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平
这个6月,随着三名青年演员入选河南省“第二届曲剧十大新秀”,南阳曲剧艺术中心,这个经历过欢欣和辉煌,也经历过挫折和落寞的曲剧南阳流派代表团体,再引世人瞩目。
南阳曲剧艺术中心前身为南阳市曲剧团,创建于1951年8月,已有65年的历史。他们不仅拥有编、导、设计团队,还有一支能文能武、能古能今的演员队伍,65年来,创作演出剧目200余出,影响遍及河南省及山、陕、鄂、冀、皖、鲁毗邻地区。
说起这些年走过的路,他们有自豪,也有失落;有笑,也有泪。
曾经声名赫赫蜚声省内外
南阳是戏曲之乡,戏曲是地域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曲剧,曾名“高台曲”、“曲子戏”,在民间说唱大调曲(鼓子曲)的基础上发展形成,20世纪50年代改称曲剧。
说起南阳曲剧曾经的辉煌,老演员们历历在目。
1951年8月,60多人的“南阳戏曲工作团”成立,建团3个月首演《白罗山》,声名鹊起;1956年,在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上,剧团推出《阎家滩》,获多项奖励;1979年,从晋剧移植《屠夫状元》,引起轰动,盛演不衰;上世纪80年代排演现代戏《儿女传奇》,全国不少剧种、剧团专程来宛学习移植,盛况空前;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现代戏《情系青山》并赴京演出,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演出盛况;1998年,与河南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电影《阎家滩》,获电影华表奖。
对于亲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南阳人来说,曲剧已深深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他们记忆那段岁月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那些年,剧团声名赫赫,演出场场爆满,演员阵容非常雄厚,生、旦、净、末、丑人才济济,赵和洲、谢芳欣、郑立仁、张发耀、王建敏、金桂菊等名扬省内外。演出剧目也非常丰富,传统戏和历史剧、现代戏都有,像系列剧《杨家将》中的《困皇陵》、《血战金沙滩》,都是那时候创作并排演的。
低谷期默默坚守从不言弃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影视剧发展对戏曲的挤压,都使戏曲的创作和演出环境越来越严峻。由于受众少,演出条件艰苦,薪资待遇差,为了生存,剧团一些青年演员抛下苦练多年的基本功改了行,曾经的主流艺术日渐边缘化。
在这样的局面下,牛长鑫、孙炳辛、苏国庆、郑中盾、田钦泽、刘修元、齐文治等曲剧名家,饱受生存压力却不言弃,在窘迫环境里执着坚守。
曾经,送戏下乡是演员们艺术生活中值得自豪的事情,可现在,却成了他们不得不走的“生存之路”
到农村演出,要自带锅碗瓢盆自己做饭,自带铺盖打地铺,郝士强、史雪沛、张明云、杜秋霞等已成长为南阳曲剧中坚力量的演员们,与小学员们一起住过废弃的猪圈,吃过雪水煮的面条,经历过大风刮倒舞台的惊惧,却依然于坚守中创出辉煌。
2002年7月,市曲剧团排演大型曲剧现代戏《惊蛰》。当年9月,《惊蛰》在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中获得金奖并囊括大赛所有奖项,被戏剧界专家、学者誉为“深邃、细腻、典雅、唯美”。同年,《惊蛰》获省政府文学艺术成果奖、河南省第一届“黄河戏剧奖”中的“黄河戏剧大奖”。2003年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2004年,《惊蛰》进入紧锣密鼓的复排工作,并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国第七届艺术节,荣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舞美奖”、“文华表演奖”、“观众最喜爱的演员奖”等五项国家级大奖,创造了南阳戏曲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辉煌成绩。
繁荣南阳文艺需要振兴曲剧
时代在前进,而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知名艺术家的南阳市曲剧团,却在2007年几乎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界。
2008年,庞亚敏出任南阳市曲剧团团长,就如何提高艺术质量,加强艺术建设,改善演职员的福利待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演员、演奏员,为南阳曲剧艺术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南阳曲剧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09年5月,青年演员张明云在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上入选“当代中国曲剧十大名角”,向全国展示了南阳曲剧的强大实力。
2013年4月,南阳市曲剧团更名为南阳曲剧艺术中心。2014年,排演的大型风情喜剧《卧龙情缘》,在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中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剧中扮演“诸葛亮”和“黄月英”的青年演员李小雨、陈大爽分获表演一等奖。
今年6月21日,河南省“第二届曲剧十大新秀”评出,青年演员符龙、陈大爽、李小雨于如林强手中入选,彰显了南阳文化在中原文化中的的分量和力量。
这几年,市委、市政府给予了中心很多政策支持,每年200多场文化惠民演出得到的补贴,有效地缓解了中心经费压力,为曲剧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动力。但目前,中心仍然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
采访中,有文化界人士认为,戏曲是南阳的文化优势之一,繁荣南阳文艺,需要振兴戏曲艺术。而专业院团是繁荣曲剧文化的重要力量,改革中,一定不要忽视它的公益属性。政府只有不断加强对艺术团体的支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支持文化发展的氛围,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市场”,才能让文艺院团真正演起来、忙起来、活起来、富起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