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曲剧,是在昆明扬琴说唱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昆明地方剧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说唱扬琴的都是瞽目艺人,多在茶室或私人庭院以卖艺为生,均为自奏自唱的坐唱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主管部门设立了专门的演唱场所——大众游艺场。扬琴说唱与四川金钱板、河南坠子、双簧、相声等多种曲艺形式同台共演;与花灯、滇剧亦有交流,增加了学习观摩、丰富提高的机会。随着艺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许多非瞽目的男女青年加入到杨琴艺人队伍,从而使唱、奏分开,有了带表演性质的小演唱。1953年扬琴艺人以扬琴曲调为唱腔,移植演出了一些小戏,被群众称为“扬琴戏”。1954年11月,扬琴戏以《韩梅梅》参加云南省戏剧艺术工作评奖活动,获演出三等奖。此后,随着大、中型剧目的移植和演出增加,并在剧目题材、唱腔、导、表演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956年9月,昆明人民曲剧团,根据鲁迅原著《祝福》及评剧《祥林嫂》改编的曲艺剧《祥林嫂》上演,获得了成功,并受到凌子风、周扬、费孝通等关注,成为昆明曲剧形成的标志,由于该剧种是以昆明扬琴音乐及昆明方言为基础,也为了与省外其他曲剧剧种区别,因此定名为昆明曲剧。
1957年6月,第一个昆明曲剧专业演出团体——昆明人民曲剧团正式成立。由于专业团体新剧目的不断上演,昆明曲剧的影响逐步扩大。1959年创作剧目《红石岩》参加云南省庆祝建国10周年重点剧目展演,并被列为1959年云南艺术节目会演优秀剧目;部分唱段被昆明一些学校用作音乐教材,昆明曲剧在群众中得到进一步普及。1961年7月,中国戏剧家协会云南分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云南分会联合召开,“昆明曲剧音乐座谈会”就曲剧音乐的沿革、发展、风格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研究,促进了昆明曲剧的发展。此后,昆明地区的工厂、农村、街道业余文艺队伍中,有了昆明曲剧的演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专业演出团体解体,业余演出仍在进行,并创作演出了《金桥文化室》、《边寨雷雨》等剧目。
1978年,昆明人民曲剧团恢复建制,相继演出了各种题材、风格的剧目。演出范围扩大到昆明大专院校、滇南、滇西城镇、工矿、农村,观众面从市民、农民,扩大到部队官兵、学校师生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省内一些地、州、县剧团或移植昆明曲剧剧目:或直接以曲剧形式演出;业余演出面不断扩大。
昆明曲剧的剧目,没有从扬琴曲目中直接承袭,所演剧目以现代戏为主,均为创作、改编或从其他剧种移植,移植剧目在曲剧剧目中所的比重较大。唱词编写讲求上口、押韵、节奏性强、地方语言味浓,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便于演唱。如早期改编的《祥林嫂》演出达150余场。50年代后期创作的《红石岩》为曲剧自创剧目的开端。60年代初,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啼笑姻缘》演出有一定影响。80年代创作的《茶花姐妹》、《爱与爱》、《荣辱之间)参加省、市创作剧目会演均获多项奖励,还创作了大型连台本剧《张三丰》。1986年创作的《诗美伊与阿塞微》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作了新的探索。
昆明曲剧早期的剧本作者大多集编、导于一身。50年代后期,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到曲剧队伍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队伍,创作剧目不断增加,同时上演了大批改编、移植剧目,已积累了剧目170余出。其中现代题材剧目135出,民族民间传说题材剧目5出,古代、近代历史故事题材剧目30出。这些剧目中,本省作者创作、改编的约40出,移植的约130出。从中积累了一批重点剧目。有的剧本由《春城戏剧》以及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还没有注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