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至9月1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文化部主办的大型"中国文化美国行"活动,以空前的规模,通过民乐演出、展览和演讲三种形式,向美国人民展现了一个现代的真实的中国,以美、善良、真诚和坦率在美国一个又一个城市感动着那里的人民。

难以想象的美

山美水美人美服装美珍宝美,这是美国人对在纽约举办的《走近中国》大型展览以及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的小型中国摄影艺术展的突出印象。

《走近中国》大型展览在纽约最大的展览中心贾维茨中心举行。布展面积8000平方米,分三个部分:中国工艺珍宝、中国服装服饰、中国旅游。其中工艺美术珍宝280件,包含了玉雕、翡翠雕、珊瑚雕、玛瑙雕、石雕、木雕、漆雕、瓷雕、陶塑、紫砂、苏绣、湘绣等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各种绝活,均出自当代艺术家之手,件件是精品,其中不乏国宝,令人叹为观止。据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馆长透露,这样大规模地出国展出还是第一次。中国服装服饰展不仅展出了中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展现了中国服装业的发展,还派出了新丝路模特公司的最强模特阵容,以历朝历代服饰、各个民族服饰和现代服饰三个主题,每天演出一至两场。中国旅游则分四个主题:丝绸之路、西南风情、(克林顿)总统之旅、江南水乡,以现场民族舞蹈、模型、照片等多种手段,展现了中国最著名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景观。

这是一份中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展出期间免费向观众开放。9月5日开幕式那天,盛况空前。华灯初上,这座高大的玻璃钢架结构的纽约最大展览中心,变成了一座漂亮的水晶宫。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为展览剪彩,美国国际集团总裁格林伯格主持开幕式,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利伯曼、纽约州州长帕塔基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驻纽约总领事张宏喜、驻联合国副代表沈国放、原美国驻中国大使尚慕杰、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等成为当晚的贵宾。美国国际集团、纽约人寿保险公司、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等许多大公司负责人,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席执行官、美国时代周刊主编、刚刚采访过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华莱士等美国文化、艺术、新闻界的名流,华人华侨社团的知名人士,应邀前来参加开幕式。

开展之后,来看展览的人越来越多。"看过贾维茨展览吗?去看看吧,很好看!"纽约的人们互相传递着这句话。在运通大厦里,记者5分钟内就听到三遍。在贾维茨展厅的珍宝馆里,青年艺术家取材于屈原赋的瓷雕作品《九歌·山鬼》,以浪漫爱情的题材和造型技艺上的现代手法,引起了不少美国人的特别兴趣。兵马俑模型前有不少喜欢历史的人拍照留影。而时装表演的T型台周围的座位,场场爆满。记者坐在展馆外观看着出出进进的人流,许多华人华侨携妻带子而来,他们在这里追回了思乡的梦。从未到过中国的纽约人,惊叹着眼前难以想象的美,英文里有关赞美的词语脱口而出。记者一天乘坐出租车,司机听说我是中国记者,就叫着:"贾维茨,太美了!"他说,他曾跟旅游团到过香港,就差那么一点点,遗憾不已。

其实在纽约,好几家博物馆里都有中国的内容,但那或是中国屈辱年代流失的文物,或是对久远岁月的记录。那种残破、陈旧的感觉,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中国还可沾边,但与贾维茨中心展现的壮丽秀美的现代中国根本无法相比。一个美国人,只要他不抱偏见走进贾维茨,就会对现代中国留下深刻印象。

音乐可以超越语言

在"中国文化美国行"活动中最先亮相的,是曾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感动过欧洲观众的中国中央民族乐团。他们8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会议大厅的首场演出,便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观众中有操着各国语言的联合国官员和工作人员。一位在联合国工作的加蓬妇女对中国音乐有自己的感受,她说,听上去那么清新,像早晨醒来,窗外透进的阳光和清风。她的话,让人想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贺词,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音乐都可以作为一种完美的交流方式,它与护照、肤色、语言或信念无关。它仅仅需要你去欣赏,它是人性的体现、和平的食粮。演出结束时,安南对陪同观看的赵启正说,这是绝妙伟大的演出,你们使联合国所有的人都懂得了中国音乐。

