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看过绍百的《白蛇前传》,很早以前就看过浙百的折子戏《断桥》,《西湖山水还依旧》的唱段更是脍炙人口,越剧的白娘子面对烟波浩渺的西湖,追忆春日相逢、风雨同舟的当初,却只有“一腔深情付东流”。那时候看越剧版的断桥,不管是绍百的还是何夏姐妹的,都是身段技巧的大量展示,那时候看得眼花缭乱,只觉得女小生演这个真是太不容易了,所以目前为止也很少有人能达到当年夏赛丽和花帅的水准。
后来过了几年才知道原来最出名的断桥并不是越剧的,而是浙江金华地区一个地方剧种婺剧,她们的断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演白蛇青蛇的张建敏陈美兰已经成为婺剧的代表人物,陈美兰还在2007年与茅老板、林工同榜摘梅,当然是二度梅了。听说了是听说了,但是一直也没怎么亲眼看到过全剧,倒是在某些晚会上看到点片段,许仙是谁演的,已经全然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婺剧的扮相不像越剧那般生活化,也不像京昆那种妆面,似乎有点介于两者之间,唱腔比较高亢,咬字比越剧的嵊州方言要好懂一些,不过也得借助字幕。这次借保留剧目展演的东风,浙江婺剧团带来了代表剧目《白蛇前传》,当然已经不再是师长级的张建敏陈美兰主演,而换了新一代的婺剧演员。
说来还真巧,新一代婺剧演员我知道一对小夫妻,杨霞云和楼胜。楼胜当年和张琳一起上过央视的戏苑百家,是新生代婺剧小生杰出的人物。而在浙江新松计划折子戏专场上我见识到了杨霞云那一身功夫,她带来一段穆桂英战洪州,大靠长枪、英姿飒爽,我对这种女性形象最没有抵抗力,更何况她演的是穆桂英,顿时煞到我。后来浙江省戏剧节的时候,她们带来了这出大戏,但是居然都是在下午演的,真是郁闷到家啊,只好放弃了。后来浙江省梅花奖初选的时候,我听说浙婺将小杨姑娘报了上去,当然她太年轻了,被刷下去是必须的,不过这证明了在剧团心目中,这是一个将要重点培养的好苗子。这次白蛇前传我估计是会杨霞云和楼胜来演的,便决定无论如何当去一看。本来心里猜测的杨姑娘会演出白蛇,楼胜么自然是许仙了。
那天和FF一起去看了,本想去票房买票,谁知票房那人爱答不理地指指外面,说了俩字“后面”。我们面面相觑,便寻到后面看看哪里能买票,结果啥也没看到看到侧门了,就堂而皇之走了进去……拿到说明书一看,这次楼胜居然只有半个许仙,前半个许仙是个女小生演的。我对于越剧之外其他剧种的女小生都有点不适应感,不明白这是为毛?小杨姑娘居然演的是青儿,心里有点那个啥,颇为不解啊不解。我看了穆桂英那个片段后觉得杨姑娘有英气、显然属于刀马旦那类,青儿有点小花旦做派,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安排。不过等我看了之后,就觉得这条小白蛇也是非常棒的啦!
