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这新编本的梅玉配的演出来说,情节是紧凑的,众位老演员的表演是精彩的,观众的反应是热烈的,散戏后和几位30岁以下的戏迷聊戏,他们也都说好看。但是,这改编的梅玉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保留了剧名、保留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有些人被去掉,如萧长华先生擅演的杨大夫。苏玉莲的父母则让他们未出场就死掉了),而整个的演出给我一个推倒了重来、另起炉灶的印象。
剧本是一剧的根本。我手头有王瑶卿先生传给程玉菁的本子。是老的一至八本梅玉配。共六十一场。场子散碎,头绪芜杂。开场是金殿,苏玉莲的父亲告老辞官回乡。皇帝任命苏旭继任吏部天官。这样的场子,在50年代演出时,就已删掉。我看吴素秋、毛世来、筱翠花演此戏时,都没有这场。而且剧中周府周琪方的这条线索,已被大大削弱。戏被精简到演三个小时。在1954年吴素秋演出的节目单上,印有“进京赴试、旅邸思佩、降香失帕、观帕思情、还帕受困、送花探信、荐医看病、识破讯情、设计放逃、衣锦还乡、过府谒师、花烛团圆”48个字的主要关目。毛世来、筱老板也大致如此。当然,不同的角儿演来,各有特色,但总的内容相差无几。而5月3日的演出在大关节上,首先把苏玉莲的无意失帕改为有意二次赠帕,大概是想强调“爱情”二字,以符合现代人的观念。这涉及到一个“时代气息”的问题。我以为,传统戏若说时代气息,也只该有故事发生时的时代气息,而不是把新世纪的时代气息强加给古代人。就像《牡丹亭》只能有明朝的时代气息,不能有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气息一样。其次,把周府地位提升,周琪方之父原为广平知府,位在苏府之下。现在的新本,听剧中人几次提到“太后府”,无疑是想突出苏玉莲的父亲趋炎附势,给人造成更深的这婚姻的不合理印象。周琪方在原本里,患病身亡。这里改为韩翠珠设计,迫使他自毁婚书。但不知当他知道苏玉莲并非真死后,会不会再搬出“太后府”的势力给苏府施压。第三,砍掉了原剧的谒师一场。那一场戏李洪春老先生陪王瑶卿演过苏旭。他说:那一场台上只有三个人,可笑料百出,最受欢迎,堂会戏里多次点这一折。第四,去掉了末场黄婆的大段念白,她的这段白口使全场哄然,加以当时在场的人物心情各不相同,说的话也都各有特色,是全剧的豹尾。现在却荡然无存。我想,1963年马富禄演此剧时,如提出砍掉这场,他要同意才怪呢。第五,改编本里加了太多的现代词汇。诸如:“泡妞”、“老爷子一声吼,他们家就得抖三抖“(脱胎于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合理合法”、“说话到位”、“高考生”、“花边新闻”、“强迫症”、“正能量”、“多云转晴”、“雾霾沉重”、“舍己为人”“崩溃了”等等。一出戏里,丑角抓哏,有一两处用个时代语汇,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多了就会惹人生厌。尤其是旦角、老生也都口吐时代语,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剧本的改动还很多,不一一列举了。说这些,是想表明,一出传统戏,因为时代的关系,剧本的不足之处,肯定很多。改编、整理,理所当然。但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很重要的。倒洗澡水把孩子也泼出去,就不妥了。
说到马玉琪在这戏中的表演,那可是鲁殿灵光了。他以75岁高龄,演绎苏府管家的少夫人。念做表情都很到位。几次的下场,绝不雷同,赢得了满堂的喝彩声。定计一场最后的下场尤有特色。焚楼一场,着花盆底鞋,跑圆场,快步疾行,真难为他了。有人看后说,换个人,大概演不出他那“份儿”来。温如华也早过花甲。嗓子还很脆亮,扮像不似老年。特别是最后一场,着大红旗袍,十分抢眼。我看着觉得她的扮像颇似40岁时的张君秋。
这场戏满台的老先生,他们不顾年高,多次排练。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前头说的,多是剧本改编的话,与他们的演出无关。
本贴由老田2014年5月4日06:54: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