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导演柴伐梯尼曾经说:“艺术家的任务不是使人们为虚构的人物的行为而感动或愤怒……而是要在未经渲染的纪实性事实里发掘出深藏在里面的有价值的东西——人情的、道德的、经济的、艺术的意义。”这是对纪实性美学比较准确的理解和概括。
看完话剧《油条哥》,似乎更加清晰深刻地领悟了艺术大师的这一精辟箴言真谛,为剧作者独特的构思、精妙的文笔和驾驭戏剧的能力兴叹不已,与此同时,管孔窥豹,见微知著,认知并感悟到剧作者深邃的时代文化层。该剧正是凭借剧作者超越自我的现实根基,以自己的历史观和道德观,精准把握住涵盖生活深沉底蕴的表现形式,使整部剧作在舞台上展现出一幅真实、可信、善美、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话剧汇聚为一股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引发受众对当代青年人道德观、价值观的审视与思考,从心底呼唤商品经济社会中缺失的民族传统精神。
面对种种狐疑猜忌、冷嘲热讽,主人公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独白,道出了他的为商之道和伦理道德抉择。剧作者没有刻意为图解政策、诠释意念随意地拼凑生活,而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戏剧冲突,褒扬讴歌“油条哥”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作者赋予了剧中人物深深的道德文化印记。既为传统文化所塑造,又沿着文化心理轨迹,直接勾画出一群真实而有强烈立体感的人生相。如果说话剧《油条哥》是一曲道德礼赞,那么作者正是从呼唤人性良知,呼唤人的存在价值入手,将被人们淡忘的崇高、奉献、平凡、伟大的人性哲理和道德情操作为戏胆主线贯穿剧中,塑造了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楷模。
为增加剧情的矛盾冲突,作者把辨别行为正义与否的最高原则还原于人物创造,采用传统反衬的手法,设置反派人物某某,以凝练的笔触,描述了某某由利欲熏心,制假贩假,坑人坑己,到在刘洪安帮助教育下幡然醒悟,实现人性回归的过程,对那些为社会所不齿,有悖于道德、法纪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艺术的作用在于认识社会,进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油条哥”精神的感召下,一个个油条哥、煎饼哥、馒头姐等典型犹如雨后春笋蓬勃成长起来。一股弘扬传统、尚仁向善、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文明之风为汇纳百态的市场增添无穷正能量。这或许就是《油条哥》教化意义和社会效益之所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