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影视剧被改编成话剧,这几年越来越多。《步步惊心》热播的时候,它就被搬上了话剧舞台,在话剧版里演四爷、八爷、十四爷的都是电视剧版的配音演员。于是,看话剧《步步惊心》就有着莫名其妙的观感,明明舞台上晃来晃去的并非吴奇隆、郑嘉颖、林更新,但要是闭上眼,光听他们说话,就跟看电视剧一样。

最近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的《苏州河》,大概绝大多数观众也是冲着当年的那部获奖电影去的。不过演出现场没有《步步惊心》那样热闹,毕竟《苏州河》的粉丝都是文艺青年。

娄烨的电影《苏州河》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阴暗的色调,不停晃动的镜头,有点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如今这在电影界正流行,而在十多年前还是挺前卫的)。电影通过一个摄影师的旁白讲述马达和牡丹、美美两段爱情与背叛的故事,而隐没在镜头之外的摄影师,使镜头就似他的—抑或是观众的—一双眼睛,看着两段故事发生。

话剧版《苏州河》保留了电影的外壳,但是内核、这个故事的灵魂统统丢失了。因着舞台的限制,话剧《苏州河》原原本本地演绎了电影故事。

带野牛草的伏特加、美人鱼玩具……故事里那些重要的元素都还在,但故事之外的一切都去除了。那些镜头不停晃动而进入视野的苏州河两岸,自然的生态、居民的生存状态,统统不见了。话剧里,为了渲染马达和牡丹的爱情故事,甚至增加了不少浪漫元素。可惜的是,电影《苏州河》表现的是爱情,但并不是它的浪漫。娄烨想要表达的是,爱情里包容了很多,好的、坏的,都有。但爱情是什么?电影没有说,也不想说。

但话剧舞台上,布景、灯光等都精致了很多,就像治理过的苏州河,那些脏的垃圾不见了,却也少了点什么。

或许《苏州河》这样的电影不适合搬上话剧舞台。那文艺的腔调、那文艺的旁白,一旦字正腔圆地从话剧演员的口里念出来,总是觉得变了味。可即使抛开电影,把《苏州河》当作一部全新的话剧来看,两个故事,拼接在一起,又显得单薄了,无力地在这苏州河里漂来漂去,不知漂向何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