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化名人,往往可以塑造一座知名城市;一项文化品牌,往往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品位。武进曾有“锡剧之乡”的美誉,50年代,更是聚集了众多名角,风头之劲一时无人能敌。但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曾经的锡剧之乡逐渐没落,人才凋零,演艺人员为了生存疲于奔命。锡剧如何重拾辉煌?近日,随着《2008-2010年武进文化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振兴武进锡剧希望与挑战并存。

武进锡剧曾辉煌一时

抗战时期,苏南有个滩簧班子,经常辗转于无锡福安、瑶玑一带演出。班主叫丁凤奎,这个班底就是武进锡剧团的前身———友联锡剧团。由于收入没有保障,演员不固定,剧团忽聚忽散,濒临解散。新中国成立以后,友联锡剧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50年代是武进锡剧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不少‘名角’聚集在武进锡剧团,可以说是武进锡剧团的春天”,1954年4月,《庵堂相会》、《调犯》两个剧目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大众剧场进行汇报演出。同年6月,冯国良、周小侬等知名演员赴京汇报演出《打面缸》,周恩来总理和彭德怀司令员观看了演出。1958年《芙蓉花开》参加江苏省戏曲会演,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和优秀演出一等奖。

80年代后,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武进锡剧团用“以戏补戏”的办法得以发展,锡剧团连续几年巡回演出,1980年演出500场,全年总收入90000元,创造了历史新高。结余的资金,被投入到精品剧目编创上来。《金银案》等一批优秀剧目就是锡剧团在80年代编创完成的。

90年代受冲击走入没落

进入90年代,社会化文化服务业的普遍兴起,传统的文化单位普遍受到了巨大冲击,武进锡剧也未能避免。
“以往‘以戏养戏’的做法逐渐气短力虚,有限的文化服务很难再有以前的影响力,锡剧团演职人员无所适从,只能坐等每年有限的拨款,勉强保证‘吃饭’”,一份关于武进锡剧的调查报告指出。而到了90年代中期,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正在起步,但演出场地破烂,演出设施陈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武进锡剧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个曾经在常武地区享誉一时的团体逐渐走入了没落。而就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武进锡剧仍然处于低谷,“武进锡剧在周边的几个城市中,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但目前存在着规模小,演艺人数少等客观因素,要想重登高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武进锡剧团团长沈惠兰说。

沈惠兰认为,目前困扰锡剧发展的有几方面原因,其一是投入不足,其二是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演员“青黄不接”。调研报告分析指出,公益性文化单位不以营利为主,目前的锡剧团更多地以一种奉献精神来支撑整个团队。然而,现实又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把很多时间花在联系商业演出上。虽然政府近年来已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历年拨款有所增长,但从2007年剧团总收入构成上看(2007年剧团总收入23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60万元,演出收入105万元,社会赞助70万元),“以戏养戏”的现状未根本改变。除此以外,剧团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学历和职称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水平的提高,但是年龄老化、人才缺少仍是现实问题,缺少文艺创作人员、策划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后备人才尤其不足。”。

武进锡剧重振有望

锡剧重拾辉煌之路漫漫,随着《2008-2010年武进文化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重振武进锡剧有了希望,纲要明确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建设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武进锡剧团既面临挑战,又存在希望,只有确立新目标,开创新境界,才能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文化强区建设中赢得应有的地位。”

一份日前作出的“武进锡剧蓝皮书”对今后锡剧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其具体内容是,首先巩固服务群众的根本定位,具体来说,就是重点开展精品编创、“送戏下乡”和“送戏进社区”等工作。其次是确立公益为主的效益定位,不要求从市场直接得到利润和回报。由于锡剧的演出成本远远大于收入,武进区财政从2008年开始将增加拨款。后顾之忧得以解决,剧团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彻底改变以前疲于奔命、而效果甚微的状况。最后是坚持创演精品的艺术定位,重拾传统,大胆移植剧目、自创剧目、征集剧目,坚持把精品奉献给观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