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的独特个性就是“文戏武做,武戏文做”,刚柔相济,在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很辩证、很完美的。

戏剧大师、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说过“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看来还得到婺剧中去找。”婺剧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婺剧则不仅继承了戏曲特有的艺术审美特征,也体现了浙中地区人民更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具有内涵,是婺文化的杰出代表。

曾经有人这样描述婺剧:“王侯将相兴衰史,才子佳人缠绵思。悲欢离合凡间事,尽从婺剧草台知。”从古至今,婺剧通过其优美的旋律,古老浑朴的腔调,阐述着历史的悲欢离合。它是戏曲史上一朵古老的奇葩,更是金华地区的文化名片,淋漓尽致地展现着金华的历史人物,弘扬着浓厚的婺文化精神。

在老一辈眼里,婺剧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婺剧似乎渐渐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年青一代对婺剧更是越来越陌生。为了保护我们的婺剧文化,婺剧促进会的成员们开始在民间搜罗鲜为人知的婺剧艺术家。

今年68岁的郑永相在乾西乡坛里郑村的村民眼中是棵婺剧“常青树”,从咿咿学语开始便深受父亲郑春潮的影响,注定这辈子与婺剧结缘。他的两个女儿在村里也是有名的“角儿”,颇得爷爷与父亲真传,有着一股好唱腔。一直以来,祖孙三代心中始终流淌着浓浓的婺剧情……

郑春潮:坎坷的婺剧之路

解放前,郑春潮正值青年,因为对婺剧的喜爱便开始跟着戏班到处表演。那时没有什么剧团之说,大家都称戏班子为“舞台”,大大小小的舞台基本都以领班的名字命名,郑春潮最早便是在大荣春舞台学戏演戏。后来喜欢听戏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舞台的规模也变大了,郑春潮又去了兰溪露天舞台,也就是现在的兰溪婺剧团。当时还有一个民生舞台,办得比较不错,便是今日浙江婺剧团的前身了。

早年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大家对唱戏的普遍看不起,称之为“下三等人”。家里若是有人当戏子,在村里人看来都是不光彩的。郑春潮的父亲一直不愿意儿子学唱戏,每次都是极力要求他回家过正经日子。当时郑春潮家里条件是不错的,父亲不希望他赚多少钱,只要稳稳当当种种田、过过日子便足矣。郑春潮迫于家人的压力最后回了家乡,谁也不会料到,他这一回来便是整个村婺剧文化兴起的渊源了。

解放初期,新中国成立了,毛泽东鼓励大家发展文化事业,各地都开始兴起了各式各样的剧团,戏曲演员也同那些劳苦人民一样,政治上翻了身,当了国家的主人。解放前对穷戏子的描述是“走乡串户一身油,天不收来亲不留”,解放后唱戏的成了人民演员,处处都受到尊重。在这样的势头下,郑春潮毫不犹豫地在村里办起了婺剧团,收了30多个徒弟。当时很多家长为了消除孩子赌博等恶习,都送他们来学唱戏,因此郑春潮的剧团人气很旺。如今,郑春潮已逝世多年,他的儿子女儿把他对婺剧的热爱传承了下来。

郑永相:婺剧是一生的执着

“我从3岁开始接触婺剧,当时父亲带着一帮徒弟练嗓子我都在旁边听,久而久之便对婺剧着了迷。”郑永相说,自己从未上前台唱过戏,从小父亲便说他嗓子不够好,肺活量不大,于是安排在后台学习打击乐,自己的哥哥妹妹嗓子好都安排去了前台。郑永相18岁左右开始正式在后台奏乐器,主要是司鼓和三弦,多年来的耳濡目染让他对所有剧本的情景、唱腔、节奏都了如指掌。当时并没有什么音乐简谱,只有“工尺”,一共5个音,所有曲子的腔调、节奏快慢全靠老师教、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当时很多唱戏的都是会演会唱会奏乐。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郑永相的记忆中,这是婺剧最难熬的岁月。婺剧歌颂的都是“帝王将相”,与毛泽东思想有了出入,导致全国上下只剩下8个样板戏。村里的婺剧团为了生存,只演《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沙家滨》这些样板戏,或者将其他剧种里可唱的剧本“移植”到婺剧中,然后大家才可以传唱。为了更加名正言顺,还将当时的坛里郑村婺剧团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婺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可谓步履维艰,在风雨飘摇中四面楚歌。

文革后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又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这时在大家眼中可谓“文化的春天到了”,原先的剧团又慢慢开始回归到了婺剧中。越来越多的剧本被“移植”成了婺剧,比如“三打白骨精”,比喻的便是打到江青,还有“逼上梁山”等等,婺剧达到了蓬勃发展时期。“那时候大家都自己抄写剧本,我现在还保存了二三十本,虽然有些破烂了,但拿出来看看还时常能忆起往昔。郑永相说,如今自己也是带了一拨徒弟,每天晚上教唱戏。

郑雪芬:只希望后继有人

第一眼见到这位笑容洋溢的女子,便打心眼里喜欢。她弯弯的笑眼始终是月牙形,性格活泼开朗,让人无法与她的年纪联系起来。今年36岁的郑雪芬练得一首好唱腔,与姐姐郑雪玲,村里的郑利丹常同台献唱。郑雪芬说,自己和父亲一样,也是从小受婺剧潜移默化地影响,打小就会唱会演。

“我2、3岁的时候,隔壁邻居知道我会唱戏,常给我几毛钱让我唱一曲,我每次都是有求必应,现在想想那时真挺有意思的。”郑雪芬说,婺剧真的是白唱不厌,甚至越长越有韵味,现在没事就常哼哼,感觉婺剧占了生活的一大半。“父亲现在带了20多个徒弟,每天晚上在家里教她们唱戏,我也过去再学习学习,顺便也可以帮着教一下。”接下来,郑雪芬与父亲郑永相考虑,希望培养村里一批对婺剧感兴趣的孩子,利用他们的寒暑假时间,免费教他们学唱婺剧。父女俩都认为“婺剧还得从幼年教起”,这样不仅能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还能提升村里的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把婺剧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郑雪芬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存放演出道具的阁楼,满地的尘土确实年代的见证,这些道具都是沧桑的老者了。郑雪芬说,箱子里的东西虽然破旧,但很多确是如今戏台上鲜见的,比如那两块台布,是纯手工缝制的,一针一线用了这么多年,依然完好如初。现在染布技术这么发达,用的都是华丽的台布了……

坛里郑村支书郑定国说,现在区里、乡里的领导都很重视文化发展,我们村也希望村民能够积极投身文化热潮中,以村里原有的剧团锣鼓班为基础,通过上面的扶持,好好培育,发扬光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