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星星”闪烁的良辰美景,人们有时也会纳闷,星星尽管闪烁不停,似乎也未见有几颗真正能够在舞台、荧屏和银幕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现在,具有高级职称的文艺人才比比皆是,能够一展风采的恐怕并不多,更不要说赢得票房了。
说句实话,现在文艺界的这星那星,其实许多是名不副实的。戏没唱几出,影视剧也没拍几部,经过媒体的炒作,一捧就成了明星。你炒,他炒,大家炒,炒得发红,发烫,昏昏然迷失方向。
提起电影明星,总使我想起老一辈艺术家。电影界的赵丹是公认的电影表演大师,解放后,他总共拍的电影恐怕也不会超过十部,但部部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塑造的林则徐、聂耳、许云峰等艺术形象,至今历历在目。因为,他每接一个角色,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为了演好林则徐,他向周信芳学麒派;为了塑造聂耳,他去音乐学院苦练小提琴……而现在一些小青年,凭脸蛋拍戏,演了几部电视剧,也“著名”了起来,除了那张脸蛋让人还记得住,角色的记忆却是模糊的。
舞台明星现在也不少,与老一辈艺术家简直是无法相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演戏的本钱不足,底子太薄。经常听老人说,以前,坐科要学几十出戏,出科后要在梨园立足,没有百来出戏的本钱是很难的。想当初,梅兰芳和程砚秋在上海打擂台,一打就是一个月。当然,我是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盛况。著名程派艺术家李世济来沪演出的场面,我是亲眼目睹的,一唱就是半个月,天天客满。这才是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星”。既要能演,还要有票房,现在,这样的演员越来越少了。
要使演员出名,当然要为他们提供舞台。昨天,上海京剧院推出了奚中路个人展演月,个人展演月活动要让演员每周主演一台戏,连演一个月。但也不是所有演员都敢揽这个“苦活”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要有足够的本钱。舞台是为有实力的演员准备的,个人展演月这一举措无疑会刺激中青年演员练功学戏的积极性。
奚中路是一个大武生,这次展演月,他除了演出《长坂坡》等招牌戏,还有全本《走麦城》和《战滁州》《恶虎村》《八大锤·断臂说书》等剧目,尤其是像《八大锤·断臂说书》这样的剧目,前演陆文龙,是武生应工,后演王佐,唱老生。这样的演出,前辈艺术家中,以李少春、厉慧良为代表,我曾看过天津京剧院马少良的演出,音配像中,这出戏也是他为厉慧良配像的。奚中路是四大须生奚啸伯的孙子,以前虽很少唱过老生戏,但这次敢于挑战自我,向文武兼备的方向发展,这种精神值得提倡。
“推”出一个,带动一批,各个文艺院团应该从上海京剧院这一举措中放大成功效应。刀不磨要锈,功不练要废,艺术家是“演”出来的,“捧”出来的“星”,是流星,只能昙花一现。(吴为忠)
(摘自 《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