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堂戏是表现驱疫、避邪、祈福、纳吉的舞蹈,一种古老而原 始的祭神戏剧。傩堂戏节奏明快、曲调流畅,内容丰富、结构紧凑、用当地土语唱出,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深受民众喜爱。傩堂戏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没有文戏伴奏,只有武戏配音。凤凰最原始古老的剧种。德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
德江县地处贵州东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清光绪八年(1882),安化县治所迁移于大堡,即今德江县城。民国二年(1913),安化县改名为德江县。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原始和完整,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民间小戏剧种。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各地有师道戏、傩愿戏、老君戏、姜女儿戏等多种称谓,又统称傩戏。清康熙年间即有大本戏《孟姜女》演唱的记载,同治年间,逐步脱离酬神的傩坛,登上高台演出。剧目有傩坛正戏、傩堂小戏、大本戏3 类,而以在还傩法事程序中演唱的傩坛正戏为多。
傩堂戏情调古老,声近土俗,音乐粗犷,多清唱伴和它。演员仍戴各色面具,保留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面具多者36面,少者有5面,木质雕缕,神态各异。大本戏除《孟姜女》外,还有《龙王女》 、 《庞氏女》 (湘西、湘北),合称“三女戏”,另有 《桃源洞》 (湘南)等。声腔多来自巫师腔和各地的民间歌曲,除辰河流域有唢呐帮腔外,一般是“一启众和,锣鼓帮腔”。
傩堂戏还有一种独特的表演叫“傲拜”,其中有一段互相说理的对唱,唱词由演员即兴创作,要求落句对韵,内容衔接并有变化。这就形成两个演员赛嗓子、赛表演,赛口头文学素养的竞艺场面。如果碰上相当的对手,一连可“傲”上几个小时,形式生动活泼。
傩堂戏表演多与酬神法事有关的动作,如按诀、玩师刀、踩八卦以及武法事特技等。清末,各地傩戏曾与花鼓戏、阳戏、地方大戏(如常德汉戏)共班演出,迄今无专业剧团。
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傩戏是傩堂戏的主体部份,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共有八十多支,其中正戏16支。除傩戏之外,一般还要进行傩技(土家人称绝活)表演,项目由主家与坛班约定。在举行傩事活动前,土家族老师都要精心布置一个傩坛(傩堂),所以傩堂戏又称傩坛戏。傩坛布置精致,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德江傩堂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贵州东北部乌江沿岸土家族聚居区的德江、思南等县,民间还完整地保留着享誉海内外的“土家族傩堂戏”。其神秘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蕴,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强烈兴趣,相关的学术研究至今仍然绵延不绝。
发展起源
傩堂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时期,那时苗族先民就崇拜鬼神,认为"灵魂不灭",祖先死后其魂魄便脱离躯壳而存在,为了使子孙得到祖先保佑,便对祖先"亡灵"进行祭祖。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凤凰属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酬神祭鬼更加盛行。在这种酬神祭鬼活动扒 由巫师演唱祭奠词曲,"形成定格。唐 宋时,宗教仪式流行,造神活动日增,祭神词曲大发展。至元明之际,"摊愿神戏"开始出现,但没有专门的戏曲艺人参加,主要是由苗巫师扮演,是巫师在进行法事时在厅堂于夜间演出,剧目较少,且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清至民国摊堂戏在凤凰达到鼎盛时期,清初,开始有民间艺人参加巫道跳神扮演;清末至民国,民间艺人从巫道跳神中分离出来,进行了艺术和技巧的创造,出现了职业性的傩堂戏班,并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说摊堂戏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祭神戏剧。
