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是中国剧坛上的一朵奇葩,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一直深受浙江中西部地区群众喜爱。素有“徽剧的正宗、京剧的祖宗”之誉。婺城作为婺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直以来婺剧盛行,与婺文化融为一体。婺城区十分重视婺剧的发展和传承。

金师附小、东市街小学、琅琊小学三所小学作为婺城婺剧进校园活动的先行者,已小有成绩。它们的婺剧表演引来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关注,参与了《快乐戏园》节目的录制,这不仅仅是对这三所学校婺剧发展的肯定,也是对婺城婺剧教育的肯定。

东市街小学

“我最喜欢唱歌,以后要当一名歌唱家!”在东市街小学,12岁的叶颖小朋友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她说,同学们都叫她“校园小歌星”,前不久还上了央视的《快乐戏园》,表演《郭子仪拜寿》、《穆桂英挂帅》等婺剧段子,每每演“小生”都能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所以自己越来越喜欢唱婺剧了。

据带队老师王璇介绍,学校自2003年便开始了以婺剧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希望在营造良好艺术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戏曲文化修养,增强学生艺术鉴赏水平、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经过八年多的实践探索,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婺剧小演员,也使婺剧逐渐成为我校的艺术教学特色。

“其实今年已经是我们第二次上央视了,第一次是在东阳表演,然后将录好的带子送去北京,这次是赵保乐老师他们亲自来金华拍摄,对我们的小演员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大家都很开心。”王璇说,本学期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婺剧教学水平,特聘请了浙江婺剧团的朱云香、周跃英两位老师于每周二中午来学校,给婺剧社团的五十来位学生上婺剧表演课。

当问及上央视是否紧张时,小朋友们都表示“没感觉”、“还好”,其中的一位陆佳佳小朋友说,“紧张倒是不紧张,就是上台前大家都很想吐。”记者纳闷之余,陆佳佳说,因为演出时头上戴的凤冠又重又紧,压的头很痛,而且脸上画着各种五颜六色的颜料,味道非常难闻,大家想吐又吐不出来,十分难受。“但是一上台表演就不痛了,演完下来又开始痛,很奇怪的。”一旁的小朋友接过话说:“第一次上台的时候因为头痛还哭了,脚也发抖,但是现在演多了都习惯了,每次看到电视里的自己都觉得特别兴奋,爸妈还会奖励好吃的,上电视真好!”带队老师王璇还说,五月中旬,学校将举办第一届《亮丽少年行——婺韵飘香 童心飞扬》婺剧艺术节活动。内容包括雏英争章展示课、婺剧勾眉画脸、亮丽少年风采秀等环节,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带动全校师生一起来弘扬我们金华的婺剧文化,也要求东市街小学的师生“人人会唱一段简单的婺剧片段”,努力将婺剧特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金师附小

“迷蒙中,赶路程,昼夜不停;登高山,涉深水,万苦千辛……”一曲《雪里梅》(又名《哑背疯》),一位七八岁的小娃娃,一身扮两人,下面是哑父的腿脚,上面是疯瘫女的身躯,此情此景被金师附小的小朋友们演绎得淋漓尽致。

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潘佩瑜小朋友是第一次上央视,老师何芳说她上幼儿园时便接触过婺剧,有一定的基础,演起来虽显稚嫩却也惟妙惟肖。平时孩子们常演的剧目主要有《中华神韵》《雪里梅》《抬花轿》《僧尼会》等,这些剧目也在金华市及婺城区的婺剧比赛中获得了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金师附小是从1997年开始对婺剧的学习,早年演唱的《白蛇传》在金华地区便已有些名头,多年来,婺剧教学一直没有中断。如今学校为了让喜欢婺剧的孩子们能够有一个学习的场地和氛围,特别成立了婺剧社团,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五十人。为了能让孩子们接触和学习到更为全面的婺剧唱腔、手法、步法,学校还专门请了陈美兰、吴淑娟、汪光明等知名婺剧演员来校授课、指导。

“只要学生有兴趣,即使唱得不好,我们也会让他们加入社团,赵保乐老师说过,小孩子们学一些戏曲挺好,将来不一定要成为表演艺术家,主要是培养一种兴趣,也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方式。”何芳说,在排练过程中,有些孩子一直带病坚持训练,特别是中间还有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小小的身体似乎能爆发出大大的力量,让人很是佩服。

金师附小校长表示,继承、弘扬和普及婺剧文化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开展“婺剧进校园”、“婺剧进课堂”活动以来,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金华婺剧历史、婺剧唱腔和经典剧目,而且在学唱学演的过程中对婺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他们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模样,我们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希望婺剧这一古老的剧种能在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心中发芽、开花,在一代又一代的婺州儿女的传承下发扬光大。

琅琊小学

“说实话,这次节目被选中参与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的录制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因为《九龙阁》选段这个节目我们启用了新演员,并且只排练了一两个月,时间很短。”琅琊小学带队老师郑寅并不讳言,“但在知道入选后,我们都觉得十分荣幸,也很欣喜,这次对学校婺剧教育的肯定,也是对同学参与婺剧演出的鼓励。”

“想起那次去比赛,我的心情特别兴奋,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登台演出,那时的我也特别紧张。上台时,那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射在我的脸庞,显得光彩夺目,特别闪亮。”《九龙阁》选段的两位主演回忆起当前的录制兴奋地说道:“我们喜欢婺剧,因为婺剧使我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有乐趣。”

确实,现在学校有很多学生都开始对婺剧爱不释手了。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婺剧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2010年学校被确定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传承教学基地。最早在全市启动“婺剧进校园”活动的琅琊小学,已开展婺剧教学活动整整7年,不仅让青少年了解并欣赏婺剧,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更弘扬了本土传统文化。走进琅琊小学,你会时时感受到学校营造出“学婺剧、唱婺城”的浓厚氛围,校园的墙上挂满了各色婺剧脸谱,婺剧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在具体教学上,该小学各科老师可谓是“各显神通”:音乐教师教育学生在婺剧唱腔上下工夫,语文老师为学生诠释婺剧剧本中的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开展婺剧进校园以来,学校很多节目都获得过较高的奖次:其中婺剧《小曲悠悠婺江边》曾获浙江省录像比赛二等奖、金华市婺剧比赛一等奖、婺城区婺剧比赛一等奖,并在中央戏曲频道播放;《穆桂英下山》获婺城区婺剧比赛三等奖,并参加宣传部组织的演出;《虎牢关》获婺城区婺剧比赛优胜奖;婺剧《九龙阁》选段《宗保招亲》代表市少工委参加了金华市首届校外教育系统文艺汇演。

琅琊小学是浙江省首批舞蹈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也是婺城区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农村小学。多年来学校坚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为宗旨,以“农村孩子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为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特别是艺术教育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

吴向东校长说,婺剧的教学是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所浙江省舞蹈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好传承、发扬广大。今后学校会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婺剧教学的覆盖面,多开设婺剧班,让婺剧走进每个学生,让更多学生深入接触婺剧,把婺剧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同时要集思广益,精心编排几个婺剧精品节目,走上各级舞台,展示农村孩子的婺剧才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