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赤壁周郎》

央视11套最近开始放了不少婺剧,我想可能是得益于之前举行的“婺剧之星”婺剧青年演员大奖赛。请了央视的白燕升当评委,也和央视戏曲频道一起录制比赛节目。这样一来,为婺剧打开一定的知名度,让外界开始了解婺剧,走进婺剧。

昨天放的是义乌婺剧团的新戏《赤壁周郎》,和爸妈一早就在电视前面坐着等着开锣。毕竟是老家的剧团,作为一个县市级,义乌确实很了不起,创造了多少个历史?县市级剧团上央视演大戏,应该是非常少见了。看了也没有失望,觉得还是挺好。

这部戏名为婺剧,实则婺剧的韵味已经有所降低,作为我爸妈这样的资深农村老戏骨,看了很不过瘾。就是我这样的听了,也觉得很不过瘾。戏曲的改良风,从浙百开始,愈演愈烈,不知道是不是对戏曲的一种荼毒?但是还是用时间来验证吧,能够经过历史验证的,总是好的东西,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了点。

这出戏,看得出来,义乌婺剧团绝对是下了大血本的。虽然演员阵容并不太够强大,很多须生都用了女性扮演,显得阳气不足,略显尖嘴猴腮,但是这一点已经比越剧要好很多了。舞美绝对值得一提,非常的汉朝,朱红、凤纹、汉装……浓郁的古典汉风。我想光靠义乌本地的舞美设计能力,可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后来网上一查,果然,下了大血本请人的,看来还是值得。灯光和服装,也是绝对的够赞,应该说,这些为这出戏确实加分不少。

剧本很赞,我觉得拔高了周瑜的角色高度,周瑜本应带7分英气,《三国》里面应该是曲解了周瑜了,所以愈发显得诸葛高大,周瑜渺小。应该这出戏的一个亮点,是还原了周瑜的亮点和高大。

导演也是请的一流导演出马,不过我觉得美中不足,还是有几处不够的地方值得改进。开场东吴4名官员上场,排成一列,要营造乱糟糟的气氛,与其一直排开,不如用穿插的手法,更能显得乱了阵脚的气氛;且一字排开的阵脚,4个人靠得太紧,表演的那种程式化,反而显得很拘谨。另外场中出现了几次冷场,上下衔接不够好。不过总的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当然,要达到浙百的《陆游与唐婉》那样的高度,义婺对这出戏,还有很多路要走。浙百用那样的实力和阵容,打磨一出戏还是用了10多年,最后《陆》入选国家精品工程,确实是名至实归,因为拿出戏上,对哪怕一个细节的刻画,都已经非常精细了。而婺剧本身的粗狂特色,虽然走的路子可以和越剧不同,但确实还需要改进,期待吧。

总觉得义婺也进入一种怪圈,那就是为了拿奖去排新戏。以前的《义乌兵》,《铁血国殇》,希望不要拿了奖,就束之高阁。好的戏,要常演不衰,到形成精品,再成为经典。现在的《赤壁周郎》以及正在排的《五女拜寿》,希望能够好好发展。

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曹操的花脸、诸葛亮的正生、以及鲁肃的老生、张姓老臣的花脸,都是非常值得赞赏的,有扮相、有做工、有嗓子,义婺真是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虽然尚未达到“满庭芳、群英会”的地步,但是进步真是非常明显,一群好的演员,是一个剧团的关键。演小乔的花旦陈丽丽,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年轻演员,唱功很好,在婺剧之星大赛中,我看过她的表演,现在看起来,进步还是非常大。扮相也很甜美,小姑娘的前景不错。一些配角有些逊色,嗓子是暗的,扮相也不够好看,呵呵,希望义婺能够有所改进了。

主角是周瑜,当然是楼巧珠演的。平心而论,若是在越剧舞台,她可能根本不算出色,扮相也好、嗓子也好,都不算是出挑的。在赤壁中的唱段,很多高音部分,根本上不去,低音部分还可以。所以听得时候,听众会很不过瘾,因为婺剧那种宏亮、高亢、激昂、粗狂的风格,被另类的演绎了,多了几分女性的秀气。这个和这样的历史军事主体戏,有些格格不入,要是在《五女拜寿》这样的文戏中,应该是很合适的。不过楼的做工不错,表演的身段蛮到位,能够将观众带入戏中。虽然、虽然,呵呵,周瑜和她以前演的吕布的形象,还是比较接近。而且,这出戏,周瑜的戏份过重了一点。这个和浙百的茅威涛很像,唉,一个剧团的灵魂人物,其实有时候会阻碍本剧团同角色的成长。

还有,本剧没有很能够流传的经典唱段,这好像是一出戏是否经典的一个衡量元素。《辕门斩子》《僧尼会》《碧桃花》《断桥》《徐策跑城》中都有大断的广泛流行的唱段。

总的说起来,这出戏还是很不错的,获得白玉兰奖也是对他得很大的肯定。有些地方还需要打磨和雕琢,改进以后,这出戏很可能成为一出精品戏,甚至是经典戏。希望义婺加油了,看到更好的作品出现。

《赤壁周郎》

婺剧《赤壁周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