“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它融巫术、原始宗教和戏剧为一体,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据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在德江县,现在就还有130多“坛”傩堂戏在民间活动,每坛有一位“掌坛师”(当地称“土老师”),演出时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来人。傩戏演出与傩坛祭祀交织在一起,分为祭祀、开洞、闭坛三个部分。每当从事此项活动的“土老师”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在庄严肃穆、香烟缭绕的“神案”前,在鼓、锣、丝弦、唢呐的伴奏声中“开坛”,或跳神唱戏,或占卜问卦,或为祈愿人家通报神祇意旨、祸福吉凶时,特别是当牛角和司刀这两件特殊“乐器”发出森严悲壮之声时,总会勾起一些潜藏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万物有灵”的原初情愫。土家族的先民相信,在他们的周围还存在着一个鬼神的世界,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着人世的一切,只有顶礼膜拜、祈祷,用巫术、符咒、舞蹈等仪式,才有可能影响它们,避疫逐鬼,驱邪化凶,降福呈祥。在土家族人看来,任何神灵,即使是凶神,只要自己诚心实意地去“许愿”、“还愿”、 “酬敬”,也能够使它回心转意、与人为善。这里蕴含着土家族人宽厚、善良的民族本性。
在德江的“土家族傩堂戏”中,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绝活”,十分高难惊险,如“踩刀祭”、“溜铧口”、“翻叉耍”等表演,无疑是继承了古代巫术用符咒威力进行表演的传统。观看这类表演时,观众都是屏住呼吸,提心吊胆,叹为观止。比如“踩刀祭”,踩“地刀”时,是把一排锋利的大钢刀刀刃朝上置于地面;踩“天刀”时,则把若干大钢刀刀口朝上置于木柱之上排列为楼梯状。祭祀开始时,“土老师”身穿法衣,赤脚,一边画符念咒,一边从容不迫地走上刀刃,如履平地。“溜铧口”则是把若干铁铧口(有时用砖头)全部用火烧红,排列在地上,由“土老师”光着脚板逐一走过。“翻叉耍”则更为惊心动魄,“土老师”为了降伏恶鬼,要用钢叉向另一个扮演恶鬼的“土老师”的咽喉或胸膛用力投掷过去,而对方则要用单手准确地接住飞来的钢叉。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在小说《神巫之爱》中,对这一带傩堂戏的演出有十分传神的描写:“他(指神巫)头缠红巾,双眉向上直竖。他脸颊眉心擦了一点鸡血。红缎绣花衣服上加有珠绘龙虎划黄纸符咒。手持铜叉和镂银牛角。一上场便在场坪中央有节拍的跳舞着,还用呜呜的调子念着娱神歌曲。他双脚不鞋不袜,预备回头赤足踹上烧得通红的铁犁。那健全的脚,那结实的腿,那活泼的又显露完美的腰身转折的姿势,使一切男人羡慕,一切女人倾倒。那在鼓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精灵所在。”
相关剧目
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创造,傩堂戏内容很丰富,剧目繁多。按内容其剧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始祖戏内容,剧目有《天仙送子》 《白旗先锋》 《搬开山》 《搬土地》 《搬算匠》 《搬童儿》 《白望送娘》 《开山砍五路财》等等,都是一些表示酬神还愿的古代戏种。第二类是正本戏,又可分为大戏、小戏和折子戏三种。大戏剧目有《孟姜女》 《龙王女》 《庞氏女》 《陈世美不认前妻》 《双上坟》 《四下河南》 《汾水河》 《赶斋记》 《八仙图》 《万花楼》 《二度梅》《刘海砍樵》等等,它们都是传统戏内容。小戏剧目有《三宝舞龙》 《雷交锤》 《白猿戏晋》 《勾头催粮》 《检田螺》 《正二边筐》等等,它们都属地方性的戏。折子戏剧目有《庸堂会》 《芦林会》《池塘会》 《金桥会》 《楼台会》 《安安送米》 《打芦花》《车江别》和《梁祝姻缘》等等,为人们喜闻乐见。
傩堂戏虽为锣鼓伴奏,没有管弦乐,但节奏明快,曲调流畅,剧情幽默风趣,还富有古老而浓郁的神秘色彩。它都是用地方语言唱出来的,通俗易懂,最受当地民众喜爱。人们称赞它有"土、俗、纯、细"四大色。"土"与"俗"即再现当地古风古俗,技巧通俗简单,有一种古老而原始的毫无掩饰的自然美;"纯"与"细"即表演细腻,人情人理,反映民众生活、劳作,纯朴逼真。它的曲调唱腔发展至今约有二三百种,丰富多彩,皆随内容而变化。
目前最主要和最流行的有月你的"十二大腔",又称"十二大调"。十二大腔又有"傩堂腔"和"高台腔"之分。"滩堂腔"包括"开山调"、"先锋调"、"师娘调"、"搬算匠调"和"童儿调"等五大调,皆是具有浓厚的酬神色彩的古老原始唱腔。高台腔也叫"五竿调",它包括"姜郎调"、"姜女调"、"庞氏词,白望调,、"表堂调"、"卷子调"和"安安调。七个大调,表达人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死歌哭,唱到悲哀处催人泪下,演到欢喜时令人鼓掌称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