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往年的元旦京剧晚会今年改成了戏曲晚会,未见主办方有何说法,改了就改了。不过中国的事情总讲个弦外之意和虚响之音,况且这宗事已完全不是虚响。

日前与朋友小聚,有人提起此话题。诸公就此事背后的微言大义一通儿乱猜,到了也没个所以然。不管怎么说,此台“大戏”文曲深幽,一定是大方之家“笔削”而成。本人向来不买彩票,自知手气不佳,故而对瞎猜胡蒙撞大运的事情一贯退避三舍。好在笔者只想借此由头说几句“京剧”。

第一句话,京剧是“五味散”,非北京土生土长。

远了不说,明末清初,北京的主流戏曲以昆弋为尊。按现在的话说,惟有昆曲可以上得央视。昆曲之昆是地域名称,所言即江苏昆山。明代该地有位戏曲家叫魏良辅,此公是嘉靖朝进士,后致仕专工音律腔调。他对曲、词、文均有讲究,精通南北音曲,自亦能唱。后世尊他为“曲圣”。魏良辅在弋阳、海盐、余姚等地方腔儿蓝本之上,发明了格调清新,舒畅委婉的昆山腔儿(又叫水磨调)。同时又在浙东一代的宋元南戏基础上,改造创新了戏剧关目、程式、技艺等,发明出一个新剧种。世人称之为昆曲。

到了乾隆中期,又有个剧种杀进北京,就是梆子。梆子腔的肇始发祥很难考据,有秦地说、燕赵说等。梆子作为剧种,其传播繁殖力远胜于昆曲。就地域而言,有陕西梆子,即秦腔;甘肃棒子,又叫西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又称直隶梆子;四川梆子,也称川陕梆子。另外还有河南梆子,广东梆子,南梆子等,可谓遍及中国大部。梆子进京以后,风头强劲,大有与昆曲平起平坐之势。

乾隆五十五年(1790),皇帝八十万寿,各地戏班纷纷进京祝釐。时正在杭州跑码头的安庆伶人高朗亭被选中。这位红遍江南的旦角儿遂率戏班赶赴京师,报庙成班,之谓“三庆徽”。由此始至嘉庆八年(1803),十三年间,四大徽班在京始成。他们所唱之“二簧”开始响彻京城。

道光初(1820年以后),流行于湖北鄂地的汉调戏班也来京师跑码头。他们的“二黄腔”活泼流畅,格调新颖,很有后来居上的劲头儿。

如此,京师之地汇聚了昆弋、梆子、徽调、汉调及本土京调。至道光末咸丰初,以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代表的各路诸侯,协力同心,融会贯通,极尽能事,创出了有别于各地方调而又包含其元素的新剧种。时人谓之“皮黄”或沿用“乱弹”旧称,即后来的京剧。这些发明始创京剧的伶人,多不是北京籍。

第二句话,“京剧”这个称谓起始于外地。

皮黄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程式规模的新剧种而成熟定型,应在1840至1860年间。把皮黄称作“京剧”不是北京当地人。笔者所见文献,“京剧”二字的始作俑者似是光绪二年二月初七日(1876年3月2日)《申报》“图绘伶伦”一文,其中有“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一语。此句虽未见专有为京剧定名之意,却自此开了先河,且逐渐被世人认可。民国后,“京剧”二字畅行于世。

京剧之京,语义在于京师之“京”,而非北京之“京”。假设把这一系列搬到朱洪武时的南京,它也可称作“京剧”。所以从京剧的构成与命名来看,突出的不是地域性。它就是于京师之地合成的一味“五味散”,起个什么名字都行。

第三句话,京剧遍及中国东西南北中,非北京特有。

西至新疆西藏,东至沿海诸省(包括台湾),北至内蒙及东北三省,南至广东云贵港澳,无一处没有京剧。这个现象并非缘自行政命令,实为广大地域不同民族接受欢迎使然。检索中国浩繁的剧种,就受众面及影响力而言,挑不出第二个可与京剧比肩者。如此看,京剧绝非是地方剧种,有人把它称为国剧,或许即基于此。

第四句话,京剧人口甚众,你、我、他都可以喜欢。

大众对京剧的审美取向是长期自然形成的。京剧之雅俗,居于昆曲与早期乱弹之间。它既不是原始乱弹的聒噪干嚎野调无腔,也不是昆曲的磨调丽辞雍和繁谨。它因循而不拘泥,遵经而多权变。其曲调板眼有节,错落有致,变化多端。听起来有大器有伶俐。任你是达官仕宦还是卒吏贩夫,均得围观一剧,击掌拍板晃脑摇头醉痴于其间。进园子听戏不分尊卑贵贱,谁都能乐在其中。

结论:1、京剧原本就是百花齐放孕育而成的,大可不必为求百花齐放再在弱化京剧上做文章。2、京剧于清末达至隆盛。民国鼎新,革命党人并未因满清皇室及臣民喜欢京剧而弱化摒弃(梅兰芳即红于民国后),甚之把京剧革故。因噎废食等于自愿把自己饿死,笨且愚。3、收视率是电视媒体的最首要追求。一般而言,河南人不大会听沪剧,上海人不大会听桂剧,广东人不大会听吕剧,等等。但他们都会听京剧。既然道理简单明了,“京剧晚会”改“戏曲晚会”又是何必。真是猜不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