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是江南水乡的地方戏,因其伴奏音乐动听优美及唱腔赏心悦耳而深受当地不少戏迷的宠爱。
前天我上了"中国戏曲网",发现网上有许多地方戏在"戏曲视频"列表中显示,使我深感不解的是,竞没有江南锡剧容纳的一席之地!岂不怪哉?匪夷所思!这倒象一个"童养媳",害羞且含泪怯生生地躲到墙角处独自叹气拭泪!为之不平,匹夫有责!
锡剧在江苏省的常州、无锡、苏州一带颇受人们喜爱,但若走到省外,就很难说了。因为她若与全国的"五大剧种"相比而言,虽有三百余年发展史,毕竞资嫩身薄,与"五大剧种"相比,还不是大家闺秀,受到冷落也就难免了。就拿每年的央视"春节戏曲联欢晚会"来说,也罕见锡剧象时装女郎迈着猫步在丅形舞台上展示风采,令江南人深感遗憾!
锡剧缘何难以向全国推广普及呢?个究其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唱腔是吴语,较难听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唱一方戏。锡剧的唱腔吴语十足,如在观看演出时若不看打岀的字幕,外地人是难以听懂台上的演员在"咿咿啊啊"地不知唱的什么,听不懂唱词,当然戏趣顿失了。地方戏的特色魅力也就体现在方言上,若象黄梅戏那样红遍全国,路途遥遥,望叹莫及!去年夏季,在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举办了"首届锡剧节",由央视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担任主持人,他还用普通话现场为观众学唱了锡剧"关皇庙"名段,博得掌声一片,受到好评。由此我想,锡剧若去外省表演或在电视上亮相,若夹些尽量让观众听懂的普通话,戏称为"普通话锡剧",不失为锡剧语言表现形式的两个版本,也许为锡剧能逐步推广到全国而开了先河呢!
其次,与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网络全力推广也息息相关。
恕我直言,南方的越剧、黄梅戏之所以挤身于全国"五大剧种",与当年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不无关系。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又道是,酒好也得多吆喝。再举一例,东北"二人转"之所以在近几年内风糜全国,多亏新闻媒体大肆捧场赞扬,也多亏"小品王"赵夲山全力推广东北"二人转"。这就象谈情说爱一样,得有人牵线搭桥当红娘,两者先由相识相知开始,倘若能"一见钟情"便好,若再发展到"非你莫属"的意境,那就是天下美缘也!
再次,锡剧夲身也要创新。
锡剧也不能年年月月总是表演传统的古装老戏。现在处于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涌现岀许多感人的亊迹及新闻人物,剧作家应深入生活,多创作些反映现代戏曲的剧本,让观众闻到浓郁的生活气息。
前不久,常州锡剧院去北京、南京等地上演了交响音乐锡剧<<天涯歌女>>,该剧以家乡人歌星周璇的艺术生涯为基调,以交响音乐的表现手法呈现在观众眼前,耳目一新,尤其受到青年人及学生的赞赏。这是将锡剧推向全国的有益尝试,各大媒体也相继作了宣传报道。
地方戏的发展繁荣与否,跟经济血液是否充足、保证正常的血液循环也有密切关系。限于篇幅,加之其因错综复杂,恕不赘述。
以上所述,个人之见,如有不当,敬请指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