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沉重的消息传遍整个艺术界,金华籍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邵钧林老师在4月27号病逝,享年67岁。邵钧林生前获得多项荣誉,被授予“中国话剧100周年优秀话剧工作者”和“中国电视剧50周年优秀编剧”等称号。同时获得这两个称号的,在军界至今唯此一人。今天早上八点半,他的追悼会在金华殡仪馆举行,各界人士前来吊唁,送别这位编剧届的大家。
2015年,邵钧林老师被查出胰腺炎,而当年,他最新编写的话剧《小平小道》被搬上舞台,郭广平在剧中担任邓小平一角。尽管当时身体不适,这位不倒的战士依旧在排练阶段亲临现场指导,这部话剧演出近30场,获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集体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军区部队时,对该剧寄予很大希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竟成了邵钧林老师生命的绝唱。
1968年2月,邵钧林入伍。1971年,他被选入南京军区业余文学创作学习班学习写作。虽然是名只有初中学历的战士,但他却比别人更努力,连续7天7夜看书,看资料,改稿子,最终,在有81个学员的班里,写出了全班第一篇小说。当年6月,这篇讲述汽车兵故事的小说《雪地轮毂》,被刊登在《人民前线》报上,两年后还被翻译成日文编入日本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
邵钧林老师是位文职将军,一生创作有多部电视剧、话剧、广播剧等作品,如大型话剧《虎踞钟山》《抗天歌》《兵心依旧》,电视剧《DA师》《沙场点兵》《决战南京》等,著名演员陶慧敏、郭广平、侯勇、周惠林、洪卫等都曾参演他编的剧。而像《井冈山》《红色摇篮》《决战南京》《开天辟地》等这些剧光光在搜集阅读史书资料上,就得耗时半年以上,有时候还要赴外地“下生活”,寻找仍幸存的见证人。一部剧本下来,甚至要走遍小半个中国。
对于家乡和家乡的人,邵钧林总有一份牵挂。1998年6月,时任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团长的邵钧林观看了浙江婺剧团演出的折子戏。当晚,具有婺剧情结的邵钧林萌发了要为家乡写戏的念头。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他终于在1999年5月8日凌晨完成新剧本的第一稿,定名《昆仑女》。最终,该剧演出场次高达千场,并调京演出,誉满京城,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奖、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目会演大奖、金孔雀优秀编剧奖等多个大奖,为金华市婺剧文化增添重量级精品。
金华新观察
虽然没有机会在战场上杀敌,但他通过文化艺术,影视创作,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他屡挑重担,创作重大历史题材剧,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战友们对他的评价是,文化艺术届的英雄,他牺牲在文艺创作的战场上。我们需要这样无私奉献的人民艺术家,需要这样一丝不苟,事无巨细的人民战士,邵钧林同志,一路走好,您的创作将影响一代代后人,我们将永远记住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