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抚握琴弦,右手拉动琴弓,两眼微闭,双脚稳稳踏着地,随着手指在琴杆上上下翻飞,一曲悠扬的《夸河南》从贾安基手中的曲胡上“汩汩”流淌而来。那乐声时而铿锵激越,时而舒缓婉转,似乎在诉说这位大柴湖老移民50多年的曲胡人生。
去年夏天,悠悠琴声曾引来人民日报社记者的探访。6月8日,在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前夕,记者采访了贾安基老人。
中等的身材、飞扬的长眉、娴熟的动作让69岁的贾安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老人出生于河南淅川县,幼年经常跟随大人看戏听戏,并渐渐迷恋上曲胡那浑厚优美的声音。1960年春天,时年14岁的贾安基找来一块枣木板,挥起菜刀砍了起来,他想制作一把曲胡。一不小心,菜刀砍到了左手大拇指,顿时鲜血直流,现在指头上还有一道伤疤,每当天气变阴,都会隐隐作痛。贾安基没有放弃,当年冬天,他不仅做成了自己的第一把曲胡,还学会了弹奏,从此开始了与曲胡的一世情缘。
1968年,22岁的贾安基背着自制的曲胡,移居钟祥市柴湖镇。远离故土的移民,何以抚慰心中浓浓的乡愁?报告文学《移民大柴湖》的作者全淅林也是一位老移民,长期研究大柴湖的移民文化,被尊称为“移民活字典”。全淅林告诉记者,河南有句顺口溜叫“弦子响,嗓子痒”,能够在大柴湖听听家乡的曲胡声,对于移民来说是件天大的喜事。每到闲暇时节,移民们都会围坐到一起,听贾安基拉曲胡。当熟悉的弦乐响起,大家仿佛又回到800里外的故乡,缕缕乡愁从他们心头慢慢散去。
“开始他只是喜欢拉曲胡,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把曲胡背上”,柴湖文化站站长李正禄告诉记者:“后来一些移民听说老贾在河南时做过曲胡,就来找他修曲胡、买曲胡,老贾又重操旧业,开始制作曲胡了。”贾安基的曲胡作坊并不大,约四五平方米。一条宽25厘米、长2.5米的板凳算是工作台。地上放着锯子、电钻、凿子、刨子、刻刀等工具;桌子上放着蛇皮、檀木、松香等材料;墙壁的琴架上,挂着几把刚做好的曲胡,每把曲胡上都刻有“国家一级演奏家陈同振监制”的字样。
为了能刻上这几个字,贾安基先后四次背着曲胡去河南南阳市接受陈同振的考核。陈同振是河南省知名曲胡演奏家,许多演员以能在他的伴奏下演唱为荣,其弟子张付中是河南卫视节目《梨园春》的曲胡琴师。
“陈同振老师真不愧是行家,我每次去见他,他都能找出一些问题来,不是说琴筒小了,就是说琴皮蒙得松了,他对制琴工艺的要求非常高”,贾安基告诉记者,“直到去年4月份,陈老师对我的曲胡进行了第四次试听,认为我制作的曲胡音色纯净、宏亮、清脆之后,才同意在我制作的曲胡上刻他的名字。”
随着贾安基的名声越来越响,他的家渐渐成为方圆百里曲剧戏迷的活动中心:有人找他买曲胡,有人找他修琴弦,有人找他伴奏唱几嗓子。对于一些年纪较大、身体不太好的戏迷,贾安基还会上门为他们修曲胡、送曲谱。每日里迎来送往,贾安基过得充实而快乐。他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曲胡、拉曲胡,自己就是累一点也愿意。
倾听曲胡、演奏曲胡、制作曲胡、推广曲胡——贾安基自14岁和曲胡结缘以来,五十余载与曲胡形影不离,一直就在做这几件和曲胡相关的事情。可以说曲胡就是这位老移民的另一个人生伴侣,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记者手记
他们的心事
记者在采访全淅林时得知,曲胡属拉弦弦鸣乐器,是河南省第二大剧种——曲剧(名作有《屠夫状元》《卷席筒》等)的领奏乐器。民间曾有不同的叫法,如胡琴、大弦等。上世纪70年代初,定名为“曲胡”。广泛流传于豫、冀、鲁、陕、台湾等十几个省市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曲胡的演奏特点是“揉、打、滑”巧妙结合,其音乐特点是表现力强,可以伴奏,又可独奏。贾安基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曲胡的演奏特点,就应该在曲胡的制作工艺上有所突破和改进。他深入研究,从歌手的演唱中得到启示,大胆地在琴筒的内部结构上做文章,该阔的阔,该细的细,最终收到奇效,做出的曲胡件件音准、亮脆,韵味浓郁。正因为贾安基的创新,他才成了鄂、豫曲剧界内行称道的制作高手。南阳市曲剧团团长助理李平说:“他的曲胡工艺精、音色美。”南阳市艺校老师刘一评价说:“贾师傅制作的曲胡音色纯净、宏亮、清脆,传统曲胡难以媲美。”记者现场倾听了钟祥老年大学曲剧班领衔琴师江洪建的演奏,颇有绕梁三日之感。
一把曲胡从选材下料到成为成品有很多道工序,老人一点也不敢马虎,即使加班加点地干,一个月也只能做出2把曲胡。同时,因为材料昂贵、成本较高、工艺复杂,经济效益比较低。尽管贾安基试图通过多种渠道推广曲胡,愿意为热爱曲胡制作的年轻人提供学习机会,让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但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人。
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5月14日公布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如何将曲胡制作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贾安基、全淅林这些大柴湖老移民的心事。(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刘明宁新生文/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