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亲访源—昆剧·婺剧交流演出活动”12月15至18日举行

“百戏之祖”昆剧和浙江第二大剧种婺剧,一个内敛细腻,一个夸张激昂。这两个看似相距甚远的剧种,却是可以寻亲访源的“旧相识”。日前,上海昆剧团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正共同策划发起的“寻亲访源—昆剧·婺剧交流演出活动”,第一季将于12月15日至12月18日举行共4场演出,上昆排出了众多经典剧目,婺剧团则主推了青年演员楼胜和杨霞云,后者今年刚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的榜首。

可以连演3天4夜的婺剧

婺剧俗称金华戏,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因金华素称婺州而得名,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和很多如今奄奄一息的地方剧种不同,婺剧在浙江的生存状况可谓风生水起。据浙江婺剧院党委书记王亦平介绍,不久前,就有民间自费出资请来9个婺剧团共同演出,连演三天四夜,一共演了64出戏,可见婺剧市场之旺盛,剧目流传之丰富。“光浙江婺剧团每年就有700多场演出,基本上可以天天演都演不完。”

婺剧传承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共有高腔、昆腔、乱弹、徽调、滩簧及时调六种声腔。婺剧音乐高亢爽朗、气势磅礴,表演夸张生动、感情强烈,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身段、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画的人物姿态。

昆腔是婺剧六大声腔之一,婺剧舞台上还保留了一大批传统的昆腔剧目。在去年中国昆剧艺术节上,婺剧昆腔戏首次被列入展演剧目。而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也曾吸收婺剧的表演特色来丰富自身。上昆团长谷好好介绍说,当年,她的恩师王芝泉、张铭荣创作演出的《挡马》中,诸如踢宝剑、椅子功等许多高难度的表演动作,都有着婺剧老艺人的创作贡献。

虽然婺剧在当地市场火爆,但来上海演出并不多。这两年,谷好好等也常去婺剧团授课,两大剧种、两个院团间几十年的交流,也促成了本次“寻亲访源—昆剧·婺剧交流演出活动”的举办。

4天演出展示

“武戏文做,文戏武做”

此次的4场演出中,有两台是昆剧和婺剧的折子戏汇演,两台是婺剧折子戏专场。昆剧的8出折子戏都是国宝级艺术家亲授的经典,而婺剧剧目则包含了高腔、乱弹、徽调、滩簧等各种不同形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断桥》是婺剧“文戏武做”代表作之一,有“唱死白蛇,做死青蛇,跌死许仙”一说。白娘子和小青的“蛇形”、“蛇步”、许仙“十三跌”都极富特色,而三人共同塑造的人物造型恰似敦煌飞天,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

16日在兰心大戏院的专场由婺剧优秀青年演员楼胜一人挑梁。工文武生的楼胜去年曾在昆剧节上以一出昆腔《火烧子都》技惊四座。和楼胜搭档的29岁旦角杨霞云,去年刚刚获得白玉兰奖榜首,是历年来最年轻的榜首获得者之一。今后上海昆剧团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还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合作演出交流活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