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事婺剧工作已经有36年,他在戏曲道路上艰辛跋涉,至今创作了100多个剧本,百分之七十以上搬上舞台,有的改编成电影,有的拍成电视剧。他的作品如《九件衣》、《西施泪》、《双阳公主》、《半篮花生》、《三请梨花》等等,在中国舞台上,尤其在浙东、浙西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他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金华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金华市书法艺术院院长……他擅长草书,曾多次获得大奖。他生平的事迹为《世界名录》、《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戏剧家大辞典》等辞书收录。今年87岁的他,用前半生编写婺剧,后半生用书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1从小受家庭的熏陶让他与婺剧结缘
他叫方元,原名方葆元。在他的身上有很多光环,但脱去这些光环之后,他只是个平凡的老人。岁月已经在方元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如今,他已经是87岁的老人了。
回忆起自己是如何走进艺术殿堂时,方元颇有感触地说:“这就说来话长了”。
方元的艺术生涯最深的记忆应该是缘于小时候。他说:“我出生在开化县一个偏僻而闭塞的山坞小村落里。父亲年轻时是北伐军的军官,我小时候常偎依在父亲身边听他哼京戏,潜移默化,我八岁就会唱京剧《朱砂痣》中的一段老生唱腔。父亲为了在宾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要我唱一段,以博得众人赞许,而我哼京戏的兴趣更浓了。”方元继续说,“我高小毕业,考进衢州中学初中部,从山坞进入城市,和那么多同学相处,使我开阔了眼界,萌发出艺术的天赋,迷上了乐器。在劳作课上,我自制一把胡琴,音色很好,受到学校的奖赏。这把自制的胡琴,竟拨动我智慧的心弦,奏出许多优美的曲调。但也使我着了迷,深更半夜躲在操场角落练琴,触犯校规,受到批评。至今记忆犹新。”
而谈起自己的和婺剧的缘分,像是一部小说充满了故事性。
那一年暑假,方元从衢中放假回家。听说外婆家那边的村子,办了个绍兴戏(越剧)科班,几位堂房娘舅都在科班里当后台(乐师)。他征得父母同意,整个暑假就在外婆家和同学一起在科班里愉快地度过。从那以后,方元便爱上了戏曲。
抗战胜利后,方元考取了杭州惠兰高中,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办过《缝萍》刊物。在这人文荟萃,百花争艳,具有肥沃艺术士壤的西子湖畔,他像海绵一样汲取营养,为他以后步入艺术殿堂打下扎实的基础。想起自己在蕙兰中学的日子,方元说道:“这里给了我艺术的养分,也让我更有机会去接触京剧。那时候的我并不是一个安分读书的学生,常常趁老师不注意就晚上逃出校门去听京戏。”
高中毕业那年,杭州解放了,他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投入如火如荼的革命中,他参加土改,担任过机关秘书,后来调到嘉兴地委文工团。这个团1952年又被整编解散了。在地委文工团,方元从事的是抗旱、搞中心工作,方元说:“这些工作让我接触不到真正的文化工作。”到了1955年8月,浙江省婺剧团成立,原金华地委文工团团长陈平,被委任为团长。就在陈平的推荐下,他被调到该剧团。方元初调进婺剧团是乐队演奏员兼作曲。他潜心为《杨八姐游春》作曲。这是他独立作曲的第一本大戏,也是他最后一本作曲。
2他曾是婺剧编剧坛上一颗璀璨的星星
1956年,在团长陈平的建议下,方元开始了从事婺剧编剧工作。刚开始接触婺剧编剧,对于毫无经验的方元来说着实是有些困难。为了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他开始潜心研究《元明孤本杂剧》,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将里面的1000多个剧本都一一琢磨,并细细领会。
1957年,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方元为剧团改编了第一个剧本《九件衣》。1957年以后,剧团里其他几位编剧先后调走,只剩下他一人要挑全团的编剧工作。身上的担子自然是轻不了了,有时候为了写出一本好的剧本,他会经常下乡与老农打交道,随剧团送戏上山下乡的机会,边演出、边创作,有的剧本就是在下乡的路上构思,在铺盖上写成的。
