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之所以流传久远,是因为里面渗透着许多前人的智慧、灵性和心血。最能代表或反映地方文化的也许是地方戏,作为乡愁的重要元素,逐渐消失的地方戏是否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山东味”的地方戏

“因为小时候母亲是剧团主演,父亲做舞台美术,山南海北地走,所以跟着蹭过不少戏。父母爱好广泛,除了京剧,评剧、越剧、豫剧等父母都唱得很好,孩子们也常听那种黑胶片—哥哥聪明,还会大段演唱。记得当时父母给哥哥的表演录音,三岁的我还给哥哥报幕:"下一个节目……"现在想想,都是美好的回忆。”刚刚因《京昆之美》等五部专著荣获“冰心散文奖”的济南市作协副主席简墨这样告诉本报记者。说起山东的传统戏剧,可谓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山东戏剧艺术的孕育期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齐、鲁诸国。从山东境内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可以反映出汉代百戏在山东流行的情况。金末元初,在我国北方产生了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即元杂剧,或称元曲。山东是元杂剧的主要流行地区之一。”戏曲研究专家、国家一级作曲高鼎铸说。他曾为《算圣》、《山的女儿》等电视剧作曲并指挥。其作曲的柳子戏《风雨帝王家》、山东梆子《古城女人》、柳琴戏《沂蒙情》、山东梆子《两狼山上》分别获得文华新剧目奖、文化优秀剧目奖、文华作曲奖;吕剧《勿忘在莒》 获得中国戏剧文化奖音乐金奖等大奖。

据高鼎铸介绍,山东的戏曲,同全国一样,明清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梆子腔形成后传入山东各地,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相结合,产生了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各种梆子腔剧种。如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平调、东路梆子等;弦索腔广采博取,使自身不断丰富,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弦索腔剧种群,其剧种包括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等;皮黄腔流入山东各地,不仅对山东一些新兴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使山东成为京剧的主要流布地区之一;肘鼓子腔系的剧种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形成。如五音戏、柳琴戏、茂腔、柳腔、扽腔、东路肘鼓子等;一些由花鼓、秧歌和说唱艺术衍变而成的剧种,如两夹弦、四平调、一勾勾、锣鼓冲子、吕剧、渔鼓戏、八仙戏、端公戏、坠子戏等,犹如雨后春笋,在各地相继生成。“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山东各地流行的戏曲剧种有30余种。这些戏曲剧种,既有所谓"山东味"的共性,又异彩纷呈。由于各种原因,近几十年来有些剧种逐步衰落,有的已濒临绝迹。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和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有些濒临灭亡的剧种又得以抢救和保护。到目前为止,山东省仍有十余个地方剧种具有专业剧团,另有一部分剧种虽没有专业剧团,但仍在各地城乡活跃着一批民间业余剧团的演出活动。”高鼎铸说。

“修旧如旧”的继承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是:地方戏没落了。“时代走到这儿了,地方戏的没落也属正常。城市化、物质主义等等,都是原因,人们流动来流动去,也没有了地方戏成长所需的那种落地生根的条件。重要的是:不赚钱。有时看央视戏剧频道,看到就连国家级的地方戏剧团演出,台下都不满员。没落正常,没落到这种程度,不应该。”简墨说。

经过近几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后,山东省柳子剧团,现在已经更名为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看似名字的改变,实质上,我个人认为是工作性质的变化。”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省柳子剧团团长)刘晖这样告诉记者。“柳子戏是山东地方戏最古老的剧种,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了。在全国来说,也是和昆曲一样,明末清初就有了。随着剧团名字的改变,强调了作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也是我们工作重心的转移。剧团的主要任务现在就是柳子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现在提出了"以演出为手段,培养传承人为基础,保护传承柳子戏这一古老剧种为目的",这是我们工作的方法基础和目的。”刘晖说。“对于柳子戏来说,我们强调的是传承和保护,而不是去发展。我感觉从尊重历史和尊重文化的角度来说,借用对文物的修复方法,"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继承。”刘晖表示,目前正在考虑和有关工作部门沟通,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期待把东柳剧院改造为山东省非遗演艺馆,不但柳子戏可以在这定期演出,全省的地方戏也可以来此展示、交流和研讨。”

那一抹文化乡愁

在简墨看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人多半有一颗“诗”心,追求诗意的生活。“即便不做与艺术有关的职业,也仍然有这种向往之情。地方戏作为诗意生活最直接、最易操作的载体,满足了人们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愿望。地方戏所讲述的故事、运用的语言和唱腔、烘托的氛围等都是当地人所熟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听到离家多年的老先生在听到家乡戏时流下热泪的原因之一—这和他的家乡血肉相连,他听到就像见到亲娘。”

