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叶圣陶老先生赞誉的“太湖一枝梅”——锡剧,原称“常锡剧”,“常州滩簧”、“无锡滩簧”。据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锡剧的“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无锡锡剧院王建伟:把抢救、发展流派作为剧种生存的战略来实施

著名锡剧家、无锡锡剧院院长王建伟认为,没有流派传承的剧种是没有文化根基的剧种,它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种艺术既无渊源根基的沿革发展又无历史文化品位的积淀,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对传统文化艺术必须敬畏,这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正道。自觉尊重并继承前辈流派,这种意识要成为每个锡剧从业人员的一种文化自觉。漠视前辈的艺术创造,是欺师灭祖的自毁行为,灭的是传统,毁的是剧种。积极宣传锡剧的流派唱腔,需用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来考量,用十二分的力量倾注艺术流派的兴起,除了舞台上让各种流派再现之外,吁请音乐工作者与演唱者相互切磋精心研磨,同心协力地推进这项工程,让老流派绽放新活力。

提倡各地院团在发扬光大本团的流派艺术同时,借鉴兄弟院团的流派来拓展自己。学习越剧融各种流派于一团的做法,打破狭隘的藩篱,让锡剧成为一个强大的艺术整体。这是锡剧壮大和提升自己的有效做法。因材施教,因才选苗,如果每个院团都拥有王、梅、姚、王、沈、吴乃至各种唱腔流派,让流派毫无地域障碍的丰盈、流畅起来。试想,让锡剧观众看到一个姹紫嫣红、众星璀璨的锡剧,这种景象有何不好呢?

武进锡剧团沈惠兰:小剧团要有大担当

武进锡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沈惠兰认为,锡剧的经典骨子老戏每个剧团都在演。要更好地吸引锡剧观众,巩固和提升武进锡剧团在锡剧戏迷中的地位,作为一个小剧团,不单要多演、精演老戏,还要努力多排新戏。作为一个小剧团,武进锡剧团坚持排新戏要少走弯路。为此,剧团把锡剧放在全国的地方戏大家庭中审视自己,去找准自己的定位,去移植改编其他地方戏剧种的已获社会承认和市场肯定的优秀剧目和骨子老戏。比如,剧团向淮剧学习《生死牌》,向豫剧学习《清风亭》,向越剧学习《李三娘》。蕴涵在这些传统戏剧中的经过历史检验和筛选的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取向,在剧团的新的创作中再次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强化。

在将其他地方戏“拿过来”的同时,剧团遵循了“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这个“宗”就是锡剧的唱腔特色和艺术本体,这个“宗”不能变,锡剧永远得姓“锡”。在为基层百姓演出服务的过程中,剧团们真切体会到,要把老一辈艺术家们传承下来的锡剧唱腔、锡剧元素,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移植其他剧种的经典老戏时坚持保留锡剧的味道,不但拓宽了剧团的创作思路,丰富了演出剧目,也走出了小剧团传承、发展锡剧艺术的一条必经之路。

张家港锡剧团董红:当下重要的任务就是“返本”

“梅花奖”得主、江苏著名锡剧演员、张家港锡剧团董红认为 当下锡剧人重要的任务就是“返本”。子曰“绘事后素”,只有质地良好,才能锦上添花。因此,首先要做好传统锡剧的传承。以名家传戏强壮戏曲命脉是锡剧发展的必经之路。邀请专家授课,从四功五法:唱、唸、做、打;手、眼、身、法、步等最基础的进行。完善锡剧传统文化能力的汲取和充电。但是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并非不时尚,怎么更好的用现代的手段,或者用现代人的审美,将其融合的更好,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传承中追寻创新,在忠实充满魅力的传统锡剧传承学习中追求和赋予创新精神。个人体会也就是创造性的继承传统。把人物性格与程式技巧结合,再通过自己的体验运用个性化的条件进行创造表演,这是一切心与技的最佳融合。

在把握传统锡剧的深邃底蕴,还要用活传统锡剧的深厚技巧,在保持锡剧个性风格及美学内涵的前提下,还应融入这个时代,适应观众新的文化。那就需要将传统锡剧进行发酵升华,在自己的思路下把程式用活,也就是秉承传承中求创新,进一步塑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加强锡剧艺术的表达力和展现力,带给观众更接地气的锡剧艺术作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