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味儿”艺术渐渐地退出了大众的实现,比如:剪纸艺术、贝雕艺术、糖人儿、丝绣、戏曲……
笔者是一个戏迷,虽谈不上非常的精通,但相较于同龄人的“朋克”风,我还是有着一定的发言权。在历史上的中国,曾出现过多次“文化大融合”,戏曲文化也由此而生。因为唱的是百姓自己的事儿,也倍受欢迎,成为了当时众多娱乐中不可代替的一部分。
旧有十里传唱、走街串演的习俗。每到农闲,各村都会请来戏班子表演,一演就是大半月,演完这村,还得赶下村,从冬月唱到初春,好不热闹。当然,这也是因为戏曲有着它本身的优势——接地气儿。各地的唱腔也不同,出去京剧不谈,江苏有昆曲、山陕有梆子戏、陕西有秦腔、安徽黄梅戏、河南有豫剧、广东有粤剧……上上下下加起来,就有四十多种。即便如此,“生旦净末丑”的脸谱各地倒是没变,都演绎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让不识字的农民也了解了更多的历史,这就是戏曲有着它独特魅力的缘由。
在笔者的故乡江汉也有一个地方戏——荆州花鼓戏。与凤阳花鼓相似,都是以地方话演唱。在江汉,不管大事小事或者红白喜事,都会请戏班子唱上几嗓子,增添点气氛。儿时,春播刚过,村子里也会请来大戏班搭台表演,一唱就是大半月,那时,总是人声鼎沸,小贩云集,也自然成了小孩子的天地。大红幔子、两米高台、艳妆浓抹、秀丽身姿,哪一样都引人入目,总会感觉眼睛看不过来。随着故事的展开,他哭人哭、他笑人笑,倒别生趣味。
再说说黄梅戏吧!
它原本是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后传入安徽安庆,并与当地的方言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经过严凤英等老一辈戏曲家的改革之后,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了安徽乃至全国的大剧种。其中《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剧目更是家喻户晓。
但时代总是有它的冲击性,由于舶来文化的影响,黄梅戏也处于尴尬期。当90、00后更多的在关注综艺节目时,戏曲也已经退出了大多数的影视频道,甚至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这种艺术的存在。
面对如此的局面,也许只有政策和创新才能让黄梅戏重焕生机吧!
2012年7月12日,首部黄梅歌剧《贵妇还乡》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创作者吴琼将国外的歌剧与黄梅戏巧妙结合,丢掉了传统戏曲的严肃,把迪伦马特的歌剧以黄梅戏的方式表演了出来。剧中,吴琼高超的演绎既将原剧中女富翁的荒诞表现了出来,还将传统黄梅戏中的唱腔、身段体现了出来,达到了空前的中西结合的演绎效果。
如今,各种偶像剧深入人心,追星追潮,各种夸张不敢想象。还有人会为了见一个明星而撞个头破血流。且不谈社会风尚,在这样的潮流中,更多的像戏曲这样的传统文化着实在逐渐的退出人们的眼球,或者换了一种姿态,以庸俗的方式出现。当贝雕、剪纸成为博物馆中的文物时,当戏曲剧目成为影视资料时、当糖人儿、丝绣成为工艺品时,也许不久的将来,它们会随着最后一代老艺人的离开而退出时代的舞台。
其实,针对于这样的现象,国人老早就提出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想,但很少有人大规模的实践。曾经这些还是国人引以自豪的一部分,若哪一天消失了,也许更多的将是舶来文化的风靡,这时,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我们将再无发言权。因此,笔者认为,将它们创新,适合现代人的观念,不断的发展,让“东方之韵”始终成为外国友人学习探讨的论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