一辈子的王长坤也有同样的忧虑。“我们剧团里边有几个人是从我的戏校出来的,其他从戏校出来的好多人都改行了,唱戏太辛苦了,好多人都坚持不住,并且工资也只够养家。如今我戏团里边的演员都偏向老龄化。”面对未来曲剧的发展,王长坤说。

登封曲剧“味很浓”

人气爆棚的曲剧演出现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