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24日,由波兰当代戏剧引领者、欧洲剧场奖得主克里斯提安·陆帕执导,首演于2009年的话剧《假面·玛丽莲》将亮相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届时,首次来到中国内地演出的波兰华沙话剧院将把华丽性感的玛丽莲·梦露的内心世界层层剖开,深入探索。
创建于1949年的华沙话剧院堪称欧洲最具威望的戏剧团体之一,是波兰权威戏剧艺术中心,波兰深沉的民族气质和丰厚的人文积淀为华沙话剧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剧院尤以出色演绎欧洲传统戏剧精品和改编著名作家文学作品而蜚声海内外,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的戏剧表现力令观众忘却语言的芥蒂,往往令观众深深体验到波兰话剧非同反响的魅力。作为去年香港艺术节的展演作品,同时又是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上演的最后一部外国大戏,《假面·玛丽莲》值得高度期待。
陆帕的导演哲学
如果要问,二十世纪波兰最重要的戏剧导演有哪些?那么答案无疑是已经去世的塔德兹·康托(Tadeusz Kantor,1915-1990)、耶日·格罗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1933-1999),以及健在的克里斯提安·陆帕(Krystian Lupa,1943-)。这三位大师风格各异,康托用美术搭建他的“死亡剧场”、格罗托夫斯基着重演员的“贫穷剧场”、陆帕将时间作为剧场重要角色。如果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作品,一律形式简单、专注于思考,从某种程度来说,均相当严肃。
1943年出生的陆帕,曾经历物理、美术、电影与戏剧等不同领域的学习与训练,因其独特的作品风格而被誉为欧洲戏剧界的巨人。在陆帕的艺术生涯中,受到了两位大师的影响,一位是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另一位是俄罗斯大师级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他擅长引导演员发掘与角色的共同情感,透彻领悟角色的思想与行为,继而慢慢寄居成为角色。陆帕利用演员这种写实的特质,呈现出人物更深层的真实,开拓出“先验演员”的演绎方式。陆帕运转舞台时空维度的导演手法,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他让时间成为剧场的主角,在多重空间中将时间任意延长、压缩、停顿,藉此呈现角色的心理状态。
梦露是表演天才
“一般人把玛丽莲·梦露的真实性格与她经常演绎的角色混为一谈。她对这种对号入座感到烦厌。”陆帕说。“很少有人知道梦露是个触觉敏锐的演戏天才,她对只有身材没有脑袋的女性的演绎,是建基于她的聪慧、幽默感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她读的书和记录的笔记,你便会明白我在说什么。梦露怀着坚强的意志,力图超越本身的性格、限制和命运。在作品中,我设计了一个梦露一直追求却未能如愿的欲望──演绎陀思妥耶夫斯基巨著《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格露莘卡(Grushenka)。她不断学习有关角色的一切,寻找自己与角色等同之处,达到沉迷的程度。但无论她如何努力,始终没有机会扮演格露莘卡。梦露超脱为格露莘卡,就是《假面·玛莉莲》的主题。”
剧中扮演梦露的桑德拉·科曾尼克(Sandra Korzeniak)2000年毕业于克拉科夫路德维克·索尔斯基国际戏剧学院后,加入国家戏剧院,2008年转投华沙话剧院。她曾在不少著名导演的制作中担任主角,包括克里斯提安·陆帕的《大师与玛格丽特》、《查拉图斯特拉》、《银色工厂2》和《假面·玛丽莲》等。2009年,因在《假面·玛丽莲》中的出色表演,科曾尼克获华沙菲利斯奖及波兰《政策杂志》年度大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