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昨天电视播放的《四郎探母》,感到每个角色都不错,几点感想如下,与诸网友共论:——

1、《坐宫》,杨少彭很好,声音宽厚,味道纯正,年轻老生中少有。在念定场诗最后一句“泪涟涟”只是语速稍慢和加重些,并没有叫起板来要唱的样子,因为下面还有自报家门的念白,到最后念到“好不伤感人也”时才叫起来起唱,好像一般都是如此;但前次听李军演此剧,念到“泪涟涟”时就叫起了,让人以为现代版的,减去了下面的念白,直接起唱了,后面再次叫起,显得重复了(好像47年版李少春的《坐宫》就是如此)。

2、张建锋也不错,嗓音高亢,句句到家,但感到身上还可加工:一是《过关》一大看点的吊毛,还不够自然,顺溜,翻以前的几步走,好像在赶步点;二是《见娘》一大看点,叩头时的三次甩发,用力过猛,以至胡子都散乱的飘起来了,显得吃力不轻松美观,据说用的是脖子上的暗劲,不必上身一起发力。

3、音配像中谭元寿演到《见娘》叩头时,四郎没有先行番邦的请安礼,而用马褂袖子遮住马蹄袖行汉礼三叩首,我以为更合适些。此时四郎见母亲怎能行番邦礼。

4、舞台形象是演员的生命之一,演佘太君的演员太富态了,与全场演员不太协调。还年轻,为了艺术应减减肥好。

5、由于时间的关系,将见四夫人做暗场处理,“别家”时四夫人又有出场,四郎不减唱词,舞台也丰满,这样处理也挺不错。

6、《坐宫》中吕洋头饰不同一般,很新颖。一大朵黄菊花在黑色的衬托下很漂亮,两边配的是灰紫色的小花,两鬓的插画也很优雅,黑色马甲绣的也是黄菊,淡黄色的旗袍,上下色彩很协调,那一块手帕颜色也很讲究,足见演员对色彩有自己的追求(不知当年程砚秋演时是否如此)。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芍药开牡丹放”吗,用秋天的黄色的菊花合适吗?我想程派演员是否有崇拜“艳秋”之意呢。(照片是在电视屏幕上照下的,效果不好)。不知确否,与大家商榷。

本贴由匹夫有责2013年10月27日17:33: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