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国话剧市场持续活跃,小剧场热度不减,北京、上海进一步巩固其话剧中心城市的地位,各地话剧院团在经历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试水阶段后,也逐步明确自身定位。在市场规律运行之下,地方话剧如何成为百姓常态化消费的一部分?引进外来剧目的同时,地方话剧又将如何立足长远?
剧团“闯市场”迎来第二春
自去年年初,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逐渐成为福州市民,特别是年轻人放松娱乐的新去处。记者在福建人艺小剧场看到,剧院外的广告栏上滚动播放着即将上演的新剧目,每天一至两场的演出频率让文艺青年们大呼过瘾,福州市民徐旸说,印象中话剧只是小众艺术,但现在已经和看电影一样方便了。
话剧市场的突然火爆并非偶然。2009年,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整合资源推进结构调整,重点培育新兴市场主体。
“过去演员收入低,被迫去外面跑剧组,导演拍戏要先问演员有没有空。”曾在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工作32年的导演曲爱民说,市场化运作之前,剧团每年只拍两三个剧目,且多是包场演出,很少面向市场,演员积极性难调动,而且心态极不稳定。
2013年初,福建人艺组建营销团队,积极拓展商业性演出,演出售票面向市场,剧团商演收入直线上升。此外,福建人艺还与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李伯男合作,在福州成立了李伯男戏剧工作室,坚持每年推出二三部都市情感剧,积累并初步形成剧团固定的都市情感剧目库。
同样,2010年底,浙江话剧团转企改制,更名为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2012年,浙话第一次大规模招聘演职人员,冲着高收入,许多上戏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纷纷找上门,要求加入这支队伍。“没想到,铁饭碗没了,来应聘的人反而多起来了,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的是平台以及个人发展空间。”浙话艺术剧院经理周阿勇说。
二线话剧“处女地”亟待开垦
北京、上海等一线话剧城市,由于剧团体制转型早,民营剧团发展红火,话剧观众群体稳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话剧市场。但在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话剧市场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话剧又将如何在这片“处女地”上生根发芽?
李伯男告诉记者,福州等二线城市相较于北京、上海,市场还不成熟,观众基础底子薄,特别是地域文明强悍,对话剧的接纳程度有限,“这就更需要加大话剧演出量,将话剧变成百姓常态化的生活习惯。”李伯男同时指出,观众能否接受,关键在于话剧本身,“好的话剧从来不怕没人看。”
为了培养话剧观众群,福建人艺采取低价门票战略,建立会员制度,除了享受八折优惠,还定期向会员发送话剧资讯。福建人艺副院长宋作江告诉记者,目前福州话剧市场还处于普及推广期,而推广的关键就在于百姓有没有掏钱看,看戏有没有负担,不要因高票价将观众堵在门外。
此外,剧团还不断加强剧目制作,宋作江告诉记者,今年,剧团将推出13个剧目,除了本土原创,还将引进欧美和台湾的话剧,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
今年32岁的颜真(化名)每周都会带孩子来福建人艺小剧场看一场话剧,他告诉记者,在他小的时候会去剧场看儿童剧和红色戏剧,但慢慢地话剧逐渐消失。“这两年,福州话剧市场又发展起来,虽然话剧没有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声效特技,但看一场话剧,会感到演员是在和观众互动交流,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带入情境中。”颜真说。
既有小众属性 更是大众文化
权威人士提出,要激活话剧市场,仅依靠少数专业剧团和外来作品是不够的,各个城市里的校园话剧、民间话剧的兴起,才是话剧市场繁荣的曙光。
对于地方话剧今后发展出路,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提出,引进话剧只是一个初级形式,发展本土话剧、抓住现实热点、对百姓所关心的题材进行创作才是话剧市场繁荣的基础。
刘彦君建议,地方话剧发展,首先应面向观众,注重市场营销,将观众吸引到剧场里来,“话剧艺术不单是被动接受,更是一种互动式体验,只有适应观众需求,才会有发展潜力。”
此外,应大力发展民间剧团,不断吸收社会上优秀的戏剧人才。“目前,国家有700余所本科院校设置了艺术表演类专业,每年培养大批的艺术从业人员,他们往往能够和市场很好地结合,推动话剧发展。”刘彦君说。
“戏剧应该是大众化,但不得不承认戏剧的小众属性。”李伯男说,“我们力求让观众走进剧场,将其变成一种大众的艺术形态,因此,要逐步渗透,提高观众的审美品位和欣赏水平,而不是冷冰冰地和大众文化对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