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浙江婺剧团是婺剧的龙头剧团,成立于1956年,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红极一时,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浙婺”也和许多剧团一样跌入低谷。于是,金华市委、市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决心对“浙婺”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进行改革,在浙江省率先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模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2004年至2006年间,金华市委、市政府领导又多次到“浙婺”对改革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加强剧团自身建设、艺术生产和市场开拓,使“浙婺”重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了脚跟,走出了一条“出人出戏出效益”的发展道路。

公共文化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在现代公司制基础上创立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它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性质与经营方式作出区隔之后,建立了一种非营利组织,采取营利性经营服务的路子。介于“事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有限公司制,为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改革途径。

对“浙婺”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模式的改革核心就是两个指向:一是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从2004年开始为“浙婺”追加财政投入100万元,2005年到2007年,每年财政投入增加150万元。从今年开始改原来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将剧团为基层、农村的演出场次与政府补贴挂钩,一年以100场为基数,演出101场至150场奖励2000元/场,150场以上奖励3000元/场。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活力,使“浙婺”有能力招人才、排新戏,有精力为基层多演出、多送戏。其成效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为基层、农村演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一是主动与群众需求相对接。抓住新时期农民特点,不断创新表演形式,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2005年“浙婺”为农村演出约200多场,2006年约340场, 2007年达到了420场。抓住学校德育的需要,创排课本剧、学生剧、主题宣传剧,把学生请进剧院,把戏剧带进德育课堂,有效地扩大了剧团的受众面。抓住企事业单位庆典活动的需求,成立“金华市歌舞团”,千方百计提供晚会策划、节目组织等服务,拓展了剧团的市场。二是主动与政府要求相对接。2004年3月,“浙婺”成立了金华市“三农”艺术团,紧扣金华市委、市政府宣传教育的工作重点,排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主题宣传节目,深入农村山区义务向农民进行宣传演出,及时有效地把党的政策方针传达到千家万户。

第二,有能力、有精力来抓精品工程,大大增强了剧团的核心竞争力、生命力。一是剧目更加丰富。编排整理了一批婺剧传统折子戏、音乐片段、舞台技巧和民间艺术,如《僧尼会》、《对课》、《挡马》等节目。二是剧本质量更高。通过实施“精品工程”,先后成功地推出了《昆仑女》、《梦断婺江》等一批精品力作。

第三,人才培养能适时推进,婺剧新秀后继有人。一是创造平台“育好人”。首先是“自我培育”:通过制定“在职期间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由剧团负担50%的学费,有突出贡献的学费全额报销”等政策,鼓励青年演职员积极参加艺术函授学习,演职员的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其次是“单位培育”:通过开设“‘浙婺’讲堂”、建立“传帮带”机制等,充分发挥第二代演员的作用,第三代演员已担纲主演。再是“委托培育”:与杭州艺术学校联合办学,招收列入国家正式招生计划的“戏曲表演”和“舞蹈表演”两个专业班,进一步完善婺剧后备力量的培养机制。二是广开渠道“引好人”。通过采用合同制、正式录用制并举,引进了一批素质优良的演员骨干。对引进难度较大、引进成本较高的高级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实行临时聘用制,既降低了剧团的“养人”成本,又灵活有效地解决了高端人才短缺。

从“浙婺”的改革发展历程来看,我们认为,文化体制改革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各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有针对性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市场化配置问题,研究公共文化服务水准与当地综合实力之间平衡的问题。婺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浙婺”是承担传承和弘扬婺剧最高水准的“活文物”,我们不能把它完全扔给市场,任其自生自灭。同时,婺剧是金华本地受众面最广的戏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所以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宗旨来看,政府都应予以支持,对这类单位要坚持事业性质,完善有关扶持政策和措施,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服务效率和竞争活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