不久,组织上送方元到上海戏剧学院深造。这一次,方元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学习机会。在这里,他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学习编剧理论,还接触到不少古今中外名著,观摩来自国内外许多优秀演出。1960年,方元毕业的时候,创作了《三请梨花》。方元告诉记者:“这部作品,我前后构思了有一年多的时间,直到毕业才把它写出来。因为我觉得一部好的作品,就是需要不断地去思考,从生活中去获得更为真实的东西。”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认真与执着,这部戏至今都还是婺剧界的一部经典之作。30年来,这出戏经常在全国各地上演,后来还被拍成电影。
凭借着《三请梨花》这部戏,方元成为了婺剧编剧界一颗燃起的星星。1962年,浙江婺剧团首次上北京汇报演出,一共带去两台大戏,一台小戏。大戏是《双阳公主》、《三请梨花》和小戏《打郎屠》,这三部戏都是出自方元的手下。当时在北京吉祥戏院和长安戏院演出,演出期间场场都是座无虚席。原合同只订演15天,后来竟要求继续演出达48天。剧团还应邀到怀仁堂、人民大会堂、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央党校等单位演出。三台戏,周恩来总理看了八次,还专门点《三请梨花》中的一折,招待朝鲜副首相李周渊。婺剧团演员也因此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文革”开始后,方元也未能幸免,被下放到兰溪劳动。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他对婺剧的喜爱却依然没有停止过。在农村劳动时,他在政治夜校帮助业余剧团搞宣传,写出了一个曾经轰动一时的剧本《半篮花生》,毛泽东主席看完这出戏后指出:“有戏、清楚(观点)、一看就懂。”后来,《半篮花生》被拍成电影,在全国城乡放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方元的创作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与人合作的《西施泪》也被拍成第一部婺剧艺术故事片,搬上银幕。《西施泪》剧本还被中国戏曲出版社出了单行本。
从开始创作到1991年退休,方元婺剧创作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他粗略地算算说:“从创作开始,我已经写了大大小小有100多个剧本了。”而在这100多个剧本中,像《三请梨花》、《半篮花生》、《西施泪》等一批优秀作品至今都还在广泛传唱。他告诉记者:“我不喜欢写悲剧,好的剧本只有把自己感动哭了才能感动到观众,写悲剧太伤神了。我喜欢写喜剧,有时候写喜剧写着写着自己就会笑出声了。这也算是陶冶情操了吧?”
3行云流水间尽是情感的释放
走进方元老师的家里,可以看到客厅里挂着一幅字画。“这是您自己写的吗?”记者问。“是的,我自己写的,没事写写,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方元带着记者走进书房,满墙挂着大大小小的毛笔,满书柜的书籍以及写字用的纸张,这里是方元最喜欢待的地方。“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待在书房里自己练练字。每天早上,无论春夏秋冬,我都会雷打不动地写字。我觉得写字可以让我的心静下来。”方元说。
从开始编剧到1991年退休,方元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创作上。但每每遇到写作瓶颈的时候,方元就会拿出纸和笔来专心练习书法。“练习书法会让我的心不那么浮躁,有时候练着练着写作的灵感就来了。”
1987年,方元现场即兴创作的诗书条幅《游华清池》,为中国戏剧博物馆珍藏;1995年,行草书条幅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书画大展获优秀奖;1996年,草书作品参加上海伊翔杯中国书画艺术大展获优秀奖;1998年,草书作品被入选《中国改革二十年书画作品精选》……取得的种种荣誉,对于方元来说都是从来没有想过的。说起自己的书法,他说自己并没有刻意地去学过,只是5岁的时候在学堂里学过写大字,之后也就是靠自己平时多写多练。在练字的时候,方元就是一门心思地练。有时候老伴叫了他半天,他也没听到。“多写多练”说起来简单,可其中付出的努力有多少也只有方元自己心里清楚。
退休以后,方元到金华市老年大学当起了书法教师。每个星期,方元都会到老年大学教学生写字,学生们都尊敬地叫他为“方老师”。从那时候开始,方元一个星期都不会落下。方元说:“现在老了,精力不够啊,只能是每个月去一次老年大学指导他们写字。”
方元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婺剧,而伴随着婺剧一起成长的还有书法。不是刻意去钻研,就这样在行云流水间释放着自己的情感。
从小受家庭的熏陶让他与婺剧结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