杨霞云的青儿台步非常得漂亮,功底扎实基础好的演员表现在舞台上不仅仅是打戏精彩,而是身段到位、台步流畅、水袖漂亮。而且她学蛇形的动作,双臂和头呈三段展示确实惟妙惟肖,看着就是一条可爱的小青蛇嘛。
这青儿的眼神特别的灵活,白蛇与许仙相遇时,她左右顾盼真是灵活俏丽,而到断桥时,手持双剑一路追杀,气势很是凌厉。这姑娘发怒的时候感觉好像身旁的气场嘭一下张开了似的,婺剧的装扮旦角后面都有条发辫,她把发辫叼在嘴里,怒目圆睁,居然还斗鸡眼了。
水斗那场戏小杨姑娘手挥巨大的令旗,无数龙套翻着跟头上来,满台旌旗招展、杀声震天。这里真要赞配合的默契,令旗一卷一翻,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稍不注意就要出事故,而且卷动那么大一面旗帜,手臂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视。
比起青儿的凌厉来,演白蛇的这姑娘气质显得温柔可人,难怪要让她来演白娘子了。第一场西湖初遇许仙时,她面对许仙情怀触动的楚楚娇羞,风雨同舟时已然钟情却欲言又止的情态,完全是小女儿心曲,哪有成仙为妖的丝毫模样。当青儿问她你觉得那少年怎么好了?她说只觉得他那种容颜带愁的样子,分外地……说着转身低首,当下就让观众觉得白蛇已然动情,而那西湖边的柔弱少年更触动她怜爱之心。说到这里顺便说说前半场许仙,我本来抱着看楼胜的心情来看的,谁知前半场许仙看下去居然觉得她也挺适合前半场的,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特别是游湖时手持竹伞、漫步湖边时,竟觉得此情此景之下,白蛇动心实属正常。西湖本来就是爱情的圣地,更何况春光旖旎,又有这样一个温存儒雅的少年书生。艄公唱起了著名的词儿“百年修得同船渡,十世修得共枕眠。”今生能够相遇、相识、相爱、相许,是三生之前早已订下的盟约。
约了许仙造访之时,白蛇已经迫不及待地换上嫁衣,舞台上更是矗立起了斗大的囍字,许仙登门,白蛇迎了出来,四目相对,万千情意,洞房花烛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一般的戏剧在红烛喜堂的时刻便会戛然而止,以后的婚姻生活如何波折是不在讲述范畴的。而白蛇传里,这仅仅是个开始……于是顺理成章的便会有下面的情节,法海出现、许仙生疑、端阳劝饮雄黄酒。只可惜白蛇一片痴情,明明知道这酒是不能饮的,为了消除许仙疑心,不得已饮下一杯,又为了许仙一句“饮过双杯酒,夫妻恩爱到白头”这样的誓言,又饮下一杯。在这场戏里,劝饮、推辞、纠结、矛盾,虽为夫妻,终生嫌隙。在疑惑中却又有亲密,两人的身段常常纠缠在一起,很是好看。
终于现了原形
吓煞许仙,一个直挺挺的僵尸。
青儿回来,唤醒白蛇,惊见许郎已死。在越剧里面,这里往往会是很长的抒情唱段,声泪俱下、椎心泣血,但在婺剧里,唱段真得比越剧少多了,主要靠身段形体和表演来体现。
紧接着是著名的武戏——盗草、水斗、断桥,不得不赞叹婺剧的武戏确实厉害,打得激烈翻得精彩,龙套整齐、精神饱满,整个舞台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吸引着你的全部注意力,更神奇地是,居然搬了条龙上来,除了龙头龙尾全部由人架人这么连接起来。青蛇的功夫是不消说了,那么温柔可人的白蛇手持双剑的时候,居然也很有英气,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白蛇昆仑山上盗草时跟鹤鹿二童打斗,她远不是对手,先是被打掉灵芝,接着打落长剑,眼看就要丧生,南极仙翁出现及时喝止了二童,命白蛇下山。这时白蛇已是鬓乱钗横死里逃生,她挣扎起来朝着灵芝的方向扑过去,却被二童死死拦住。眼望着地上可望而不可及的灵芝草,眼神里流露出悲哀与绝望,此刻伴唱起,“但求同死”,她蓦地捡起地上长剑便要自尽,这一刻的表演非常打动人,而且我觉得也能看出白蛇这个演员演戏的悟性,起码在需要绷气氛的时候她沉住了气,戏剧效果便出来了。后面水斗的时候,姐妹俩并肩作战,台上演员如穿花绕树一样,而且婺剧的武戏做得很真,速度快对手戏激烈,一个小和尚一棍子打在白蛇肚子上,那个动作做得真实极了,似乎你都感到这一棍的致命。
