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3时,湖南省湘剧院的排练舞台上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5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湘剧老演员冒着严寒,在此排演折子戏《五台会兄》。在这个不足100平方米的排练室内,随处可见破桌椅、道具箱、建筑木材等,部分天花板甚至出现了开裂的痕迹……冬天排练室内没有取暖设备,让人不免为这些老人的身体感到担心,也为湘剧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感到忧心……”这是2012年,一家媒体一条名为《湘剧,还能走多远?》的报道对湘剧彼时的描绘。两年过去,湘剧的状况有所改观吗?

2014年2月18日,湘江剧场迎来了开春的第一个戏剧演出高潮——省湘剧院“湘剧惠民演出月活动”火爆开场。戏台上青衣粉黛,湘剧演员们时而唱做,时而对白,戏台下数百热情的观众时而齐声喝彩,时而掌声雷动。剧院外虽然细雨纷飞,寒风凌厉,但剧院里演员和观众的热情已让人感受到湘剧春天的来临。

“‘湘剧惠民演出月活动’只是一个开头,去年到今年,省湘剧院得到省里不断加大投入,相继有900万元用于排新戏、修剧场,今后湘剧将天天免费演出,省内外的戏迷只要有兴趣,便可以到省湘剧院的剧院里一睹湘剧的魅力!”省湘剧院党委书记张克浪这样告诉记者。

1 出人才


30余位青年演员崭露头角

“经过文化体制改革,湖南省湘剧院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39个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之一,我们现在堪称‘国宝级院团’。”张克浪骄傲地说,“‘国宝级院团’要保留下去当然不能顶着这个花环摆式样,以前叫嚷着政府不支持,资金扶持不够,如今有钱了,没理由不干点事,我们当前主要要做好三件事——出人、出戏、出精品。”

曾经——10多年没出一个梅花奖演员 一台戏要成功首先要有几个好角,没有好演员撑不起一台戏。前几年,由于戏剧大环境不景气,湘剧从业人员锐减。最低落时湖南省湘剧院从事艺术演出的一线演员只有37人、演奏员27人、导演和音乐创作各1人。“如果要演出一部湘剧大戏,需要近百人参加,即使拉上全剧院的人也凑不满。”曾有湘剧院的负责人尴尬地说。“没有经费,院里排不出戏,没戏演,演员也无心思练功,有些本来很有前途的演员甚至放弃了,整个省直院团10多年里再没出一个‘梅花奖’演员。”省剧协主席、著名演员王阳娟说。王阳娟于1999年获得戏剧“梅花奖”,成为省直院团里最后一名获此殊荣的演员。

改变——为37名青年演员搭台 要改变剧院没有演员的困境,剧院必须培养新人。幸亏湖南省湘剧院虽然一度“缺饷”,但早在2002年时,剧院负责人已意识到“育人”的迫切性。剧院和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创办了一个湘剧班,为湘剧培养接班人。“当初我们招聘了40多位学生,后来淘汰了几个,最后剩下37个同学。”曾参加当时招生工作的湖南省湘剧院顾问叶明耀说,为了培养这些孩子,剧院花费了200多万元,这对于当时的湘剧院来说,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经过10余年的锻炼,这些湘剧孩子个个长成了英俊漂亮的青年演员,“我们惠民演出的舞台就是为他们搭建的,以后还有更多类似的舞台和戏剧由他们担纲,他们将是湘剧的未来,将是湘剧的下一个‘梅花奖’!”张克浪信心满满地说。

2 出新戏


一个月演出不重复

“‘湘剧惠民演出月’里的戏没有一个重复的,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剧目不同,所以我几乎天天来!”在湘江剧场一位老戏迷告诉记者,相对来讲,湘剧传统剧目较多,新戏较少。“不断出新戏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张克浪说。

曾经——剧本创作是软肋 “有了钱,有了演员,没有剧本,也是无米下锅。当前戏剧剧本创作是一大软肋。” 省湘剧院负责创作的副院长周亚男告诉记者,省湘剧院曾经有一个剧本创作部,著名剧作家盛和煜就在这个部门工作,不过,周亚男说,这个部门已不复存在。戏剧剧本缺乏是一个普遍现象,长沙市湘剧院就曾将花鼓戏《万年牌》改成湘剧《苏秀才》。去年,热门电视剧《步步惊心》也被改编成越剧,湘剧是否也能走将热门影视剧引入舞台这条路呢?周亚男说,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曾经尝试过,将武打题材剧搬上舞台,“但失败了,观众不认可。”

改变——复排老戏创新戏 周亚男说,目前省湘剧院出新戏最重要的途径是复排传统剧目。“湘剧传统剧目众多,继承复排出来的远赶不上观众的需求,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复排传统剧目一方面是对湘剧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青年演员。虽然复排传统剧目是重要途径,却也不能忽视创排现代新戏。在剧本投入上我们会加大力度,今年已确定投排新戏《黄荆树》,这部戏类似之前的《园丁之歌》,写的是教育方面的题材,已邀请盛和煜执笔。”

