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资阳4月22日讯(记者 李春雨)安岳曲剧起源于明清,在保留曲艺曲牌的基础上,不断吸纳京剧、川剧及民间戏曲、歌舞的元素,通过历代艺人的创造、传承,形成了厚重清醇、刚柔兼备的鲜明特色。2014年,安岳曲剧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代表性项目 。
安岳曲剧是由四川清音、陕西郿鄠戏、四川扬琴剧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剧种。其作品思想性强,内容健康,尤擅文戏,以轻歌曼舞题材与喜剧、灯戏为主,颂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演出内容有三小戏、《安安送米》、《秋江》等;正戏如《孔雀胆》、《窦娥冤》、《秦香莲》等;喜剧《拉郎配》、《唐伯虎点秋香》、《三土地》等;惩恶扬善,扶正驱邪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如《墙头记》、《五女拜寿》等传统道德教育戏。
四川安岳曲剧的唱腔,或以曲艺曲牌套词;或以曲牌曲调作素材创腔作曲(特别是长段词与间奏)完成剧本要求成剧曲。剧中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每行分老中青少、正反文武。表演按古典戏程式化结合现代歌舞手法。音乐伴奏是民族小乐队(打击乐是苏锣苏钗,其他管弦、高中低配齐)。舞美、化装、服装与越剧、黄梅戏、川剧、歌剧借鉴取长。方言演唱,观众看得清听得懂,喜闻乐见。
四川安岳曲剧团,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常年演出之地有安岳、乐至、蓬溪、射洪、潼南、大足、荣昌、隆昌、资中、荣县、遂宁、资阳、简阳、内江、泸洲、重庆、合川、温江、德阳等市县内众多乡镇,厂矿、学校,但凡听得懂四川话的地方和群众,都喜闻乐见曲剧。
安岳曲剧与其它地区如南充曲剧的差异:如《秋江》、《尼姑下山》,南充是扬琴坐唱,而我们是月调连套曲体舞台表演曲剧。据蒋守文《半方斋》记:月调也是从陕西“郿鄠”调传入四川的。由此可见,安徽的 “清音戏”由曲艺发展成为舞台剧,而四川安岳曲剧主要曲牌清音,起于古代的“连厢”剧,“花鼓”戏,发展成“郿鄠清唱”,直接由赵金花同吕绍尧传来安岳。吕氏“小玩友会”与范文伯、田月村的徒弟,又把清音剧《秋江》、《裁衣》等传到各曲艺班社(班社名单于后),而逐渐形成并流行开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