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道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流行在晋南洪洞一带,原称“道腔”。1961年,田汉根据元代戏剧评论家芝庵所著《燕南芝庵论曲》等资料记载“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佛家唱性,儒家唱礼”的依据,建议改称“道情”,洪洞道情由此得名。

洪洞道情原为民间长期流行的说唱艺术。清咸丰年间,道家以传道形式,在洪洞县及周边县市活动。咸丰元年(1851 年)后,民间第一个戏班把这种说唱形式,结合蒲剧舞台艺术,吸收当地民间小调,将“道情”搬上舞台,在本县范围进行演出。据资料记载洪洞道情的第一个职业班社是由洪洞尹壁村道士尉广甲组建。尉广甲原系文人,酷爱戏曲,因功名难就,便出家入道云游,曾到河南、河北、陕西等搜集道歌,返乡后,邀集民间艺人组成“同乐班”班社,排演了《龙虎山》、《郭巨埋儿》、《三世修》等五个本戏和《小姑贤》、《打灶君》、《桂香研磨》等小戏到各地演出。音乐仍袭用曲牌联缀体,打击乐则从蒲州梆子借用,但未能延续下来。

清宣统年间,尹壁村师秉焱组成第二个道情班,名“三盛班”。拥有艺人王五斤(彩旦)、王全根(青衣)、张三海(正生)、刘富(小生)、李锦堂(小旦)、张吉云(小丑)、琴师并元等。上演的剧目有《三英卷》、《断乌盆》、《十万金》、《石花景》等十四本大戏和《林英降香》等小戏,还用秧歌形式演出了《挂神子》、《拐银匠》、《卖豆腐》。除在晋南一带演出外,还先后活动于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区,不论演员阵容、道具戏箱可谓盛极一时,社会广传赞语“新戏箱、强人马,本戏折子没麻杂;韵调好,把式真,夏安台口到寒冬”。但由于社会长期动荡不安,该团无法生存下去,再一次解散。第三个戏班于1923 年成立, 名“兴盛班”。民国十二年(1923 年),洪洞县曹生村的程元奎、南秦村的杜丁儿,邀集艺人,再次成立起名为“兴胜”的道情班。兴胜班行当整齐,剧目丰富,又受蒲州梆子、晋南眉户的影响,表演技艺明显提高。如李锦堂在《断乌盆》中饰张北古妻的跻功,《林英降香》中的扇子功,《送茶》中的裙子功,均颇有特色。演出时间达六年之久,后一方面因国内战事频仍,另一方面因无力与蒲州梆子竞争而散班。道情艺术一度衰落。洪洞道情历经三次兴衰,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洪洞道情艺术一直没有专业班社行世,只有一些零星业余活动。

1960 年,省、地、县三级联合集资25000 余元,招聘了新老艺人50 余名,成立了“洪洞县青年道情剧团”。活动范围遍及原晋南地区各县市和晋东南、晋中地区部分县市,后扩展到豫北、陕西关中地区。除上演传统剧目外,还移植了《二度梅》、《杜十娘》等优秀剧目和现代戏《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血泪仇》等。1970 年8 月,洪洞道情剧团在文艺专制的高压下,再次被迫解散。演职人员中,除分流各处的人员外,一部分并入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1991 年,经县文化行政部门的提议和努力,争取到在洪洞开设一个道情培训班,靠挂于临汾地区艺校。但遗憾的是,1993 年学生毕业后,因县财政困难,资金匮乏等问题,无法新建剧团而半途夭折。

洪洞道情音乐基本属于曲牌连缀体,但也有板式变化体的成分,唱腔民歌中吸收了若干小调,旋律悠扬缠绵,潇洒幽深。在当地人民群众中曾流传着“宁愿不吃一桌席,不能误了道情戏”传说,表明了百余年来当地人民群众对这一剧种倾心热爱。道情中所保留的剧目和词曲,保存了当地历史上的民俗风情、信仰爱好。现在的洪洞道情已没有专业演出团体, 只在民间有零星的演出。

洪洞道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