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提起常香玉就想起花木兰,提起马金凤就想到穆桂英一样,当我们提起张新芳,就自然会联想到她演的陈三两。张新芳在陈三两身上付出了她毕生的心血,陈三两也反过来成就了张新芳,给了她荣誉和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陈三两》,就没有声名显赫的曲剧皇后张新芳。
每当我忆起张新芳,首先就想到上世纪50年代初,在开封永安舞台看她演出《陈三两爬堂》的情景。在开封老火神庙内用席棚搭建的这座戏院破旧不堪,戏台前摆放着十几排歪歪扭扭的长条木凳,戏台前的柱子上还吊着两盏备用汽灯。幕布也很破旧,戏台上仅有一桌两椅,没有布景,没有音响,更没有字幕。唯一能炫耀剧团声誉的,是上级文化部门颁发的,或某些单位送来的数十面大红锦旗,悬挂在戏院的醒目之处。演员的服装也同样很破旧,甚至四个衙役的服装都是用一般士林兰布做成的,就连主角的戏装也很破旧,水袖、裙子也是脏兮兮的,已显不出本色来。谁也想不到,在如此破旧的戏院里,穿着如此破旧戏装的演员们,竟能演出日后成了张新芳的代表之作,至今仍久演不衰的好戏来。张新芳出场后“陈三两迈步上公厅”那八句唱段,就迎来了满堂喝彩。这出戏几乎由她一唱到底,无论是“家住山东临清县”,还是“猛虎跟着猫学艺”;无论是“这枝笔,谁造成”,还是“大堂上分明他是陶哥儿”,一声一腔都唱的声情交融,不时引起阵阵掌声。她用演唱倾吐了精通唐诗宋词、诗书礼易、皇帝内经,双手能写梅花篆字,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才女李素萍沦落为烟花妓女的悲惨身世;宣泄了对失散十二年,如今身居五品州官,却贪赃卖法的胞弟李风鸣的无比怨恨;同时流露出七岁上由她收留,精心培养成八府巡按干兄弟陈奎的自豪与期待。她一个人半台戏,准确诠释了剧中人物,他生活伴侣刘道德扮演李风鸣,唱做俱佳,也为这出戏增色不少。
一出《陈三两爬堂》轰动了古城开封,也震撼了中州大地,后经加工整理,于1959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了戏曲艺术片。因为这出戏的故事构思角度奇特,戏曲矛盾处理巧妙,包含戏曲元素丰富,曾得到田汉、梅兰芳等戏曲大家的高度赞誉,并很快风靡全国,且被众多剧种所移植。崔兰田首先把它搬上了豫剧舞台,接着李世济、孙毓敏经过改编也相继搬上了首都京剧舞台,彭艳琴移植成了河北梆子,越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也作了移植,使陈三两走出河南,成为全国众多剧种、众多名家传唱的艺术形象。张新芳也随着《陈三两》的传播而被省内外戏迷所熟悉,“陈三两”无疑成了张新芳的一张艺术名片,张新芳也迅速走红,被戏迷誉为“曲剧皇后”。
祖籍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的张新芳,七岁学戏,九岁就唱红舞台,几年后便名声大震,成为第一位曲剧优秀坤旦。她20来岁便带着一副好嗓子一路北上,叩开了当年还是河南省会的开封梨园大门,加盟到开封市曲剧团。当年曲剧男旦李金波、李玉琳,论辈份比她高,论演技比她强,但靠她的勤奋好学,她的演唱功力进步很快,博得了戏迷的喜爱,并很快成为剧团的台柱子之一。后来李金波调到郑州,李玉琳退出舞台后,张新芳便当仁不让地坐上了剧团的头一把交椅。
张新芳在开封生活了几十年,应该说上世纪50年代,是她演出最频繁的十年。一年365天几乎天天登台,有时一天要赶日夜两场。是这就要求她不断排新戏,靠演出剧目不断更新,来满足戏迷的欣赏需求。成年累月在舞台上拼杀,使她的嗓音经常处于疲劳状态,以至于发展到有些沙哑,这非但对她演唱丝毫无损,反到增加了她的唱腔韵味。这十年是她艺术的收获期,除《陈三两》外,她还创作了《卖油郎独占花魁》、《荆钗记》、《钱塘县》等戏。
有人说“张新芳最爱哭戏”。这话不无道理,她出身贫苦,极易唱出人物的感情,她本腔大调,他以哭帶声,以泣行腔,常常动情动色,唱得悲愤凄凉,感人肺腑,她的表演不温不火,规范到位。用她炉火纯青的演技,成功塑造出陈三两、秦香莲、钱玉莲、祥林嫂等古今悲苦的妇女形象。但她戏路宽广,绝不是只能唱哭戏,演起喜剧角色来也得心应手。在现代戏《山鹰》中扮演的闪大妈,《报春花》中扮演的魏大姐,把人物的勤劳质朴的品质,豁达开朗的性格刻画的很到位,她极具生活化的表演,还不时引来观众的阵阵笑声。
有人说“张新芳唱腔太冲、太俗”。诚然,她的唱腔的“冲”了些,少年时期在农村高台上奔波多年,她年纪小,但底气足,腔口大,出道不久便有“喊一腔,一下子传到八里岗”,这是对她嗓门大的赞扬。走进开封舞台后,虽然演出环境变了,唱法收敛了些,但她发音部位及方法未变,依然不用音响,声音也能传的很远。所以看她的戏,即便你坐在最后一排,她的声声腔腔,字字句句,你也能听得真真切切。但说她的唱腔“太俗”,就有失偏颇了。细听她的唱腔行腔高亢而又不失婉转,音域宽厚而又透着明亮,怎么能说“俗”呢?
老戏迷都知道,早期曲剧演员从小都练就有踩高跷的绝活,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张新芳踩高跷也身手不凡。50年代开封市曲剧团有支高跷队,那年月宣传活动多,他们也经常绑上高跷上街宣传,身为剧团主演兼团长的张新芳当然要身先士卒带队参加了。一次在午朝门看到曲剧团高跷队,从龙亭后面开会回来,他们踩着高跷,合着铿锵的锣鼓点,在夹道观看的人群中尽情的表演。他们是专业演员,化妆、服饰和表演都要比其他文艺宣传队伍高出一筹。有人认出了张新芳,顺眼望去,见她手提花蓝扮演仙姑,和其他演员一道,她脚踩高跷,如履平地,或走或跳,她风度翩翩,潇洒舒展,全然没有了舞台上收腹抱肚,含胸移步的姿态。
后来张新芳调到省曲剧团,我再也没进剧场看过她的戏,只是在屏幕上还经常看到她。如今“斯人已乘仙鹤去”,老太太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每当从电视、广播、报刊看到她的信息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老太太年轻时,在开封破旧的戏院里演出时的情景,浮现出她众多的艺术形象,甚至还浮现出当年她踩高跷的身影,一切都稍纵即逝,又是那样清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