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刚刚结束心脏支架安放手术的王正洪,作为侯阳高腔折子戏《摆路头》的导演,率着剧组人员奔赴衢州,参加“浙江好腔调——高腔遏云”传统戏剧展演,大获成功。
年已七旬却仍坚守舞台,正应了王正洪自创的诗句“丹心痴情剧坛留”。
这位在婺剧表演与导演方面都硕果累累的老艺术家,在圈内与名角陈兰香、吴光煜等享有同等口碑,曾一起接受文化部门的表彰。但相较于许多婺剧名伶,王正洪有其过人之处:表演之外还能导演,没读过书却能撰写论文与剧本。
王正洪6岁就被东阳历史上著名的戏班“王新喜”班收为学徒,从器乐演奏起步,逐步走上舞台表演。1950年,在潘池海的引荐下,他“三考出身”进入东阳婺剧团,专攻武生、武丑,很快脱颖而出。1955年,他参加金华地区首届青年演员会演,在《打郎屠》中饰演郎屠,获得优秀演出奖。1961年,他被借用至浙江省婺剧团赴京演出《三请梨花》,饰演杨凡。当演到“樊梨花刀劈杨凡”时,王正洪来了个“踩僵尸”,跳起后仰面倒地,周恩来总理在大会上专门表扬:“战场上不卸盔甲,能翻高难度跟斗,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在舞台上,王正洪不仅追求“精”,还追求“全”,是婺剧界难得的“一专多能”人物。他演的角色遍及生旦净末丑、男女老壮幼,绝大多数角色被人赞为“演到骨子眼里去了”。
1961年,王正洪首次试水导演,执导大型古装剧《铁灵关》大获成功。从此,他喜欢上了导演工作。仅读过几天小学的他,凭着一本四角号码字典,反复熟读戏曲、文学、导演方面的经典著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1972年,他自导自演的现代小戏《春梅》参加省调演,被专家赞为“戏剧中的金华火腿”,成为全省示范性小戏,并参加华东地区剧目录影。
1980年,王正洪进入浙江省艺术学校导演进修班进修一年,使得导演水平迅速提高。次年,省现代戏调演,他执导的《莲花戏夫》获优秀导演奖,时任省文化厅厅长史行高兴地说:“王正洪是位了不起的导演。”
1990年,王正洪导演的《三打王英》参加徽班晋京200周年纪念进京献演。在创作中,王正洪打破了“文戏文唱”的概念,将唱、做、念、打、舞、翻有机结合,引起轰动,受到刘厚生、陈培仲、康洪兴等著名戏曲评论家的高度评价,赞许《三打王英》有四美:图案美、造型美、阳刚美、性格美。时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的郭汉城评价:“这个戏非常有特点,展示了一种生活哲理。”该剧1993年参加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荣获导演一等奖。同年,王正洪被评为国家二级导演。
作为没有喝过墨水的文盲“土”导演,王正洪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戏剧界的导演奇迹。他执导的许多戏剧尤其是现代剧,取材农村生活,贴近群众实际,广受好评。他表演与导演的作品,20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省一等奖5次。1997年,在省“艺苑杯”戏曲教学大奖赛中,王正洪获优秀园丁奖。
在此次挖掘抢救的侯阳高腔《摆路头》中,王洪才倾注了大量心血,打造了仁厚、善良、正义而富于喜感的憨厚伯形象,短短20分钟演出,笑声不断。但在笑过之后,观众又会陷于深深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是多维度的,在惩恶扬善的主题之外,还有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对死亡文化的追寻。对王正洪而言,抢救这个折子戏的意义,并不限于恢复一种表演艺术,而在于如何让表演成为生活哲理的载体。
对于侯阳高腔的传承与保护,王正洪深具危机感,“一个戏抢救出来,不能局限于参加比赛或者汇演,要推动它走向市场,表演艺术只有在市场化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他希望这个命题,能够引起演出机构与非遗保护部门的重视,同时能为他继续抢救侯阳高腔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