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
与非遗零距离
经过精心筹备,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馆于6月14日对外免费开放。非遗传习展示馆内采用全息投影、泥塑、仿真实景和实物等相结合的方式,展出非遗和民俗项目、传承人介绍等内容。分为非遗厅、话青城、传习展示互动厅和民俗厅4个展厅,结合非遗项目特点,用泥塑和实物实景体现项目内容,保持了全馆的设计风格统一。自6月21日至11月9日,每周六日共免费举办传习教学活动36次,参与传承人和民俗艺人58人次,累计参观近1.5万余人次。
在传习馆内,市民可以更全面的知晓传统文化、非遗项目,并能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目前,呼和浩特市地区建立了传习基地4家、传习所5家,各传习所和基地挂牌后,进行了多项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和民间技艺的传承活动。这10家传习展示馆、传习基地(所),为呼和浩特市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开展项目传承、创作与交流学习活动提供便利场所。
【互动】
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组织晋剧、二人台、剪纸、脑阁、满族太平鼓舞、“蒙奥神”膏药、新城蛋雕、青城面塑、银家泥塑、布艺等项目和传承人以及其他民间艺人走进学校以及社区,进行了传统剧目表演、手工编制传授技艺活动、非遗项目知识现场解答等。此外,呼和浩特市非遗中心有效利用非遗传习展示馆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与武川县文化馆联合举办了莜面饮食制作技艺、中秋节庆书画展、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并现场进行互动传授展示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市民深刻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努力】
多平台展现非遗文化
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网站、非遗微信公众平台,以加大对非遗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此外,还组织拍摄制作专题片《寻根——传承青城魂》,对呼和浩特地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脑阁、剪纸、二人台、晋剧、爬山调等进行深入挖掘与剖析。此外,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通过查阅历史文化资料、普查、走访、挖掘和保护等方式,编写了《蒙古皮画》《青城糖画制作技艺》,并拍摄了《新城蛋雕》《青城糖画》《毛毡制作技艺》申报片。通过积极申报,二人台传承人段八旺、张玉兰,武家泥塑传承人武文胜被列为自治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确定14个项目入选市级第五批非遗名录,分别是新城蛋雕、回族撂跤、赛罕风箱、银家泥塑、赛罕窗花、三空李氏正骨、组装型牛角雕、前大井九曲灯游会、抿豆面制作技艺、托克托面塑、毛毡制作技艺、蒙古皮画、蒙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青城糖画制作技艺。
【困难】
挖掘保护缺钱缺设备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都保存不够完整,目前,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掘、整理、抢救、展演、宣传、培训等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加之自治区级、市级的项目和传承人没有任何经费补贴,一些人因生活困难而改行或远走他乡,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不到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普查到挖掘提炼,从人员培训到资料整理,从规划保护到抢救利用,都需要资金作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重在保护,要对现有项目及传承人加大保护力度,可是这在很多情况下不易实现。日前,记者从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现在,因为古老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脱节,使得非遗的保护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古老非遗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落地生根,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现状】
年轻人不感兴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由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要求,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群众的民俗观念、民俗传统日益淡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具有一定影响,年轻人对传统艺术越来越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热爱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
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大多处于60~80岁这个年龄段,有些非遗项目涌现出了一些成绩卓越的带头人,但这些人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年事已高。新老传承人出现断层,艺术保护传承青黄不接,很多项目的传承人转做其他行业,后继无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大瓶颈,人才危机日益严重。
今年62岁的脑阁传承人胡连刚说,作为传承人,他要培训人员,接待来访,写传承方案等,而这些都要拿出时间与精力,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得像其他村民一样,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村里的一些年轻人虽然愿意学习脑阁,可是,看到作为脑阁传承人的他为此忙忙碌碌,却没有任何补贴,也都不太积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