断桥是楼胜大显身手的一场戏,婺剧的唱段确实比越剧少,“急忙忙逃出了金山祠堂”在越剧里一段唱,婺剧里全部是念白。楼胜看着真瘦,而且脸型是容长脸儿,跟前半场的许仙有点相映成趣。因为男小生个儿不低,他没穿厚底靴。在这场戏里,主要是大量的奔逃动作,展示许仙惶急逃窜的心理状态。但是我看的时候好像觉得动作什么的是到位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不是特别感染人,小楼同学可以再琢磨琢磨怎么把握人物状态。到青白二蛇赶了上来,小青怒气勃发,白蛇左右为难,许仙畏惧万分,三人的场面向来是经典,无数经典造型一一呈现。年轻就是好啊,许仙把青蛇举起来转圈子那个动作,我就没见几个越剧演员做成他那个程度。
这张很有趣儿,许仙躲在一边,小青在另一边,忽然扑过去,唬得许仙哧溜一下躲到白蛇身后,简直是耗子见了猫。
楼胜这里演得很传神,怕到极处那种感觉出来了,眼神一错不错地盯着剑尖,生怕小青一个失手,自己一命呜呼了。
小白蛇多么地深情款款
杨姑娘又斗鸡眼了,瞧瞧白蛇姐姐那无奈又怕她伤害许仙的表情
青:这是什么? 白:是天。 许:啊,是……是天啊!
青:这又是什么? 白:是地 许:啊,是地啊!
青蛇又怒了,你也知道有天地?于是许仙就华丽丽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挨了一记耳光。
被小青扇了一耳光后的飞跪。
白蛇开始倾诉衷情、吐露心声,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许仙虽然懦弱自私,但是终究还是懂得真情可贵。明白了娘子一片深情后,痛心疾首。
许仙忏悔,白娘子自然原谅了他。但是青儿那关就没那么好过了!
许仙表明心迹,越剧里好像有段“纵然娘子是灵蛇变”,这里没有,但是也唱了一段。唱到最后表明自己愿与白蛇白头到老的决心,许仙上前拿起白蛇的发辫为她梳理,这个好玩的小细节就出现了。小青一见大为不满,当即上前一把把许仙挥开,许仙猝不及防跌出几步开外,眼睁睁地看着青儿夺过发辫代替自己的工作,更好玩地是青儿一边为娘娘梳理发辫,一边还回头得意地示威地看着许仙。笑死个人,让我想起浙百那版的小青儿也是,在烟消云散之后,许仙拾起披风,想给白娘子披上,小青赶上来劈手夺过,替白蛇系好披风。笑死我也
看青儿的神情,多少不爽多少不甘多少示威在里面啊,再看白蛇的神情,又有几分无奈几分吃惊?
烟消云散,雨过天晴。婺剧里似乎没有青儿一怒想要自己回峨眉山,不再管你们这些破事儿的情节,自然也没有白蛇安抚小青的唱段,青儿最终还是心疼姐姐,原谅了许仙。一家人和好如初,西湖山色依然如旧。
谢幕
这张小白很温婉,青儿咋了?头痛啊?
于是小白很体贴地来安抚了,好有爱!
西湖申遗刚刚成功,就看了这么一场发生在西湖的传说故事,似乎真有点应景的味道。从开场时“春日西湖最多情”到终场的“秋日西湖无纤尘”,如果没有西湖作为背景,这个故事终究会失色不少。正是春日西湖那样温情美好,爱情的萌生才显得如此动人。而“断桥未断肠已断”的虚实相衬更是写情写景的妙笔。越剧那段流传久远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想那时,三月西湖春如绣。与许郎,花前月下结鸾俦。”情景交融的手法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啊,每当三月时候漫步西湖时,总会想起这么一句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