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茶香走近茶圣
吴胜中 吴昊

那是08年的清明时节,我们一行八人前往湖州祭拜茶圣陆羽墓。我们从童年陆羽的遗弃地——碧波涟涟的竟陵西湖边启程,来到茶圣陆羽的归宿地——春茶幽幽的杼山。陆羽生于碧水旁,归于茶山间。其间是乎有着与茶、水相依的神示。我把从家乡带来的一壶水——正是游子陆羽“千羡万羡”的“西江水”祭洒在墓前,并吟哦:“寻访茶祖问紫瓯,鸿雁伴我到湖州,灵前祭洒西江水,聊解陆子羡乡愁!”……一路茶香,满耳茶谣。不知不觉中,我这个“茶外汉”被引入茶道之门,一步一步走近我引以为骄傲的老同乡——茶圣,《茶缘》中的陆羽、紫笋、常贵等艺术形象也渐渐清晰起来。

一、从有限的史料中探寻戏剧因子作酵母

关于陆羽的史料极有限,我便从与之交往的文人雅士、茶友高僧的诗文中寻踪觅迹。史料的缺失,虽然带来了走近陆羽的难度,但也给予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唐代称之谓“女中诗豪。”“善琴善歌”的“美女作家”李季兰有一首《湖上卧病喜陆羽至》“……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红袖秉笔,诗中自然多了如许温情和柔意。

陆羽曾探望病中的季兰,饮酒吟诗一醉方休。我们善意的“拉郎配”把两人牵到一起。将茶圣请下圣坛为“茶痴”,将“女诗豪”变成民间茶女,设置了一条情感线,写常人共感之情,“一个似茶含甘苦,一个如水透清纯”彼此茶水相依的不解之缘。

御史大夫李季卿曾命常伯雄、陆羽为其煮茶。李对衣冠楚楚茶艺平平的富贵公子常伯雄大加赞赏,而对布衣野服,深谙茶艺的陆羽却加以鄙视。借此我们设置了常贵这一反贯穿动作线,围绕陆羽、紫笋、常贵组织冲突。构建了“祀茶”、“盟茶”、“溅茶”、“寻茶”、“诊茶”、“斗茶”、“殉茶”、“祭茶”等事件和场序。揭示人与茶,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与冲突。

二、茶俗茶事传茶情

细节是构成人物血肉的细胞,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必然。《茶缘》中我选取了一系列的民间茶俗、茶事作为背景和载体,营造空间和氛围,使之爱因茶起,恨由茶生。同时让全剧透射出浓郁的茶文化含量,接通了人物与花鼓戏剧种的地气,给人以亲切感,达到以茶事造境、以茶品喻人,以茶俗寓情的艺术效果。

如:清明节“开茶门”、七夕夜“茶歌会”、陆羽闻香诊茶病、谷雨斗茶、祭洒“亡魂茶”……。“寻茶”一折戏中“红豆茶”、“黑豆茶”的运用深受观众喜爱。规定情景是这样的:紫笋受骗至湖州,被常贵强占。陆羽寻找紫笋至香翠楼,仅从茶英送来的一杯香茗中就品出有紫笋的茶艺。陆羽“……且借香茶作试探,再借这几粒红豆问饥寒。”紫笋是茶道中人,定然知道“红豆茶表相思”,品上一口便得出结论——是来自陆羽的问候。“……这汤色似曾相似却比曾经更温润,这滋味恰似当年却比当年更甘绵,红豆茶本是相思愿,可叹紫笋非从前,回敬一杯“断情茶”,几粒黑豆把门关。”这里运用“红豆茶”“黑豆茶”等茶俗,表达了陆羽与紫笋此时此刻见也难、舍也难的复杂心境。从而架通了人物内心引发观众审美共鸣的桥梁。

三、从“入世”“出世”看人物心路历程

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儒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释注重人与人的关系。陆羽自幼被禅师收养,寺院中晨钟暮鼓,耳濡目染,深受释家文化的熏陶;其二:陆羽与邹夫子、李儒公、崔国辅、颜真卿等人交往密切,从而受到儒家文化的点染;再者:陆羽与女冠李冶、名道张志和交谊甚厚,加之遍访名山,广结茶缘,深受儒、释、道多元文化影响。

智积禅师曾对陆羽寄予厚望,高执佛典规戒其皈依佛门。陆羽高执儒典反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无兄无弟,做了和尚绝了后嗣,岂不是最大的不孝?”可见儒家文化对童年陆羽的影响颇深。

“而立年”、“不惑岁”人生的金秋,陆羽著成《茶经》,闻名遐迩。朝廷诏拜其为“太子文学”徙 “太常太祝”,陆羽却婉辞圣命,甘愿回归自然,隐居山林,这一抉择充分显露了道家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

唐代文人士子都以仕途通达为目的。“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以“兼济天下”为首选。但由于文人自身的个性与人格特征:孤傲、自信、狂纵……或期望值过高,或某些文人的天性与官场潜规则相冲突,造成失利、失宠、不被重用后便产生第二选择“独善其身”。据此,“把抽象性、结论性、事件性的历史真实转化为形象性、过程性、情节性的艺术真实。”

陆羽与紫笋“盟茶”结缘,“齐家”有望。其事业的终极目标是写《茶经》、任茶监。“暴水洗污秽,一梦见皇妃,三卷《茶经》献宫闱,龙心大悦发慈悲”足以显示其“积极入世,有为于世”的儒家思想。

年轻的陆羽以为只要自己写出了《茶经》,就能得到朝廷重用,功成名就,可现实并非如此。殊不知与常贵“竞选金童”、“争爱紫笋”祸起萧墙,继而引发与胡县令乃至代表封建皇权的钦差之间的矛盾。胡县令庇护表弟常贵,常贵横刀夺爱,窃取《茶经》,冒名献宝。钦差贪财受贿,重用无德无才之辈。紫笋以身殉茶……正义的失衡,理想的破灭,情场失爱,官场昏庸。使得陆羽看破红尘,摒弃了所谓功业名声。面对朝廷两次宣诏,陆羽仰天长笑、挥毫狂草“六羡歌”,彻底的走出了尘世,以山川为伍,与紫笋相伴,徜徉于世外“茶”园。(作者:湖北省天门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天门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花鼓戏《茶缘》

花鼓戏《茶缘》

花鼓戏《茶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