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街书会——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犹记儿时听唱戏,煤油灯火映深山。一张板凳随身带,十里乡亲齐聚观。”
儿时农村的文化生活匮乏,过年看上戏算是奢侈的。那首歌谣“拉大锯”就是很好的写照:“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请闺女,待女婿,外甥女儿,也要去,不叫去,呱哒呱哒跑喽去。”
每年春节后许多地方都要唱几天大戏,渐渐的我成了小戏迷。开始是跟着姥姥听戏,年龄大些,就与小朋友们一起去听戏,那时剧种很多,有河南豫剧、曲剧,坠子、三弦等。俗语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儿,不会看的看热闹”,小孩儿看戏就是看热闹。小孩儿哪有性子听进去依依呀呀的戏文、拐来拐去的腔调?而上了年纪的人就不同了,他们能听得进大段唱词,还都很入戏,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听着,一边还跟着台上的演员抹眼泪。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每年春节跟着姥姥到几十里外的平顶山宝丰马街听书看戏的情景。马街位于豫西南伏牛山东麓,是古代宛洛大道上的重镇和繁华商埠,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这天,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铿锵有力的弦梆锣鼓便打破了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清晨的寂静,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说唱艺人负鼓携琴,不约而同汇聚马街,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河坡、山岗、麦地、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棚,打起竹板,拉起琴弦,南腔北调说唱起来。方圆数百里赶来的几万、十几万的乡亲们扶老携幼,沿着公路和村边小道潮水般向马街涌来。一时间街里街外坡上坡下,河边荒野庙前庙后,到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说的、唱的、听的、看的,还有写书谈价的,好不热闹。青青的麦地里人潮如织、锣鼓齐鸣、热闹非凡,再现了“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的盛况,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奇观。被文化史专家称为奇特的“马街书会文化现象”。
“清澈的河水与喧闹的书场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浓郁的中国农村民间风俗画卷”,这就是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的马街书会,几百年连绵不断,“马街书会”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95年宝丰县也被命名为“中国戏曲艺术之乡”。
二、本土戏曲——沃土上一朵奇葩
戏曲艺术对中国各族人民来说是喜闻乐见的综合性传统表演艺术。它有着独特的形式技巧和审美品格,以及深厚的文化传统,千百年来演绎着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在祖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河南宝丰的马街书会就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了这一艺术。尽管它是以曲艺为主,但其中豫剧、曲剧、越调等地方戏曲也占有重要地位。就河南省而言,除这些外还有十多个地方剧种,剧种剧目繁多,流派纷呈。河南戏曲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阶段。“常派”的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以情带声。陈派的清澈幽深,潺潺如诉,沉郁顿挫,宏美婉约。“崔派”的深沉浑厚,含蓄蕴藉,韵味悠长。“马派”的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阎派”的清雅之风,怡人心神,七分神韵,三分造型。从豫西的王二顺到豫东的唐玉成,从二本强的唐喜成到沙河调老生刘发印……他们给中原大地乃至全国的戏迷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说起豫剧、曲剧等地方戏,很多河南人都能哼上一两段。
马街书会起源于元代,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据记载来马街的艺人自元代以来从无间断,即使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时期,艺人有所减少,但也没有间断。而书会最为兴盛的时间是清同治二年,根据宝丰县退休职工许九才的记载,当年到会的艺人是二千七百人。建国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马街书会说书唱戏的书棚仍然是超过600个,到会的艺人也有千余人,这说明马街书会在这个阶段总体上还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间文化遭受到了新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影电视传媒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传播,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样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也就不可避免地被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它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深入思考马街书会的当代命运,探寻其在当下的正确发展路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梁启超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马街书会传统的表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书会的发展和革新也是势在必行。短暂沉寂之后的马街,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变旧变新,为了迎合当代人的审美口味与需求,以旧的传统形式来演绎新的生活内容,对它的表演形式做大胆的包装与创新,并且结合新时代的种种特点,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新曲目来吸引大众。同时通过新的一系列的传媒手段,为传统戏曲艺术披上新嫁衣,增强宣传力度。他们积极地利用当代音乐和技术手段,使戏曲艺术变得更加时尚化,更加吸引的年轻受众群体。此外近些年来,宝丰县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节目,大力发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提升了传统曲艺的创新层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加大对马街书会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保护。同时还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完善保护的程序和措施,落实保护责任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戏曲艺术的推广平台,为曲艺寻找更多的经济支援。
在一系列的努力下,马街焕发出了新的青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马街,关注地方戏曲!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作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和社会功能方面的价值。
三、发展前景——路在脚下
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当今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包括希腊悲剧与喜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但是现在仍然存在舞台上的仅有中国的戏曲!它几经坎坷,反倒愈经坎坷愈表现出它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文化要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中国戏曲或许是其中瑰丽的一枝。管窥河南一小小的马街,可见中国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也应该有乐观的前景。在21 世纪这个高科技文化激烈竞争的信息化时代,作为传统的戏曲艺术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重的危机。但是这种危机即给中国戏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和希望,中国戏曲在新世纪中将迎来新的繁荣与振兴!