3 出精品


《谭嗣同》力争入围国家精品工程

“有了资金,有了演员,有了新戏,造出精品我们信心很足。”张克浪说,今年重点是《谭嗣同》在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的基础上,争取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行列。

曾经——诸多不利困素制约精品出炉 体制、资金、市场、人才……曾经都是湘剧的不利因素,所有不利因素综合在一起,演变成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观众对湘剧的感情日益淡化,而湘剧表演人员迅速流失,主要靠口头传授的湘剧表演艺术开始找不到传承人。“几百年来,湘剧形成的众多剧目,四大声腔音乐、各种艺术流派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但随着一代代老艺术家的逐渐减少和大量优秀湘剧人才的改行,剧院经常上演的剧目不过十几台。”叶明耀说,这种状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省湘剧院功能、职责定位的明确后已逐步得到改变。

改变——精品一部接一部 2009年,省湘剧院获得国家的重点剧目扶持资金,打造了《李贞还乡》,经过四年的努力,2012年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今年,省湘剧院将重点打磨《谭嗣同》。去年,《谭嗣同》摘得“文华优秀剧目奖”,编剧钱钰获“文华剧作奖”,谭嗣同的扮演者邵展凡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张克浪透露,《谭嗣同》将首先冲击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再争取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行列,成为真正的精品力作。

《谭嗣同》是钱钰根据湘籍剧作家盛和煜的历史小说《崩霆琴》改编而成,由谢平安执导,邵展凡、庞焕骊、王阳娟等中青年演员担纲演出。《谭嗣同》向观众塑造了一个湖湘文化史上最有血性的湖南人的形象,浓墨重彩地刻画了谭嗣同身上湖南人固有的“倔强”及个性中的柔情。王阳娟说:“湖南历史上人才辈出,谭嗣同是湖湘文化人物的典型代表,挖掘他们的文化与故事,对湘剧的品位提升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这些重大的本土历史题材,打造更多湘剧精品,才能让湘剧走得更远。”

记者手记

让湘剧更富有青春气息

舞台上是靓丽得有些耀眼的小生美旦,舞台下看得兴高采烈的是白发银丝,在湘江剧场的“湘剧惠民演出月”里看到这一幕,记者心里涌出一丝丝的酸楚。著名黄梅戏演员吴琼曾表示,自己曾受不了这个场景一度离开深爱的舞台,“就是不想红颜对白发”。这个场景真的不能改变吗?

去年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到长沙演出,记者有幸得赏,在感叹《牡丹亭》唱词之美、服装之美、人物之美等等的同时,记者惊奇地发现,剧场里坐了一半的年轻人,许多是年轻的白领。问他们为何喜欢这一出?他们说:“因为太美了!”网上甚至传说:“宅男宅女就算是‘屌丝’都出来看这一出戏。”由此可见,戏曲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宠,青春的美戏就有青春的戏迷。湘剧是否也能青春一把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青春的湘剧如何炮制呢?想来不外乎几个方式:首先是青春的本子,越剧《红楼梦》久演不衰,因为其中有青年人喜爱的爱情;昆曲《牡丹亭》年轻人爱看,讲的也是爱情,白先勇把《牡丹亭》爱情改编得很“萌”,因而变得非常时尚;越剧《步步惊心》直接嫁接了热门电视剧,舞台上“四爷”、“八爷”、“若曦”三角爱热闹得很,台下不少年轻人跟着来劲。若湘剧也弄个青春的爱情,想来也会不只有老年人看吧。再就是青春的人,老演员经验丰富,功底扎实,但青年演员养眼夺人眼球,《牡丹亭》的男女主角都是帅哥靓女,湘剧舞台上也多几个美女俊男,日子久了戏迷的年龄层次大概也会发生变化吧。长沙市湘剧院有几个年轻漂亮的女主角,近几年,女主角常常在湘江剧场亮相,现在捧场的便有了好些上台献花的年轻粉丝。还有就是青春靓丽的舞台。有些剧目演出,由于投入不够,演员服装头饰陈旧破落,舞美也是简陋不堪,这些剧目舞台呈现一派老气,又如何能吸引年轻人的眼光。

当然,湘剧并不是几个爱情的本子、几个年轻的演员就能让它变年轻了,湘剧还必须主动接近青年人。在文化消费多元的时代,戏曲演出需要戏曲青年消费者,这是舞台演员的信心需求,也是戏曲市场化的必由之路。青春版《牡丹亭》在进行全国巡演时第一站选择的是北京大学,为什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年轻人见识它的魅力。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巡演为戏曲走进校园树立了一面“镜子”,湘剧应该也可以走一条青春校园之路吧。

让湘剧的青春气息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或许是许多观众的心声。(田芳)

(摘自 《长沙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