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的设计师和唯一创始人—李祖白

李贯通

河南曲剧优美动听,易学易唱,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很快就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地方剧种,在全国是最年轻的剧种。但是很多人对曲剧是如何诞生的,谁是倡导人、发明人,是谁发起的,都说不清楚。

(一)从曲剧的诞生,看谁是发明人

1926年春末夏初,临汝县郑铁楼村的朱万明一行几人,(有汝州的、汝阳的、也有南阳的),到李洼村卖艺谋生,也是幕名而来。李祖白(保长,李门祖长,打过煤窑,哄过戏)安排他们住在本村李家祠堂里.

刚踩着高跷唱了半天,天就下起了大雨,一连就下了5,6天,天晴了,地上到处污泥多深,没过脚脖,仍然无法演出,李洼村的负責人李祖白为了给群众有个交待,提出去掉高跷站着唱,汝州一行人听了很难为情,去掉高跷唱,就成了唱戏的,下九流,名声不好听,又有死后不准葬入祖坟之说,又不能不把他的话当真,思考再三,他们一行几人商量,只在这里登一次台子,就“跪地插香发誓赌咒,苍天在上,谁也不许把登台唱戏的事情说出去!如果谁走漏风声,叫他遭天打雷轰的报应……”,就这样,他们很不情愿的答应了下来。

1926年农历4月初7日,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把他们拉道具的铁角车拉过来做为平台,去掉了高跷站在平台上演唱了“祭塔”“杨八姐闹酒店”等。后人公认,这就是曲剧的开始,就在这一天,曲剧在李洼村诞生了。

这是从高跷曲子到舞台曲子过渡的第一步,为河南曲剧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一大步是苍天给李洼人的恩赐,让李洼人对高跷曲子的唱法有了新的创意,提出了新的演唱方式—¬—去掉高跷,台子上唱曲子。这个农民就是李祖白。李祖白就是第一次唱台子曲子的发起人,发明人;朱万明一行人给以实施完成,是去掉高跷的带头人,完成人,是被发起人,功不可没。

谁是曲剧的创始人,就是创建人,创造人,发明人,不用直言,大家都已经很明白了,这就是李祖白创造了舞台曲子——河南曲剧。

(二)从以前的历史资料记录看谁是发明人

中国戏剧志/河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 曲艺/1983年659页;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1995年1668页,都有这样的记录:“……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郑铁炉村和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由高跷曲“玩友”(业余性质的演员)朱万明、马清坡、陈书奇、李富生、郑君等组成]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颖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不能踩高跷演出,应观众的迫切要求,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跷的牛车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许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等剧目,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从此高跷曲子走上了舞台。…… ”

国内关于曲剧的各种报道资料,不论是杂志和网上都有很多同样的记录,小差大不差。

从报道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应观众的迫切要求",这些观众就是李洼人,这些观众的代表人物就是村里的保长李祖白,他就是照头人。只有他,才说的话有力,朱万明等人会把话当真,才作出极不情愿的举动。一般人随便几句话,朱万明也不会去做自己认为大不韪的事情,才去跪地插香对天发誓。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过程中,李祖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他的要求,朱万明就想不到,因为他没有这种思想;没有李祖白给他们的说服劝导的压力,他们就没有动力。正是李祖白的努力,才使高跷曲子转成了台子曲子,他就是曲剧的发明人、倡导人,创造人。

(三)为什么从没有人说过李祖白是曲剧创始人呢?

1、是人民的认识水平有限,曲剧是非物质文化,没有物质文化那样直观,容易定论,难免有误,才出现了现在的被动局面。现在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水平,谁是曲剧的创始人就很明白了。

本人有几点愚见愿与大家共享,可能有所帮助。

(1)世上原来没有桌子,有人从需要出发,画了桌子图纸,把用途,构造,制作都加以说明,最后由木工去实施完成。设计者就是创始人,发明人,木工不是创造人。

(2)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他把生产的设备,工艺,办法都想好后……,一定有很多工人去帮助试 验实施,把它变成现实。但是发明人是蔡伦,历史上没人说这些工人发明了造纸术。

(3)瓦特发明了内燃机,他是设计者,他一个人是不会把它制造出来的,参与制造的工人一定很多,是生产者,什么时候都不会说他们发明了内燃机,人们都知道瓦特发明了内燃机。

(4)小学生用的橡皮铅笔。原来没有橡皮铅笔,只有橡皮和铅笔,小学生怕丢去任何一个,用一根线把它们拴在一起,用着很不方便。有人把它一改新,设计成了连体橡皮铅笔,申报了专利。厂家还是拿钱买了人家的专利,生产出了橡皮铅笔,专利人并没有制造橡皮铅笔,厂家是生产者,决不是创造人?专利人才是创造人。

(5)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是他第一个也是独一个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了1+1=2。但是,这个猜想是哥德巴赫想出来的,提出来的,他没有证明1+1=2。但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没有人说,也不会说是陈景润猜想,都说是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猜想永远是哥德巴赫的。完成人不是猜想人,猜想人就是发明人。

(6)在百度《曲剧》中的很多资料都可以看到,在1926年农历4月初7日,在把高跷曲子搬上台子曲子的过程中,李祖白对朱万明一行人提出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朱万明一行人很难为情,思考再三,最后跪地对天发誓赌咒……。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才迈出了这一步。很容易看出,谁是主动的,谁是被动的,谁是发起者,谁是被发起者。谁是创办曲剧演出的发起人,谁不是发起人,一目了然。

2、李祖白是村里的负责人--保长,曲剧的记载文章都出于解放后,文革前,阶级路线划分比较清楚,没人去冒险提他为曲剧创始人,为他发奖状。更没人去为他明辨是非。

3、登封的文化底子太厚,能作文章的大事太多,没人来及为李洼的曲剧发源地去记录宣传。报导朱万明一行人在李洼登台演出是必不可少的一段故事,对谁是创始人,谁应该去领奖,无人去作文章,无人再去考究,也占光非浅。

李祖白和朱万明在曲剧诞生中的作用和如何定位,大家心中自会明白。第一个去唱曲剧的人—朱万明,和第一个生产橡皮铅笔,制造内燃机的工人,陈景润是一样的,不是创造者。李祖白和蔡伦、瓦特、哥德巴赫、橡皮铅笔的专利人是一样的,是创造者。李祖白才是创办曲剧演出的发起人,倡导人,设计师、创造人。是他第一个提出了去掉高跷台子上唱曲子的。

他能提出这种观点,并非偶然。(1)、天时客观条件适宜,被逼而出。(2)、他打过煤窑,哄戏(组织剧团)多年,胸有成竹,有台上演出的经验,有这样的思想。(3)、他在村里有权有地位,说话有人听,能发号施令,并非无名小卒,说出话来能在地上砸个坑。朱万明一行人会把他的话当真,才走出了不情愿的这一步。只有他,才会把这种设想变为现实。

李祖白创造了河南曲剧,可谓“曲剧之父”,是曲剧的设计师,缔造者,发明人,是当之无愧的,在科学道路上是不分阶级的。朱万明一行人是去掉高跷的带头人,完成人,功劳非浅,应铭记在心。

以上都是从曲剧诞生的形式而谈的。曲剧的唱腔,音乐设计来源于河南所有会唱曲子的地方,相传已有四百多年,有成千上万无记名的艺人在相传中创造,修改完善的,历史上也无指名道姓的资料记录,创始人已无法考证,没有具体的指名道姓的创始人。虽然创始人很多,李祖白就成了唯一的能公开指名的创始人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