正是基于这些情感,简墨表示,对于地方戏如今面临的现状,“能呼吁,就呼吁;能引导,就引导。”她举例说,“譬如写《京昆之美》、《民乐之美》等,那是我的呼吁,也是我的尝试引导。就是因为这些我们国家的宝贝,被很多人不当宝贝了—或者买椟还珠,或者弃之如敝屣。心疼!仔细、耐心地欣赏,是能叫人着迷的。地方戏之所以流传很久,是因为里面渗透着很多人的智慧、灵性和心血,如果在我们这代人手上丢掉太可惜。得像打一场鸦片战争一样,同精神鸦片做一场争夺战—争夺我们的孩子们。”

而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于学剑看来,地方戏中体现的“文化乡愁”这一概念表述并不确切。“戏曲表现乡愁这个词,不是很准确,是追恋过去童年乡村文化生活。这代表着部分老年观众的观点,年轻人不存在对过去农村戏剧的情结,不具备普遍的文化意义。但是只要是有这么一部分人还在怀念过去的戏剧文化,现在的观众看到了无论是过去的剧目还是根据那种曲调改编的新剧,作为一个欣赏者来说,增添了一种文化的品味,品味故去的味道,也是可以允许存在的,不要去排斥它。”于学剑说。

物竞天择也适用于戏曲

于学剑用四个字概括我国地方戏的总体形势—艰难跋涉。“山东地方戏也在这个总的形势当中。山东地方戏给当代其他地方戏和剧种包括京剧,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相比较,应该说山东地方戏,我感觉还属于中游水平和状况。”“何以为证?以中央戏曲频道为证,在这个频道上经常播放戏剧剧种,主要的是京剧、昆曲、越剧、黄梅、豫剧、评剧,山东的地方戏寥寥无几,这种现状本身就证明了它在全国戏剧中的位置,因此说是中游。在频道上,我们占了如此微小的位置,这是山东地方戏的不足,应该面对这个问题警觉起来,要想到自己剧种的剧目的质量和当代观众的欢迎程度。”

他毫不讳言,表示中国戏剧总的剧种的数量,总的趋势是萎缩的。“这是一种文化进步的表现。不能光站在戏剧戏曲圈内考虑,去哀伤、去震惊,这就是个正常现象。原来有360多个剧种,现在有百十种地方戏已经在悄然消失,山东地方戏如果失去了一些也没什么可以悲哀的。”对于故意挖掘出地方戏剧种的做法他也表示不以为然。“现在戏曲的发展并不是说剧种多就是发展,是以质量取天下的时候了。希望呼吁戏剧界的人士,不要以挖掘出濒临死亡的剧种为己任,曲调如果可以融入其他剧种就容纳,灭亡就有灭亡的理由。物竞天择这个道理也适合于文化方面。”他说,“戏曲要和其他艺术形式拼争,不是以数量取胜,是以质量取胜的。”

山东的地方戏曲

山东省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早在元、明、清三代,就比较繁荣昌盛,出现了许多著名戏曲作家和优秀作品。在元曲知名作家中,山东籍的就占27人,能歌善唱者4人。其中像高文秀(东平人)的剧作,有八出是以梁山泊好汉黑旋风李逵为主要人物的。元代康进之(滨州人)的杂剧《李逵负荆》;明代李开先(章丘人)《宝剑记》中的《林冲夜奔》,传留至今。清代孔尚任(曲阜人)的《桃花扇》、蒲松龄(淄川人)的戏文三种和《墙头记》等俚曲,都在中国戏曲史上享有盛名,备受推崇。曾在山东境内流行的剧种有30余种。包括在元、明、清弦索俗曲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老剧种柳子戏,以及近几十年来蓬勃兴起的吕剧。这些剧种大致可以分成几种类型:(1)由民间说唱形式发展而成的,如:吕剧、四平调、化装坠子等;(2)肘鼓子系统:在民间花鼓、秧歌等基础上发展形成,如: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两夹弦等;(3)梆子系统: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平调、东路梆子和外省流入的河南梆子、河北梆子;(4)弦索系统:属曲牌歌唱体,如: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等;(5)其他地方小戏,如:哈哈腔、一勾勾、蓝关戏、渔鼓戏、八仙戏、王皮戏等;(6)外省传入的剧种,如:京剧、评剧、乱弹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