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习俗,《八大锤》归武生或武小生演,台下以小生演之为佳,以为能状陆文龙稚骄之态,武生纵佳,不能免于粗鲁。梅兰芳承华社有二小生,程继先以武工及儒雅胜,姜妙香长于文而弱于武。后台以此分工,如《八大锤》,则程演“车战”,而姜则“说书”,确劳逸不一,然无分轩轾。姜性谦下人,以前辈待程,所以在管事排戏上,没有发生过矛盾。
1916年,姜27岁,继先40岁。有一次在天津陶园戏院演出。陶园前有德国大菜馆,中间是戏院,后面是一个大花园,对爱花如命的姜六爷来说,来到这里演戏自然是要经常去花园流连欣赏的。那天管事派《八大锤》,往例总继先的“车轮战”,妙香的“说书”。继先武生出身,演“车轮战”胜任愉快,颇受欢迎;而妙香的白口响亮,也非继先可比。后台可能还不知道妙香不会"车轮战",这天突然继先临场拿乔(临时拿乔,是假借名义,突然告假,让人措手不及),管事李春林,就四处找妙香演“车轮战”。妙香慌了,就临时躲入陶园花丛深处。他后来向我诉说这一情节时,还特别提到夜间花香露冽、空气清新的感觉,加以他那时藏在冬青树下摒声息气不敢发声,还发现冬青也是一种清香的植物呢!他猫着身子,看李春林在冬青丛边走过几次,像叫魂似地喊“六爷”、“姜六”、“老六”。妙香不敢出声,直到听到场上起了“走马锣鼓”,知道已经有人替演“车轮战”了,才如无事人一般地进入后台。
妙香通过这次“逃场”的教训,体会到“文武昆乱不挡”六个字不容易,在武的方面来说,不是能演《借赵云》、《九龙山》以及刀马旦“靠靠架架”的,就算能武。妙香觉得放在家里有好武功的老师茹莱卿,没有跟他学《八大锤》,是个大大的失策。所以回家就赶快加劲学起来了。后来他又找继先的内弟钱富川学,学好了,可没唱上。以后又到天津,管事又派《八大锤》,姜先生面嫩不好出口,结果由武生马春樵演出。姜说:“老先生说,只有学不到的,没有用不着的。”《八大锤》中的双枪他虽没有用上,可有一次他跟章遏云到汉口,演《福寿镜》时,他把双枪用上了,很得彩,这是沾了《八大锤》的好处。

(摘自 原《戏剧电影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