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英协剧院的大厅里,有很多洛阳口音的青年戏迷争着在几幅宣传画前合影留念,很是热闹。原来,今晚是来自洛阳市曲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郑庆恩应郑州电视台“周末大戏院”之邀,在这里举办的个人专场演出。喜爱郑庆恩的几十位铁杆戏迷自然也专程从洛阳赶来捧场。
郑庆恩1957年生于尉氏县,从小就喜爱戏曲的他因为嗓子好十几岁就被召入尉氏县豫剧团,1978年又调到县曲剧团。经过七、八年的刻苦磨练,他艺术上突飞猛进。无论是表演还是唱腔,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因而于1981年被平顶山市曲剧团相中。在随后的两年中,郑庆恩更加用功,排练厅、家里、公园里到处都可看到他练功的身影。正是他这种好学上进的精神,1983年被洛阳市曲剧团的领导、艺术家慧眼识珠,招至团中至今,现任洛阳市曲剧团副团长。 虽然当晚的气温很高,在强烈的灯光下就是站着不动,也会满身是汗。可已年过半百的郑庆恩在舞台上仍是那么一丝不苟,一招一式非常认真。无论是《洛阳令》中“惩凶”一折“强项侯”董宣的机智勇敢、刚直不阿,还是《三子争父》中“赶父”、“乞讨”两折中大段酣畅淋漓、凄惨生活的哭诉,在剧中表现风雪交加、天寒地冻去乞讨情景的“硬僵尸”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充分展示出了他深厚的基本功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特别是在《寇准背靴》中饰演的“寇准”,更是让观众连声叫好。《寇准背靴》是洛阳市曲剧团的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也是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马骐先生的代表作。由于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郑庆恩有幸多年来近距离的跟随马老师学艺,深得先生厚爱。不仅很好地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又有了独到的发展。老道、醇厚的唱腔,干净利落的两次“踢靴”,幽默风趣的表演,把一个机智多谋、一心为国的忠臣活灵活现地展示给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是观众对这位满脸汗水的艺术家最好的奖赏。
郑庆恩从艺三十多年来,塑造了几十个艺术形象。曾先后饰演过《三子争父》中的张辛勤,《洛阳令》中的董宣、《寇准背靴》中的寇准、《清风亭》中的张元秀、《陈三两爬堂》中的李风鸣、《李离扶剑》中的李离、《跑汴京》中的窦九成,《包公辞朝》中的寇准、《画龙点晴》中的马周、《红香炉》中的鲍鹏、《清洲遗怨》中的巫艺泉、《弯桥村》中陈天顺、《李豁子离婚》中的李货郎、《风雪配》中的高赞、《卷席筒》中的曹林等主要角色。并多次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其中1993年获河南省首届曲剧荧屏大赛银奖;1995年获洛阳市中青年折子戏大赛一等奖; 1997年主演的《红香炉》获洛阳市新剧目调演表演一等奖,1998年获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表演二等奖;2001年在洛阳市折子戏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02年在中国“映山红”第六届民间艺术节上主演的《清洲遗怨》荣获表演二等奖;2002年主演的《弯桥村》荣获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表演二等奖;2003年在河南省“抗非典”文艺调演中主演的《电话劝夫》获得表演一等奖。2003年在河南省第二届曲剧演员大赛中主演的《清风亭》一折荣获一等奖。 郑庆恩主演的《三子争父》一剧1989年被黄河音像社录制成盒制带,并全国发行;1989年主演的《画龙点晴》一剧,被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录制成盒式带;2001年主演的《洛阳令》、《清风亭》、《三子争父》、《三子争父续集》等剧先后被北京少年出版社录制成VCD光盘;2000年主演的《墙头记》一剧被黄河音像社录制VCD光盘。他在《三子争父》一剧中的“顶风踏雪去讨饭”一段唱,现已成了曲剧男声唱腔中最经典的唱段之一。《三子争父》、《三子争父续集》、《青风亭》、《洛阳令》等剧目被中央电视台11频道“名家名段”录制并多次播放。郑庆恩目前是曲剧须生行当中为数不多的艺术水平高、成绩突出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当晚的演出中,曲剧张派传人、著名青年曲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刘爱云,优秀青年演员张晓红、孔素红、朱雪娟、王少坤以及著名黑头演员马遂和等前来助兴演出。
<embe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rc="http://www.tudou.com/v/y_tPIOLlAaY/&resourceId=0_05_02_99/v.swf" wmode="opaque"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scale="" play="" loop="" menu=""></embed>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