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台北市武进同乡会青年访问团来到武进区。青年台胞们在自己父辈、祖辈的出生地十分兴奋。而在他们紧凑的行程上一定要会一会的一位老朋友——武进戏迷票友协会会长、武进台属联谊会顾问、湖塘镇原侨台办主任费志远。
就是这位费志远和其他热爱戏曲的武进戏迷台胞把乡音唱到台湾岛,点燃了在台武进同胞的一腔爱乡情,带来了一波两岸交流热。
武进在台同胞人数众多,许多人都执政、商、文化等各界牛耳,是岛内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虽然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以来,许多人都回到武进老家探亲。写出让无数台湾同胞潸然泪下的名篇《乡愁》的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就曾数次回到漕桥的外婆家真正解了乡愁。但也有不少人由于年事已高或者其他原因而难以回到武进老家。他们内心愁苦,又特别想念儿时吟唱过的乡音——锡剧。
武进的戏迷得知他们渴望聆听几十年缭绕在心头的乡音而无法释怀,决定到海峡那边去,用乡音温暖他们漂泊了几十年的寂寞心灵。2009年武进台谊会文艺交流委员会组织20多名爱戏曲的台胞赴台,他们精湛的地方戏演出,在台湾武进同乡中引起轰动,许多人是流着泪看完他们的演出的。去年10月近20位武进戏迷台胞又联手常州电台戏曲部开展了武进乡音台湾行,他们带去了《珍珠塔》、《双推磨》、《玉蜻蜓》等名剧折子戏,还有越剧和沪剧等节目。这一次,影响更大,把武进两岸同胞的心拉得更近了。
费志远的叔叔已经78岁了,听到侄儿的锡剧一开腔,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他离开大陆时只有13岁,但已经是个“锡粉”了,他走的时候费志远的奶奶还关照他:“早点回来啊,不要误了去听锡剧。”没想到他这一走要想再听一听锡剧竟成了一种奢望。他到台湾后办过书店,又到台湾国防大学读书,以后官至海军政战部主任。几十年来,在他的心里无时无刻都回荡着锡剧这个乡音。武进台胞第一次到台湾的演出前夜,由于身份特殊,他不便参加这一盛会,于是到武进台胞下榻的宾馆看望老乡,非常遗憾地表示不能亲耳去听戏了。但是演出结束后,他却给费志远打来电话:“演得真好,你要奖励这些演员的。”原来,家乡人来演锡剧触动了他心中那块柔软,左思右想第二天他还是悄悄地在开演后来到会场后排,看了这场让他五味杂陈,又解思乡之愁的演出。
武进戏迷台胞一踏上宝岛就成了在台常州老乡眼中的“名角”,到处有老乡要请他们赴饭局。企业家秦文港是台北武进同乡会的骨干,为两岸同胞交流交往做了许多工作。看了武进台胞表演后,他激动得不得了,自己也上台放开歌喉抒发情感。晚上他又请武进戏迷台胞吃宵夜,大家边吃边唱,真情交融。听说武进戏迷来到高雄,当地一位年事已高的海军陆战队少将和夫人非常高兴,一定要请武进乡亲吃饭。在很多次饭局上都是一边吃一边唱,甚至大家基本没吃饭。不少上了年纪的在台武进同胞,热泪盈眶听着千里之外来到台湾的乡音感慨地说:“我们中的不少人是第一次看锡剧,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武进戏迷台胞的乡音,感动和温暖了许多在台常州同胞的心。他们也为常州与台湾的交流交往贡献力量。不管是常州市还是武进区去台湾招商引资,他们都会广泛联络工商界企业家,还安排与当地政要如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新党主席郁慕明等的会面。现任台北武进同乡会理事长的蒋乃辛与科技界关系很好,与科技界的交流,大都是他联系安排的。
在包括戏迷台胞在内的两岸武进同胞的努力下,交流交往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一大批高大上的产业项目在常州、武进落地生根,而在这种交流中也结出了美丽的爱情之花:武进区集控中心副主任周义红的夫人是正宗的台湾花莲人,她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发现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周义红正是自己理想的意中人而喜结良缘的。现在她与丈夫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当她得知台北市武进同乡会青年访问团中就有花莲老乡,喜出望外。于是,她和先生与另一位台胞特地设家宴,邀请花莲老乡来家中品尝武进特色菜肴,老乡见老乡,笑脸喜相逢……
由武进戏迷台胞开启的“乡音”两岸交流之旅,还会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