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碗碗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是流传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的孝义市及周围市县的地方剧种。因它的伴奏乐器中有一种类似“碗碗”的铜铃,因此得名“碗碗腔”。在孝义当地,很早就流行一种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皮影说唱艺术。清代光绪初年,因旱灾而东渡黄河来到山西晋南曲沃、晋中孝义一代的陕西饥民当中,有一些皮影艺人,他们将陕西皮影带到此地,开始在此卖艺谋生。很快就被早已喜欢看当地皮腔影戏的百姓所接受,日久天长,这种艺术与中路梆子、皮腔、汾孝秧歌等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渐渐融合,形成有别于陕西同州皮影、具有了汾孝地方特色的新兴地方剧种。孝义碗碗腔的唱腔分为两种形态:皮腔和碗碗腔,这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
碗碗腔演唱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孝义碗碗腔剧本语言通俗生动,剧情简单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碗碗腔表演上主要运用我国戏曲的传统程式,适当吸收皮影戏中人物的表演动作。演唱时,小生、小旦、青衣真假嗓结合,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老生、须生、老旦、小丑全用真声;花脸多用喉音和脑后音。演出中并有重唱、齐唱、伴唱等形式。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也有五字句和“三不齐”(长短句)。通常为上下句结构,也有“单句送”,即七字句上、下句的唱段,结束时只唱一个上句,曲调慢声而下。
碗碗腔的传统剧目很多是从梆子戏和木偶戏中引进的,著名的有《逼尘珠》、《九联珠》、《花柳林》、《抱沙亭》等;1950 年皮影艺人首次演出了现代剧目《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新时期编演的优秀剧目有《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这些剧目尽管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却都为凝聚民族精神、繁荣民族艺术、活跃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立于1959 年的孝义碗碗腔剧团,是山西吕梁唯一的碗碗腔剧种专业表演艺术团体,也是碗碗腔剧种由皮影戏声腔正式向真人表演的实践者和承载者。在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尤以创作演出现代戏见长,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演出了《柳树坪》;七十年代演出了《三上桃峰》、《孝河新曲》;八十和九十年代,以孝义碗碗腔剧团的梅花奖演员张建琴为代表的团队,创作演出的《风流父子》、《风流婆媳》、《风流姐妹》(“风流三部曲”),历经二十多年,至今久演不衰,成为孝义碗碗腔剧团的保留剧目;新世纪以来,该团又创作演出了《酸枣坡》、《仁义巷》、《打老婆》等,其中《酸枣坡》作为主旋律作品,获得了山西省委宣传部2005 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放。山西省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传统小戏的《打老婆》,取材于皮影同名传统折子戏,曾作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晋京展演”。主要剧情为:丈夫狗蛋儿因惧怕人称“母老虎”的妻子虎兰,将借钱给同村寡妇之事谎称为赌博输钱,被妻子虎兰责打,后经述说情由,夫妻重归于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张建琴扮演的虎兰,生动而恰如其分的表现了女主人公要强、倔强的性格特征,极具生活情趣。
山西地方戏孝义碗碗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