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艺四十余年,博览众长,一专多能,成功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她,在唱腔上继承了绍剧高亢、激昂、韵味浓厚,大胆借鉴吸收其他剧种的方法,运用丹田中气和共鸣音,使声腔与剧情、人物紧密结合,形成了刚柔相济、抒情婉转、悦耳动听的独特风格;她,在表演上力求精确、优美、细腻、传神,刻画人物性格鲜明。她,就是绍剧第一女小生——赵秀治。

走进赵老师的家中,墙上挂着两幅她在舞台上的照片,英姿飒爽。见到赵老师本人,黑色的卷发,和舞台上不同的是,身着居家服的她,有着洗尽铅华之姿,和记者的聊天过程中,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依然是舞台上的风采,好似把戏曲融入了人生。

A、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十多岁的赵老师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因为年轻时期的基本功练习,让她比一般人身体都要好。“现在的身体是专业上的延续,身体健朗,肺活量大,人又挺拔。”

七零年的时候,赵秀治18岁,从小喜欢唱歌唱戏的她在平水镇上从事幼儿教师一职,是平水文艺宣传队中的一名骨干。当时绍剧培训班来招考,宣传队的老师就推荐她去参加考试。因为嗓音上的优势,当时老师们都挺看好她的,但是存在一个问题,18岁对于一个学习戏曲的人来说年龄偏大,考虑到还要练习基本功,大家存在争议。一个月漫长的等待之后,天天跑邮局等通知的赵秀治觉得希望渺茫,没想到在最后一天收到了复试通知。

这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之一,家里并没有很赞同她进剧团唱戏,尤其是母亲在思想上并不是很认可,认为一个女孩有着幼师的工作,何必要跑去剧团工作。但因为赵秀治自己坚持,她觉得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一定要加倍努力好好学习。

进到剧团之后,别的学生小到11岁,大到还有一个比自己大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赵秀治更加努力,自己不断要求自己。压腿、下腰,只要是自己能做到的她都认真地去学习;练嗓子,练唱腔,后天可以弥补的东西她比别人都要认真学习。在练习两年之后,她开始登台演出。

25岁,从《沙家浜》里“沙奶奶”的老旦形象,成功转型为《狸猫换太子》中“陈琳”的小生形象,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刻苦。45岁,为了赶上争“梅”的末班车,她只身前往上海郊区的建筑工地,从在那里的绍兴企业老总手里拉来了赞助,解决了演出所需的3万多元费用,自己却在上海火车站的地下室小旅馆住了3个晚上。

那么多年的厚积薄发,让她将《葫芦案》中的“贾雨村”形象演绎得如此惟妙惟肖,也因此拿下了第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和中国戏曲专业最高奖——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B、做一行,爱一行,工作永远是首位

虽然赵老师现在退休在家,但是绍剧艺术对她来讲是终身的职业,有时她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时候辅导业余戏迷。现在不管是嵊州、上虞还是诸暨,仍然有她大票的戏迷朋友,只要说出“赵秀治“这三个字,就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和赵老师年轻时候的忘我工作密不可分,在所有人称赞的背后,是没有人看到的汗水。

79年的年末,赵秀治接到通知次年的8月份,将举行文革之后首次青年大汇演,而得到通知的赵秀治刚好怀孕了。领导很重视这次演出,赵秀治又面临了抉择,是要生孩子还是演出。在经过家里的讨论之后,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她为了文艺工作的演出,做出了自己的牺牲。

舍弃腹中胎儿之后还没休息多久,就要春节下乡演出,据她自己回忆,早先的演出不像现在,有专车接送,以前我们去乡下汇演,都是自己背着行李,大清早开始赶路,走到中午才到目的地,吃完午饭下午就要开始演出。生活的环境也很艰苦,晚上就在农村的小学教室里休息。连续半个月的演出,让本来就身体虚弱的赵秀治大病一场,嗓子发不出一点声音,后遗症更是头离不开帽子,落下一身病。

第七届曲艺节在绍兴颁奖,开幕式当天,下着蒙蒙细雨,赵老师在二院和新建路的交叉口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被从侧面开过来的汽车撞倒,顿时就晕了过去。送到医院之后,发现头上开了个大口子,腿也被撞断。醒过来的赵秀治没有想到身体上的伤痛,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下可完了,已经准备了3年的《真假悟空》怎么演?“我当时已经退休了,而且受了这么重的伤,即使不演了,也绝对不会有谁来怪我。”然而,这个瘸腿的“唐僧”却异常坚定地要取“真经”。“

演出当晚,赵秀治肿着腿,医生在后台全程陪护,开演前半小时,要给她上一次麻药,演到一半的时候,再上一次麻药。演出一结束,马上回医院。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疼痛。演出的头天晚上,赵秀治一宿睡不着觉,整个腿像火烧一样,戏迷朋友特地为她带来了从泰国进口的药膏,可以清凉止痛,抹上药膏,没一会儿药膏被烤干再抹上药膏,就这样反复止痛,一晚上,一根药膏就这样被擦完了。

九天的演出,白天,赵秀治在医院进行治疗,晚上,她就忍着伤痛,站在台上为台下的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每一个为她叫好的戏迷,都不知道这个演出比平常难太多了。赵秀治又因为在绍剧《真假悟空》中“唐僧”的出色表演,获得了中国戏曲政府最高奖——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表演奖。

“我自己都想不到能挺过来,普通人都无法正常站立,但我心里想着,这场演出一定要把它做好。”这样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敬业精神,怎能不让人竖起大拇指呢?

和赵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让记者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闲时学,要紧关头用“,赵老师一直说自己戏运好,一路走来,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她自己付出的艰辛,却不足挂齿。每个获得成功的人,他一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抓住了就是自己的。

“人是可以退休的,而我和绍剧也是一辈子无法分离,艺术是永远不会‘退休’的。”

人物名片

赵秀治,浙江绍兴人,1952年8月生,工小生,现为浙江绍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剧协副主席,浙江省第八、九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津贴。

赵秀治曾成功塑造《狸猫换太子·九曲桥》中的陈琳、《烈火真金》中的王秀姑,《霍光废帝》中的田延年,《长河送嫁》中的韩仲子、《葫芦案》中的贾雨村,《咫尺灵山》中的唐僧,越剧戏曲电视剧《汉武之恋》一中的汉武帝,绍剧戏曲电视剧《新官劫》中的周宇天等30多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绍兴生活周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