中国戏曲的发展前景应该“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戏曲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同它的观众保持着亲密联系,深深地植根于广大人民生活沃土之中。因此在近千年戏曲发展的不平坦的道路上,中国戏曲始终以它的人民性克服着重重困难,终于衰而不竭,一路走来都是歌。尽管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造成戏曲观众逐渐减少,然而农民喜欢戏曲,农村需要它,出现了想看戏的看不到戏的怪现象。即使农村普及电影电视,农民仍然需要它。马街书会就是一个典型之例。每年正月十三开戏之后,当地看戏观众人山人海,场子里容纳不了,有的便站石头上凳子,有的爬树上墙,宝丰县文化局老王说:“广大农民包括青年农民是酷爱看戏的。”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戏曲的出路在哪里?还是那句话:“在希望的田野上。”笔者认为个别剧种的“消亡”是可能存在的,但这不能代表整个戏曲。有的剧种如黄梅戏、评剧等,即使在当今电视电影流行歌曲多种艺术样式的激烈竞争中仍生机勃勃观众不减,能说它“衰败”或“消亡”吗?
其次中国戏曲应该“去掉脚镣跳舞”。独具特色的传统戏曲,尽管有着其任它何艺术样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它毕竟产生于过去特定的历史时代,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与现代审美意识及与当代观众审美情趣难以认同的东西;加上它又是综合性强,生产周期长,耗费成本高,精神创造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环节多,又不能批量生产,造成戏曲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境地。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我们既需要传统的形式,又要加入新的元素,巩固老观众发展新观众,戏曲本身要不断吸取姊妹艺术诸如话剧,电影以及通俗歌曲的优秀成果,发展自己,扬长避短,发挥忧势。只有“去掉脚镣跳舞”才能在历史的大舞台上舞出一番新天地。
不可否认在新世纪信息化大潮中戏曲艺术处于十分不利的处境,但也不像悲观论者所描述的那样黯淡。市场经济也带来了广阔的文化创造的空间和机遇,带来了旧的文化体制下无法发展的新型表意方式的勃兴。中国戏曲只有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再度繁荣。当然我们所说的这种繁荣只能同电影电视、话剧歌剧以及其他姊妹艺术“百花齐放”共同繁荣,梦想像乾嘉时代或梅兰芳时代那种以戏曲一统天下,文艺舞台一花独放的时代的繁荣,是再也不会出现了,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戏曲艺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她的兴衰嬗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是重复的,总是在螺旋中上升的。因此中国戏曲的前景应该是有广阔的空间,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参考文献:
[1]宝丰县文化局.宝丰文化志[Z].宝丰:宝丰县文化局,2010.
[2]符晓艳.马街书会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大众文艺,2010(1).
[3]高喜军.马街书会的民俗特色[J].作家,2009(14).
[4]刘春艳.多重力量重构下的马街书会[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庞建春.马街书会的听众——马街书会调查报告之一[J].民俗研究,1998(1):44-50.
[6]周俊鸿.河南文化艺术年鉴(1992年)[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李 霞,女,河南南阳人,扬州大学文学院12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元明清研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