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去剧院看曲剧。

对传统戏剧,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在此之前,说起曲剧首先联想到的是小时候看过的河南曲剧《卷席筒》。

说来可笑,若不是途中遇到的那位优雅文艺的阿姨, 我一直以为我要去看的是话剧《四世同堂》。公交上我给老人家让了个座位,下车后,因为顺路,阿姨与我攀谈。”没想到,你们年轻人也喜欢曲剧。“我心里一惊,不是,话剧?所以,去的路上我可谓是内心戏十足,兴奋中夹杂着那么几分忐忑。

而此刻,万分庆幸得此赠票。

曲剧——北京曲剧,和我意识里河南曲剧并不是一个剧种,由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原称“曲艺剧”。后由我所敬重的老舍先生正式定名为“曲剧”。

那作为一个外行人,看这场演出有什么感受呢?

现场的灯光、音效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不停变换,带给人的那种震撼,必然是非现场版演出所没有的。

而且,不得不说,这种舞台性的表演才是真正考验演员演技的方式。比起NG数次又经过后期反复修改的影视剧,这种演出感染人的方式显得更直接更实在,演员根据观众的反馈张弛有度地表演,更容易打动人心。

演员在台上酣畅淋漓的拼演技,我们在台下“肆无忌惮”的抹鼻涕。擦眼泪的时候,我暗自庆幸,还好我的眼线是防水的,否则,演出结束,灯光一开,两个熊猫眼,岂不"贻笑大方"。

演出结束后,我四处环顾,剧院太大,找人不易。况且,我也记不清那位70多岁的阿姨长什么模样了,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短短几分钟的路途中,老人家说过的话。

“ 文革时期,曲剧受打压,没得看,现在终于又大张旗鼓地演出了。二月初天桥儿还有《黄叶红楼》和《方珍珠》,这两场也特好,我早早儿地买好票了。”说的时候,老人家神采奕奕。“我闺女还说我呢,都70多岁的人了,整体跟着这个剧团跑。没办法, 我就好这个……”

老人家执着的小追求,让我不禁动容。我不懂戏剧,但我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我不想刻意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疑似深明大义、善良无私的爱国者,但我想成为一个有或多或少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

该做些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一定可以做些什么。我们,一定可以做些什么!

一位90后眼里的曲剧

曲剧《四世同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