全部由二胡、琵琶、扬琴、竹笛等中式乐器演奏的中国民族音乐会,在华盛顿、得梅因、芝加哥、圣路易斯、印第安纳波利斯、纽约,两个星期内在个城市演了8场,场场轰动,场场座无虚席。连续的奔波和演出,使不少演员都累病了,但观众的热情使他们忘记了疲劳,演出总是充满着魅力。9月8日纽约,是该团在美国东部地区的最后一场演出。正在联合国出席千年首脑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美国著名大公司的总裁一起观看演出。观众不时地起立鼓掌欢呼。当加演《拉德茨基进行曲》时,全场观众随着指挥陈燮阳的指挥棒击掌合拍,台上台下激情融为一体。散场时,一对显然从贵宾席出来的夫妇顾不上有失矜持,激动地谈论着,见到记者,夫人说,这是她第一次听中国的音乐,太动人了!如此美的旋律!如此美的姑娘!如此美的服装!她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她一定要再来听中国音乐。一位在美国生活了6年的中国女青年打电话激动地说:看到陈燮阳指挥的背影她就被惊呆了!他的风度太棒了!她带了几个台湾的朋友去,她说一场演出就把他们"统一"了。他们说,台湾的指挥绝对出不来这种气魄。

面对面的对话

8月30日,在华盛顿14街529号,这个历届美国总统几乎都发表过演讲的地方---全美新闻俱乐部中心会场,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发表了"中国文化美国行"的第一场演讲《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

赵启正的演讲,以语言生动和运用真实的历史图片见长。去年,在巴黎中国文化周期间,赵启正在演讲中以中国女人的小脚和中国女足姑娘临门一脚两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说明20世纪初积弱的中国与今日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的巨大变化,至今人们记忆犹新。今天,他从"美国"二字在中文里的意思说起,以西方人喜闻乐见的形象方式展开了"中国人眼中的美国"这个内涵深厚的话题。

他既讲中美友谊的佳话,也讲八国联军、朝鲜战争、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在中国人民中引起的反响。在讲到我驻南联盟使馆被炸时,他出示了两张照片:捧着骨灰盒痛哭的朱颖的父亲和面对愤怒的中国学生尴尬地站在使馆里的美国前驻中国大使尚慕杰。从美国听众的反映看,显然对后者很熟悉,对前者比较陌生。客观、坦诚、不回避矛盾的演讲,以现身说法改变着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印象,纠正着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沟通与理解,这是新世纪对中美关系的呼唤。

听众提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中美之间相互了解的不平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赵启正回答:有许多原因,如中国人读了很多美国文学译著,另外还有许多中国人生活在美国,他们成为中美交流的自然桥梁,他们会告诉我们应该这样或那样看待美国人。而美国人多是通过媒体了解中国的。媒体的偏颇直接影响了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当然,中国人了解美国也有不够全面的地方,如美国电影里的暴力和秩序混乱,也往往误导了中国的年轻人。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头套袜子抢银行,被抓后说,是从美国电影里学的。赵启正说,中国人对电影的看法过于拘泥于事实,有时缺少想象力,这是中国电影难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原因之一。我们应该加以改进。

面对美国记者一个个刁钻的问题,赵启正都给予坦诚的回答,谈笑风生间将尖锐的话题化作坦诚的探讨。9月6日,在美国很有影响的电视广播博物馆里,由曾为开创中美关系做出贡献的基辛格为演讲做开场白,其后,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做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抉择与承诺》的演讲,同样留出40分钟让听众提问。

美国电视广播博物馆理事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它的成员包括世界各大主要广播电视传播媒体的头面人物。听众中大部分是学者和专业人员。孙家正对各种提问坦率、幽默的回答,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和会意的笑声。

如28年前拍摄过《紫禁城》的电视制作人问孙家正:我们准备再拍一部反映今日中国的新片,您认为中国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孙家正调侃地说,变化太大了,愿意另约时间单独谈。这里愿意简单地指出两点:第一,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今天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贫穷,现在是,资本主义中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接着他说,中国变化很大,美国变化也很大。但是,他发现美国有一样东西变化不大:就是一部分美国人思想中冷战的思维没什么变化。中国人如果没有朋友会感到空虚,而有些美国人找不到敌人心里空虚。场上一片笑声。那位提问的女士高喊:我不属于这类。孙部长笑答,在座的多数不属于这类。

正在美国旅行的以色列前驻华大使南月明也出席了演讲会。她告诉记者,今天的演讲非常好,中国有值得尊敬的深厚历史文化,她十分赞赏孙家正在回答问题时的幽默和机智。( 《环球时报》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